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聲帶振動的聲樂價值進行研究,特別是對如何掌握科學方法來解決聲帶發(fā)高音技巧的研究,為聲樂學習者在聲樂訓練實踐中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guān)鍵詞:聲帶 振動 假聲 共鳴 價值 運用 體現(xiàn)
一、聲帶振動價值的體現(xiàn)
我們能從一些非常優(yōu)秀的歌唱家的錄音中得到啟示:如1.瓊·薩瑟蘭(Joan sutherlan)的花腔女高音演唱作品,如《那柔和的聲音》(帕瓦洛蒂認為:其方法的核心是用橫膈膜支持聲帶發(fā)音);2.米雷拉·佛雷尼(Mirella Freni)的抒情女高音;3.恩利柯·卡魯索(Enrico Caruso)的戲劇男高音; 4.班尼亞米諾·吉利(Beniamino Gili)的抒情性男高音,演唱作品如《多么冰涼的小手》;5.馬里奧·德爾·莫那柯(Mario del Monaco)的戲劇男高音,演唱作品如《柴堆上火焰熊熊》;6.于塞·畢約林(Jussi Bjorling)的抒情性男高音,演唱作品如《阿依達》;7.盧恰阿諾·帕瓦洛蒂(Luciano Pavarotti)的抒情性男高音,演唱作品如《我的太陽》、《軍中女郎》;8.費舍爾·迪斯考(Fischer Dieskau)的抒情性男中音演唱的德國藝術(shù)歌曲;9.切奇莉亞·芭托莉(cecillia Bartoli)的花腔女中音;10.萊奧·努契(Leo Nucci)的戲劇男中音等等。
通過以上所例舉歌唱家的錄音并根據(jù)有關(guān)資料描述,可知他們在發(fā)聲技巧上對聲帶的運用如此驚人地恰到好處。偉大的聲樂教師托西(Tosi)(1646—1728)在幾個世紀前曾有過這樣的解釋:偉大的藝術(shù)大師,我可愛的歌唱家們!承認吧,感激地承認你們不可能達到職業(yè)的最高水平,假如你們不會巧妙地運用你們的嗓子,承認吧,一旦掌握歌唱樂器,就會領(lǐng)悟到最美的表現(xiàn)形式、最文雅的風韻、最高尚的舉止與最幽雅的風度,并使聲音變得完美和具有動人的魅力。
從以上歌唱家們的演唱錄音中,我們能聽出他們精巧地應用聲帶所表現(xiàn)出來的聲樂作品是多么有藝術(shù)性、多么完美。聲帶振動的聲樂價值之一也就從中得以體現(xiàn)。
1.弱聲、輕聲所表達的意境是多么美妙
如舒伯特曲的《晚霞》:
“在傍晚的黃昏,看那云霞多么美麗呀”!這里聲音從漸弱像抽絲一樣慢慢地強起來,聲門閉合較松弛,聲帶擋氣適中,聲音把落日云霞的彩圖從天邊帶到近處,給人一幅美麗的晚霞圖景的畫面。漸弱的聲音又把人的視線由近及遠地帶向天邊,直至落日的余暉完全消逝。聲音用半聲即弱聲、輕聲來表達意境,聲帶張力適中,聲帶擋氣力稍稍大于氣息返流力。
2.強音時明亮、輝煌,具極強的穿透力
例如,帕瓦羅蒂(Pavarroti)演唱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陽》,高潮和結(jié)尾部分:
這首作品高音明亮,高潮處輝煌、雄美,聲音有金子般的光彩。聲帶擋氣與氣息返流對抗加強,在聲帶邊緣振動的同時,加強全振動意識。
3.強、弱對比,漸強、漸弱具有無窮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在著名男中音費舍爾·迪斯考演唱的德國藝術(shù)歌曲中,強、弱對比,漸強、漸弱尤為明顯,聲帶振動運用恰到好處,如:
A、舒伯特曲的藝術(shù)歌曲《感謝小溪》:
此曲描寫的是流浪者來到小溪旁,向小溪訴說自己將要與磨房姑娘戀愛的欣喜之情。強、弱對比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是在呼吸基礎(chǔ)上通過對聲帶張力大小的適度調(diào)整來完成的,聲帶擋氣的“擋點”與呼吸的關(guān)系是強音強對抗,弱音弱對抗。
B、舒伯特作曲的藝術(shù)歌曲《夜與夢》:
舒伯特作曲的這首藝術(shù)歌曲,用柔和的聲音表現(xiàn)出了夢境的甜蜜與寧謐。當溫馨的夢被打斷時所表現(xiàn)出吶喊般的強聲與寧謐的弱聲形成鮮明對比:弱聲時聲帶閉合與擋氣力度適中,強聲時則加強聲帶整體振動意識。
一開始宣敘中的自言自語,通過聲帶張力的逐漸加強,所發(fā)出弱聲的漸強所表現(xiàn)的情感是多么真摯且有意境!而在全曲的高潮處的High C聲帶張力達到極強狀態(tài),聲音非常輝煌、且有威力!
