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對GPS導航產業(yè)有所關注,那您一定會看到、或者聽到過 “賽格告豐田專利侵權”這樣的字眼。
這場在導航領域內的知識產權之爭,其發(fā)展是這樣的:
★2010年8月,深圳賽格導航訴廣汽豐田G-book導航侵權,要求廣汽豐田方面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向賽格導航賠付經濟損失及相關費用共計240萬元。
★2010年10月13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第一次開庭。
★2011年7月22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二次開庭。
目前這場官司還在繼續(xù)中,而且按照以往專利權相關的官司來看,應該也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結束。我們能夠預料到的、一定會發(fā)生的情況,用一句俗話來說,就是“道路是曲折的”;要是用一個比較流行的詞來概括,那一定是“糾結”。這場官司的結局究竟如何,還是讓我們靜靜等待吧。
現(xiàn)在,讓我們姑且從這個官司中跳出來,看看事情的全貌。
“專利之爭”這個詞兒,這些年大家應該沒少聽,只不過現(xiàn)在聚光燈照在“導航領域”上罷了。
專利之爭,爭什么?為什么爭?爭得過如何?爭不過又如何?
如果最后的結論是必須要爭的話,那拿什么爭?怎么爭?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何謂專利
我們平常所說的“專利”,實際上有包含兩重含義,一是“專利技術”,二是“專利權”。
我們只從字面上就能夠大致理解它的含義。
專利的主體是“技術”,這里是指比較廣泛的技術,包含發(fā)明創(chuàng)造、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等。
第一個關鍵字是“?!保傅氖仟氉哉加?,只屬于擁有者,別人不能用,未經擁有者許可的使用、販賣、制造、進出口等等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
第二個關鍵字是“利”,可以理解為利益,是指對擁有者有益處的。這很好理解,申請專利那么費時、費力、還費錢,沒好處誰干呀?!
第三個關鍵字是“權”,指的是權利。一提到“權利”,大家自然的就會想到法律。沒錯兒,就是這個,它受到國家法律保護!這個是最重要的,沒有這個要素,其他都是浮云。
所以說,當我們聽到“XXX擁有XX專利”這句話的時候,腦海里應該自動翻譯成下面這句完整、正確的理解:國家法律賦予XXX擁有獨自使用一種技術并且從中獲利的權利。
除了上面幾個重要的關鍵字之外,專利還有時效性和地域性。
時效性:法律保護一項“專享利益權”是有時間限制的,根據(jù)技術種別不同,最高年限有十年、二十年之分。而且這種保護是有代價的,需要持續(xù)交費以便維持這種法律保護。一旦年限到了或者不再交“保護費”,也就失去了這種“專享利益的權利”了。
地域性:有一句老話“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套用在專利的身上很合適:技術是沒有國界的,但是權利是有國界的。你在哪一個國家成功獲得了專利權許可,就只在那個國家擁有這種“專享利益權”。
注意,這里提到的是“地域性”,重點在“地域”而不在專利擁有者的國籍,只要在提供權利保護的國家的地域范圍內,不論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還是外星人,都不能侵犯你的權利!但是,只要出了這個國家的地域范圍,在別的國家,有人要使用“你的”技術的話,你是不受保護的。所以說,如果要想讓自己的技術在多個國家獲得保護的話,只能在每個目標國家申請這種技術的專利,并獲得目標國家授予的“專享利益權”才行。當然,在目標國家一樣要受到時間性的限制,也一樣要交“保護費”。
獲得專利權再維護專利權,這是一件很費時、費力、費錢的事兒。通常一個專利從申請到獲得授權要2年~5年時間,中間的各種環(huán)節(jié)需要交納多種費用,如果想提高授權的成功率,就需要聘請專業(yè)的代理公司,這更是花費不菲(以中國為例,一件發(fā)明專利大概需要花費萬元人民幣以上)。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尤其是那么多企業(yè)要申請專利,千方百計獲得專利權呢?
