美國
GDP:2010年為146578億美元
主要資源:煤、石油、天然氣、磷酸鹽、硫磺等
主要投資中企:海爾、聯想、中國有色、金風科技等
即使是一向被視為投資禁地的美國也開始透露出歡迎中國企業(yè)到來的信號。今年上半年,中國對美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60%。
不過,這并不易與。今年初,美國政府向從中國進口的無縫鋼管征收了高達99%的進口稅;2月,華為公司撤回收購美國3Leaf公司特定資產交易的申請;7月;鞍鋼與美國鋼鐵發(fā)展有限公司合資建廠的交易傳出擱淺的消息#8943;#8943;
值得注意的是,中資企業(yè)在美國通常阻礙是在國會山,而地方政府層面則非常歡迎中國公司。在南卡羅萊納州,海爾早在1999年時就建立了一座冰箱生產廠?,F在,中國公司僅在南卡羅萊納州就已經投下2.8億美元,創(chuàng)造出1200多個就業(yè)機會。當《財富》雜志向共和黨的旗手、參議員吉姆·德銘特征詢保守派怎么看中國人在他的家鄉(xiāng)現在創(chuàng)造的就業(yè)機會?!澳峡_萊納州是世界上最適合做生意的地方之一,這就是為什么有這么多國際公司把工作崗位搬進了我們的州。”他說。最新消息是,伊利諾伊州將建造一家2億美元的風電場,投資方為中國的金風科技公司——對中國企業(yè)來說,誰會愿意袖手放棄這個消費力超強的成熟市場呢?
玻利維亞
GDP:2010年為193.73億美元
主要資源:錫、鐵、黃金、石油等
主要投資中企: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等
玻利維亞是世界著名的礦產品出口國,其礦產資源主要有錫、鐵、黃金等。其中,錫的儲量為 115 萬噸,鐵儲量約 450 億噸,在拉美僅次于巴西。石油探明儲量為 9.29 億桶,天然氣為 52.3 萬億立方英尺。
不過,在玻利維亞投資最大的風險來源于其政府意志。
2006年1月9日,玻利維亞總統(tǒng)莫拉萊斯來中國“招商”,鼓勵中國企業(yè)加大在玻天然資源項目上的投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年5月2日,他就下令軍隊立刻占領本國的所有天然氣田,并威脅將驅逐外國公司,除非他們允許玻政府掌握天然氣生產的多數控制權。這種帶有極強民粹色彩的國有化政策,極大影響了國外資本對其的關注度。
盡管政治風險較大,但由于中玻關系密切且豐富的礦產和木材資源吸引著大量的中國企業(yè)目光。因此,包括華為公司、中興通訊、江西地礦局等多家中國企業(yè)已與玻國建立了合作關系。他們向玻國出口機電和化工產品,進口礦產品和木材。最新的消息是,今年8月14日,中信國安集團公司與玻利維亞國發(fā)展計劃部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協議,雙方擬組建合資公司對科伊巴薩鹽湖資源產品進行開發(fā)。
阿根廷
GDP:2010年為3702.69 億美元
主要資源:石油、天然氣、銀、鈾等
主要投資中企:聯想、華為、北大荒等
阿根廷是世界主要的農牧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其國土面積的55%是牧場,畜牧業(yè)占農牧業(yè)總產值的40%。全國牲畜的80%集中在潘帕斯大草原。另外,該國還有石油、天然氣、煤炭、鐵、銀、鈾、鉛、錫、石膏、硫磺等。現已探明蘊藏量:石油28.8億桶,天然氣7635億立方米,煤炭6億噸,鐵3億噸,鈾2.94萬噸。
從1954年開始,中阿兩國就開了經貿合作,雙方合作一直十分緊密。2011年2月,西方石油公司將其在阿根廷的資產作價25億美元出售給中國石化。去年,中海油攜手阿根廷布里達斯公司從英國石油公司手中以7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泛美能源公司60%的股份。今年6月,北大荒農墾集團還斥資15億美元,租賃了阿根廷里約內格羅省30萬公頃的土地并開發(fā)農場。在未來五到10年的時間內,該公司計劃種植出口至中國的小麥、玉米、大豆、水果、蔬菜和釀酒葡萄。
目前中國在阿根廷的投資已經超過140億美元,涉及石油、天然氣、化工、礦業(yè)和家電制造等多個產業(yè),覆蓋了阿根廷從南到北多個省份。2011年第一季度雙邊貿易實現53.9%的快速增長,中國已是阿根廷產品的第二大購買國。
雖然阿根廷的一些非常規(guī)政策令許多投資者望而卻步,但中國已把阿根廷變成了自己非常重要的投資目的地。
匈牙利
GDP:2010年1289.60億美元
主要資源:鋁釩礦等
主要投資中企:華為、中興、中國銀行等
匈牙利自然資源比較貧乏,主要礦產資源是鋁礬土,其蘊藏量居歐洲第三位。此外,有少量褐煤、石油等資源。其農業(yè)基礎較好,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由于工業(yè)基礎較好,匈牙利已進入發(fā)達國家行列。
外國投資是匈牙利外貿出口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匈牙利因而成為中東歐地區(qū)吸收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匈人均吸引外資2480美元,位居中東歐地區(qū)首位。
匈牙利是出口導向型國家,與中國外交關系一直較為穩(wěn)定,又由于匈牙利地處擁有5億消費者市場的歐洲心腹地帶,中國向匈牙利出口的商品主要有通信設備及零件、液晶顯示板、無線電設備零件、電子計算機及其部件、變流器等。進口主要商品:發(fā)動機及零部件、通信設備及零件、汽車及零部件、電子計算機及其部件、變流器等。
