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題的目的是檢驗考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辨別分析能力。題干在情境設計和設問上多種多樣,題肢往往似是而非,迷惑性強,稍一疏忽,后悔莫及。要想解答好選擇題,首先要在平時的學習中注意準確把握概念和原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是選擇題主要考查內容,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其次,養(yǎng)成好的習慣,包括做題習慣,如建立錯題本,或在資料中對不同難度的題做不同的標記,對反復出錯的題進行重點分析;總結選擇題的干擾方法、做題的好的經驗習慣、好的邏輯思維習慣。好的思維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
一、請記住四句口訣
1.閱讀題干找中心(閱讀題干材料,找出中心思想,這是前提)。
2.研究題眼好入門(研究材料后面的指向,即題眼,明確要朝什么方向進行選擇,這是解題的關鍵)。
3.排除無效干擾項(不要急于直接進行選擇,而是要先行排除,把不符合題意的干擾項排除,目的是提高選擇的準確率)。
4.比較之后見分曉(把余下的選項進行比較,選出最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這幾乎是萬無一失的選擇)。
二、選擇題答題要求及方法步驟
1.選擇題的答題要求
(1)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這是做好選擇題的基本前提。
(2)仔細閱讀、分析題干,明確題干要求和規(guī)定是進行選擇的出發(fā)點。因此,在平時訓練中必須養(yǎng)成認真分析題干的習慣,反復閱讀題干,抓住題干的關鍵詞和中心意思,真正理解題意,吃透題干精神。
(3)堅持“以干求肢”的解題原則。即以題干的規(guī)定性為準繩,逐一分析題肢,選出最能與之“掛鉤”的選項,排除與題干的規(guī)定相悖的、無關的、錯誤的選項或同義反復的選項。
2.選擇題的答題步驟
步驟:首先要看清試題的指導語,確認題型和相應的要求。其次,在具體做每道選擇題時,基本步驟與要求如下:
第一步,審清題意。審題包括審清題干和審清設問兩個方面,明確選擇的范圍與對象。審題干,要注意分析題干的內涵與外延;審設問,看清設問的具體要求(是對整個背景材料還是對某一句話的設問;問“聯系”還是“區(qū)別”;問“原因”還是問“意義、作用”;主體是誰、在做什么等)
第二步,尋找答案。在審清題意的基礎上,辨析選項,排誤選正,尋找最佳答案。
第三步,正確涂卡與核查。要注意正確標記選定的選項,要保持試卷整潔,不要亂涂亂畫;選擇題做完后,要及時涂卡,并進行仔細核查;核查無誤后,再做非選擇題。
3.選擇題客觀性最強,技巧也很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直接選擇法,指能夠從題干和選擇項中直接把答案準確地選擇出來。即“一眼就看出來”。
(2)排除法,又叫淘汰錯誤法。要排除與題干無關的題肢;排除與題干意思相同,重復的題肢;排除題肢的知識內容大于或小于題干規(guī)定性的要求,注意保持題干與題肢之間概念內涵與外延的統一,不能過大,也不能過?。慌懦e誤的題肢。
(3)代入法,就是把選項代入題干相應的地方,進行分析比較,從而得到最佳答案。
當然,在具體做題過程中,有時需要多種方法綜合運用,進行分析、判斷、推理,才能最終獲得正確答案。
4.單項選擇題丟分的主要原因
首先,由于復習不全面,基本內容沒有復習到,或復習了但不理解,或當時理解了但記憶不準確,因而選錯了答案。
其次,由于有些學生對于一些用名言警句、詩歌寓言、漫畫圖表等作題干的選擇題不熟悉,思想準備不足造成選擇錯誤。
最后,對于難題、干擾性迷惑性大的選擇題,不會識別、不會比較分析而答錯。
5.解答選擇題的注意事項
要仔細全面閱讀,不要匆匆瀏覽;要認真推敲,不要眼高手低,急于答題;要干凈利索,不要拖泥帶水,糾纏不休;要把握節(jié)奏,掌握時間;要準確標記,不要亂涂亂畫;要及時涂卡,檢查核對。
三、附:選擇題的十不選
1.題肢本身表述錯誤者不選(逆向選擇題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錯誤的選項,再看題目和材料)。
2.題肢與題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選(抓住題目的關鍵詞,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擾項)。
3.因果相悖者不選(一看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二要注意因果關系是否顛倒)。
4.題肢和題干間接聯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二級延伸不選(抓住題干的本質)。
5.題肢與題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選(看懂內涵的同時,掌握外延的規(guī)定性)。
6.題肢和題干矛盾者不選(篩選正確的題肢)。
7.題肢與題干相重復者不選(讀透題干問的方向及側重點)。
8.正誤相混者,即題肢中既有正確的部分也有不正確的部分,不選(仔細讀完題肢,小心陷阱)。
9.反向選擇題中正確者不選(認真審題)。
10.題干要求單一者(如帶有核心、根本、關鍵、最主要、中心為字眼),有些題肢即使能在題干中得到體現,但如果不符合題干單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選。
(責任編輯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