專利權對企業(yè)的重大意義
我們從一句著名的論斷中來分析專利的重大意義。這個論斷叫做“超一流的企業(yè)賣標準”。注意,賣的是“標準”,而不是任何一種“商品”或者“產品”或者“服務”!
標準是什么?標準是游戲規(guī)則,超一流的企業(yè)是規(guī)則的制定者,其他人只是參與者。讓我們想一想,如果一個人既是游戲規(guī)則的制定者,又是游戲的參與者。你說他不贏誰贏?!
專利在這里扮演什么角色?如果說標準是一張地圖的話,專利就是在地圖上把通向目標的、最好的路留給自己獨享!
然后?還有什么然后???從此以后只要高唱“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打此處過,留下買路財!”就可以了。
當然,這話不是隨時隨地喊的,碰到的如果是小角色,不但沒錢賺,還浪費咱自己精力,太累!等小角色走順路了,長大了,成“肥羊”了,或者威脅到咱了,咱再狠狠整治他,要命?還是要錢?那時候可就是咱說了算了。
不要以為上述說法是危言聳聽,在中國,這種“屠殺”很不新鮮。
以摩托車產業(yè)為例,咱們看看日本摩托車企業(yè)是如何通過專利權保護自身利益的。
2000年以前,東南亞的摩托車市場,基本上是日本摩托車企業(yè)一統(tǒng)江山的局面。2000年開始,日本摩托車企業(yè)受到中國摩托車企業(yè)的猛烈進攻。2001年年底,中國企業(yè)摩托車占據(jù)了近80%的東南亞摩托車市場份額。中國企業(yè)摩托車年產量發(fā)展到占世界年產量的近50%。中國市場上的日本原裝車份額退至不到10%(日本摩托車在價格上比國產摩托車高出2至3倍)。
隨后,日本企業(yè)開始大打專利戰(zhàn),頻繁對中國摩托車企業(yè)提出侵權訴訟。2002年第一季度,由于日本企業(yè)的專利戰(zhàn),我國摩托車重鎮(zhèn)重慶摩托車出口大幅下滑,2002年第一季度出口額同比下降了45.3%,出口數(shù)量同比下降了55.6%。
一個不能忽視的細節(jié)是:本田公司在中國申請的摩托車生產專利,總數(shù)達1800條,幾乎涵蓋了摩托車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領域。申請時間大都集中在1990年代。而在2000年,重慶摩拖車企業(yè)的所有專利加起來還不到100件。
最后的結果是什么?只要我們生產,就會掉進本田陷阱!——人家在地圖上的所有的路上都設了卡,你能怎么做?要么乖乖拿錢買路,要么退出這個游戲??纯船F(xiàn)在摩托車產業(yè)的狀況吧,“屠殺”這個詞準確不準確?
還不信?那咱們再來看看DVD產業(yè)的教訓。
1997年,6C聯(lián)盟(東芝、松下、三菱、日立、JVC、美國時代華納 )公布了自己的專利 。1999年6月,6C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向DVD生產廠商收取專利費。2000年11月,6C開始與中國DVD企業(yè)就專利繳納進行談判。2002年1月9日,深圳普迪公司出口到英國的3864臺DVD機被當?shù)睾jP扣押。2002年2月21日,德國海關也扣押了惠州德賽公司的DVD機。2002年3月8日,6C發(fā)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國DVD企業(yè)必須在3月31日之前與6C達成專利交納協(xié)議,要價是每臺DVD收取20美元。2002年4月19日,中國企業(yè)與6C達成協(xié)議:中國公司每出口1臺DVD播放機,支付4美元的專利使用費。2002年11月,持有DVD專利的6C聯(lián)盟再次提出要求:2003年中國的內銷DVD也得交專利費,要價每臺12美元。