中國已經是匈牙利第15位的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
目前,已有約5000家中國企業(yè)或中國參股企業(yè)活躍在匈牙利。如中國銀行進入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成為進入中歐資本市場的唯一案例。未來,兩國的經貿合作還將繼續(xù)保持這種良好的態(tài)勢。
緬甸
GDP:2010年429.53億美元
主要資源:石油、天然氣、寶石、柚木、大米等。
主要投資中企:中國石油集團、葛洲壩集團、華為等
緬甸自然條件優(yōu)越,資源豐富,多年來經濟發(fā)展緩慢。1987年12月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不發(fā)達國家之一。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錫、金、銀等,寶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主要林產品有柚木、黑檀、鐵木等,主要出口商品有大米、橡膠、皮革等,主要進口工業(yè)原料、化工產品、機械設備、零配件、五金產品和消費品等。
國際著名的投資家和金融學教授羅杰斯說,緬甸發(fā)展的潛力巨大。他們不需要和西方競爭,因為西方國家都在封鎖緬甸。他們也不需要和??松梨诟偁?,因為那里根本就沒有埃克森美孚,所以誰能在那里做生意,誰就春風得意了。他們可以大賺一筆,因為西方國家還沒有大規(guī)模地進入這個市場。
緬甸與中國的經濟關系有著其他國家所無法比擬的“邊境貿易”優(yōu)勢。截至2010年底,中國累計在緬投資64億元,是緬甸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目前在緬甸的投資主要是超大型企業(yè)與小型企業(yè)兩類,中型企業(yè)反而很少。中國的大型企業(yè)在緬甸的主要投資就是在能源(水利建設、油氣管道)和鐵路等領域。而小型企業(yè)主要是以較少的資金來緬甸投資開設服裝廠、水產養(yǎng)殖場等。無疑,緬甸是中國企業(yè)投資的熱土。
土耳其
GDP:2010年7418.53億美元
主要資源:天然石、大理石、硼礦、鉻、釷和煤等
主要投資中企:中鐵建集團、中國機械進出口公司、華為、中興、三一重工等
1980年代中期以來,土耳其推行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大力發(fā)展私營經濟。2010年,土耳其成為率先擺脫經濟危機的國家之一,年經濟增長達到8.9%,增長速度僅次于中國,土耳其已成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
土耳其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天然石、大理石、硼礦、鉻、釷和煤等,總值超過2萬億美元。其中,天然石和大理石儲量占世界40%,品種數量均居世界第一。三氧化二硼儲量7000萬噸,價值3560億美元;釷儲量占全球總儲量的22%;鉻礦儲量1億噸,居世界前列。此外,黃金、白銀、煤儲量分別為450噸、1100噸和85億噸。土耳其的主要出口商品為紡織品及原料、汽車等運輸設備及賤金屬及制品和家電,其安卡拉羊毛聞名于世。
近年來中土兩國雙邊關系不斷加強,2010年10月,中土兩國政府宣布到2015年要將雙邊貿易額提高到500億美元。中國企業(yè)在土投資領域涉及交通、航運、能源、通訊、礦資源開采、摩托車組裝、貿易、旅游、餐飲等領域。同期,土耳其對華投資累計合同金額達3.24億美元。投資領域從早期的產品制造和加工,逐步發(fā)展到金融、商業(yè)零售、酒店、工程等服務領域。
可以預計,在優(yōu)先考慮風電、水電、通訊、基礎設施建設等大框架下,土耳其無疑是中國企業(yè)投資又一熱土。
臺灣地區(qū)
GDP:2010年為4305.80億美元
主要資源:稻米、蔗糖、茶、水果、漁業(yè)資源
主要投資大陸企業(yè):燕京啤酒、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中化集團等
臺灣地區(qū)從1960年代起注重發(fā)展工業(yè),現已成為全球第15大經濟體系。創(chuàng)意文化產業(yè)、高效農業(yè)、精密電子,是臺灣地區(qū)的支柱產業(yè),特色為中小型企業(yè)眾多,與日韓以財閥為主體截然不同。
臺灣的電子工業(yè)對世界經濟舉足輕重,大多數電腦電子零部件都由臺灣生產。對外貿易是臺灣的經濟命脈,日本和美國長久以來一直是臺灣前兩大貿易伙伴,但在2005年后退居二三名,中國大陸成為臺灣進出口貿易第一大對象。
由于種種原因,直到2009年6月30日,臺灣方面才宣布開放陸資赴臺。對于內地企業(yè)來說,臺灣地區(qū)有著國際領先的研發(fā)設計技術,可以幫助它們提升自己的研發(fā)能力,從“制造”走向“創(chuàng)造”。特別是臺灣地區(qū)與國際接軌較早,市場環(huán)境、公司經營方式的國際化程度都高于內地,擁有豐富的國際化經營經驗和大量的國際營銷、管理人才。這些“近水樓臺”的資源,將是內地投資臺灣地區(qū)最大的意義。
截至2011年8月底,大陸企業(yè)赴臺投資已累計批準91家,投資額總計2.085億美元,呈穩(wěn)步增長趨勢。盡管臺灣地區(qū)對陸資入臺仍有諸多限制,但造福兩岸無疑會給雙方都提供共同發(fā)展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