二、巧妙解決高音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 ——保持聲帶張力的持續(xù)性
我在演唱與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在呼吸正常、氣息積極反流的基礎(chǔ)上,保持聲帶張力的持續(xù)性,對于高聲部特別是男高音,至關(guān)重要。
練聲或唱有大跳的音程時,有些學生往往把聲音唱斷或者高音困難唱不高,出現(xiàn)不連貫現(xiàn)象,例如:
其原因在于沒有保持聲帶張力的持續(xù)性。相反,不讓聲帶松懈下來,高音時繼續(xù)保持聲帶張力的持續(xù)性,聲帶振動頻率就能持續(xù),高音就能唱好。同時,不論相同音高還是大跳音程,所唱出來的聲音也就連貫統(tǒng)一了。保持聲帶張力的持續(xù)性,也是巧妙解決聲樂作品中高音困難的重要方法之一。
聲帶張力的持續(xù)性猶如保持一定速度行駛的汽車,再提高車速較容易,而汽車停下來了,再馬上提高到一定速度就困難。唱高音也是如此。
例1.歌曲《滿載友誼去遠航》的高潮部分:
保持好“紅”字——小字2組g的聲帶張力的持續(xù)性,就容易唱好小字2組的a音“旗”字了。
例2.《那就是我》中的高潮部分:在呼吸正常、氣息積極反流的基礎(chǔ)上,保持好小字2組g音聲帶張力的持續(xù)性,再稍稍加強聲帶張力,直接唱到小字2組的a音較容易;相反,唱完小字2組g音,如果聲帶張力的持續(xù)性沒有保持而被忽視 “丟掉”了,那么聲帶振動隨之終止,頻率立即失去,再接著唱小字2組a音就很費勁了。
因此,當演唱“我思戀故鄉(xiāng)的魚火”這一句時, “故鄉(xiāng)”中的“故”就是從小字2組g到小字2組a的過度,保持好小字2組g的聲帶張力的持續(xù)性,就容易唱好“鄉(xiāng)”字了。
在唱 “美麗”的“麗”字時,牢牢保持“美”字的聲帶張力的持續(xù)性,稍微加強聲帶張力,“麗”字就容易唱出來了。
例3.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陽》的結(jié)尾處:
保持好“那就是你”中“那”字的聲帶張力持續(xù)性,“就”字就好唱了。
三、使用“聲帶全振動重點在邊緣” 的理念,也是巧妙解決高音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1.《多么冰涼的小手》普契尼曲:
這個High C音,演唱時如果只是聲帶全振動即全是真聲的話,高音一定唱的困難,甚至出現(xiàn)叫喊;相反,如果只是聲帶邊緣振動,即聲帶被吹開發(fā)出的完全是假聲,那么聲音即空、虛,不結(jié)實又傳不遠;而使用“聲帶全振動重點在邊緣”的理念——當聲帶全振動時加強邊緣振動,在唱La音的開始,聲帶張力同時準備好并持續(xù)到High C音上,這樣高音就能唱上去且具有很強的穿透力。這是聲帶使用理念中非常高級的一種技巧,是解決高音問題的方法之一。
例2.《托斯卡》普契尼曲:
在演唱這兩句高音時,使用聲帶全振動重點在邊緣的理念,同時保持聲帶張力的持續(xù)性,高音就能比較容易地唱上去。
以上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可見,保持聲帶張力的持續(xù)性, 運用聲帶全振動重點在邊緣的理念,是解決聲樂作品中高音困難的重要方法之一,這也是聲帶振動的聲樂價值體現(xiàn)之一。
結(jié) 語:
根據(jù)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把聲帶振動看作是一個重要的樞紐,它的作用是至關(guān)重要的;聲帶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影響整體的配合,乃至出現(xiàn)聲帶息肉、聲帶小結(jié)等病變。在發(fā)聲的整個過程中,聲帶要始終工作著——從低音到高音聲帶一直是有張力的,并隨著音的高低而變化,且保持著振動的持續(xù)性,頻率不中斷。
聲樂訓練的過程可以看作是:1.掌握和訓練使聲帶具有向下?lián)鯕獾哪芰Γ?.掌握和訓練把聲帶靠攏在一定程度之內(nèi)(小于2毫米)的能力;3.掌握和訓練使聲帶振動部位轉(zhuǎn)換能力;4、掌握和訓練保持聲帶張力的持續(xù)性、聲帶全振動重點在邊緣振動的能力。
只有這樣,才能使用好聲帶,保護好聲帶,讓聲帶振動發(fā)揮其重要作用,聲帶振動的聲樂價值就能體現(xiàn)出來。
參考文獻:
1.《歌唱發(fā)聲的科學基礎(chǔ)》 林俊卿 著 上海音樂出版社1962年第一版
2.《歌唱的藝術(shù)》趙梅伯 著 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年1月第一版
3.《歌唱—機理與技巧》李維渤 譯 世界圖書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4.《大歌唱家談精湛的歌唱技巧》黃伯春 譯 中國青年出版1998年北京第二版
5.《歌唱學》 鄒本初 著 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11月北京第一版
6.《聲樂理論與教學》 趙震民 著 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湖北師范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