2002年,中國企業(yè)陸續(xù)以下公司達成專利協(xié)議:
3C(日本索尼、先鋒和荷蘭飛利浦公司):收取5美元的專利使用費。
1C湯姆遜:收取每臺售價的2%(最低2美元)的專利使用費。
杜比:收取每臺1美元的專利使用費。
MPEG-LA:收取每臺4美元的專利使用費(后調整為2.5美元)。
2002年底,每臺高達16~19美元的專利費,讓中國DVD廠商淪為代工。江蘇新科停止了家用DVD播放機的出口。2004年6月,DTS聲稱要強制征收中國DVD企業(yè)近10美元專利費。2005年1月,中國部分DVD出口骨干企業(yè)將飛利浦等告上美國圣地亞哥市加州南方地區(qū)法院,指控其對中國DVD企業(yè)征收的專利費已占到成本的15%以上,超過通常為3%~5%的標準等當初在美備案時的承諾。2005年初,中國出口美國的DVD每臺售價僅為30美元~40美元,但要繳納15美元左右的專利使用費,基本無利可圖。
2005年一季度,6C宣布DVD播放機的專利使用費將從4美元下降到3美元。專利費用下降幅度還遠遠不能適應DVD播放機價格的下降幅度。至此,國內傳統(tǒng)DVD企業(yè)集體退場。
從2000年11月到2005年第一季度,在不足5年的時間里,中國的DVD企業(yè)完敗。僅有的一次“掙扎”在2005年初,內容是“你明明承諾過最多收我5塊錢,現(xiàn)在又說要15塊,你說話不算數(shù)!”——怎么樣?肝兒顫不顫?心疼不疼?這是不是“屠殺”?
不,這不叫“屠殺”——從中國企業(yè)在這兩場戰(zhàn)爭中的弱勢程度來講,這根本就是 “屠宰”!
專利權對企業(yè)有什么意義?現(xiàn)在,這個問題還用回答么?
我們能做什么
現(xiàn)在“全球化浪潮”這個詞已經不新鮮了,它的后面已經不再跟著“趨勢”這個代表將來時語態(tài)的字眼兒了,多數(shù)情況下,它的后面跟著的是“正在席卷……”這個表示現(xiàn)在進行時語態(tài)的短語。
就在現(xiàn)在,就在我們身邊,全球化無處不在。全球化,說白了,就是咱們能到別人家做生意,別人自然也能到咱們家做生意。
“標準”、“專利”是企業(yè)競爭的最高端的戰(zhàn)場,它們起源于世界富有國家,是富國企業(yè)手中的籌碼。
套用一句煽情的、時髦的話來開篇:“當全球化浪潮席卷中國的時候……”,富國企業(yè)帶來一幅幅美好的游戲畫面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不論哪個游戲,規(guī)矩都是一樣的:只要我們能夠從一個地方到達指定的目的地,我們就能夠獲得財富。
當我們想要參與其中一個游戲的時候,我們又驚喜的發(fā)現(xiàn) “哦,看!這有地圖!這么走、這么走就能通關!”于是大家歡呼雀躍,于是大家爭相向前。我們的加入為整個游戲帶來了無盡的人氣和活力,也為我們自己贏得了利益??墒?,突然有一天有人說:“這條路是我的,現(xiàn)在開始收費,你之前走這條路的錢也要補上?!倍夷惆l(fā)現(xiàn)他說的沒錯,那條路確實是他的,他也有權利收費。
我們怎么辦? “換條路!” 你說。但是有另外一個人站出來說“那條路是我的,我也要開始收費,你之前走這條路的錢也要補上?!弊詈?,環(huán)顧四周,你發(fā)現(xiàn)周圍所有的路上都有人要求收費,你還有選擇么?
交錢繼續(xù)玩兒?——自己參與游戲賺得的部分財富成了“路費”。
退出?——先交了之前的路費再走,比“凈身出戶”也好不了多少。
所以說,老祖宗說的實在對,一定要“積谷防饑,未雨綢繆”。不要等到“最后”,不要讓自己陷在一個完全被動、騎虎難下、只能等著挨打的局面里。
在參與游戲的最初,不要被那些美麗遠景迷住眼睛,先觀察一下地圖,我們總要做到下面幾點:
★先看看周圍有沒有路卡,都什么樣的?
★沒路卡的路探一探,發(fā)現(xiàn)走得通、代價也可以接受的話,趕緊去申請一下,自己設一個路卡在上面。
★發(fā)現(xiàn)廢棄路卡的話,放心大膽走過去。
★發(fā)現(xiàn)收費的路卡的話,就算現(xiàn)在沒人值班,不用交錢也能過去,也要找一找周圍是不是有能繞過這個路卡的其他道路。代價能夠接受的話,提早繞路,繞路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新路趕緊自己設卡。繞不開的話,先過去看看,這個路卡后面是不是能設新路卡,能的話就設上。
慢慢的,當我們擁有的路卡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就有籌碼了。兩個人,哪怕是陌生人,彼此都要過對方的路卡,那就握握手,交換一下通行證,ok了?!雌饋砗苊溃苡押冒??一點兒也不“血腥”吧?——得了,別做夢了,那是因為你有籌碼。
現(xiàn)在,讓我們從游戲中走出來,回到現(xiàn)實世界吧,對應在游戲中我們需要做的,看看在現(xiàn)實中我們要怎么做。
在系統(tǒng)設計之初就給予必要的重視,充分認識自身情況和周圍的專利形式。能主動申請的一定要該出手時就出手;能用的上的,該利用的利用;該回避的就主動回避,回避不開的也要想辦法疏通關節(jié)。
主動申請專利
★從現(xiàn)有技術中挖掘創(chuàng)新點,申請專利,爭取早日獲得授權。
★在對手的專利基礎上,發(fā)展“附加專利”。
★有效利用已有專利。
★專利是有時效性的,過期的、未續(xù)費的都是紙老虎,不要怕,技術隨便用。
★專利是有地域性的,所有活動,不論是制造、銷售還是組裝,都要在安全地帶進行,不要到人家家門口去。
回避已有專利
對原有系統(tǒng)可能涉及侵權的應該進行自檢,并主動回避。
回避不開的時候,利用“附加專利”和原始專利的所有者進行“交叉授權”——互換專利的使用許可。
好,現(xiàn)在請想象一下,如果上述設想得以實施。最后會是什么情況?
一定是這樣的:在新的事物出現(xiàn)之后,少數(shù)幾個反應最快的公司首先圈占技術高地、設置重重路卡,自己也賺的缽滿盆滿,然后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市場更加壯大。再然后,這幾個領先者意識到后來者對他們造成了威脅,就利用自己手中的路卡互相交換、聯(lián)合起來,形成聯(lián)盟,一起絞殺那些帶來威脅的后來者。沒有籌碼的后來者除了淪為奴隸(代工),在產業(yè)鏈的最底層掙扎之外,似乎已經沒有別的更好的出路了。
怎么樣?從前面提到的摩托車專利戰(zhàn)、DVD專利戰(zhàn)中,看到這種軌跡了沒有?不要因為上述專利戰(zhàn)中的勝利者是外族就民族情緒激昂,認為我們受到了委屈,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在商言商,盡管血腥殘忍,但是他們的行為沒有任何可被指責的地方,甚至可以說,他們做的很好,非常好的保護了自己的利益。
既然認識到了這一點,我們需要做什么就很明確了——重視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主動出擊,爭取更多的籌碼!如果說“做游戲規(guī)則的制定者”難度太大的話,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個愿景、一個遠期目標和努力方向。在現(xiàn)階段,我們可以把目標定在“做游戲中的聯(lián)盟者”,做利益的分享者。
如果在認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之后,我們還抱著“小車不倒只管推”的態(tài)度,遲遲不行動的話,將來的某一天某一個領域內,柔弱的我們一定再次難逃被“屠宰”的命運。到那時候,就算情況再血腥、再慘烈,最多也只能獲得別人的同情甚至可憐而已。但是同情和可憐又有什么用呢?別忘了中國還有一句老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