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語文僅靠單一的課堂是不能取得好成績的,必須開辟第二課堂,把學生引入到更為廣闊的語文世界中去,正確引導并幫助學生在拓寬讀書視野中吸取新的知識,讓閱讀教學真正發(fā)揮它的優(yōu)勢。就此,筆者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 營造積極濃厚的閱讀氛圍
大量的閱讀實踐證明,積極的閱讀心態(tài)是激活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效率的關鍵。有經驗的教師往往能針對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文章,選準恰當?shù)那腥朦c,以激發(fā)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的氛圍中,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久而久之,學生也可自覺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漸漸由被動的指令性閱讀轉變?yōu)橹鲃拥靥角箝喿x,這樣學生讀得積極、讀得輕松、讀得充實,并能達到預想的理想效果。為此,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激出學生的閱讀欲望。
1.激起感激欲
一篇文章一本書,倘若給你介紹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或為你揭開百思不得其解的謎團,或向你傳播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等,我們在欣然接受這些的同時,會不知不覺地油然而生無限的感激之情,假如老師巧妙地引導學生以一種感激的心態(tài)去閱讀,學生必然會興味盎然;懷著感激之情去品讀文章、分析文章,自然會讀有所獲,這樣形成良性循環(huán),學生的閱讀欲望就會越來越濃。
2.激發(fā)崇拜欲
學生最苦惱的事莫過于老師讓他們背一些名篇佳句,但他們對喜歡的歌詞卻能倒背如流,而且是樂此不疲。假如教師能夠細心收集材料,巧妙介紹一些寫作名篇的中外大家的人生經歷、生活情趣、輝煌成就等,會讓學生萌發(fā)強烈的崇拜之情,愛屋及烏,有了對作家的崇拜,再去讀他的文章自然是如魚得水。
3.定期舉行讀書經驗交流會,開展書評活動
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可以將優(yōu)秀書籍介紹給每位學生,二是可以在交流中對什么是優(yōu)秀書籍達成共識,進而培養(yǎng)每個學生對書籍優(yōu)劣的辨別能力。我所任班級的每周三下午第三節(jié)課為書評課,在課堂上,氣氛熱烈,學生們暢所欲言,結合自己的讀書心得將一篇篇精彩紛呈的美文推薦給大家,這樣全班學生輪番閱讀,飽覽美文之精華,渴飲知識之瓊漿,形成了濃厚的閱讀氛圍。
二 加強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
在大力提倡課外閱讀的今天,我們不能忽視閱讀方法的指導,不能忽視創(chuàng)造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對文章語言的品味、揣摩,對語言樣式、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等。
l.讓學生遵循閱讀規(guī)則
新大綱明確規(guī)定“課外自讀每學年不少于80萬字”(其中文學名著2~3部),而且還規(guī)定了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及應閱讀的名篇。短期計劃,就要結合本校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具體落實到每人每個月、每周甚至每天需讀多少頁課外書。因課外閱讀多為學生自主進行,所以讓學生依據(jù)閱讀守則進行課外閱讀,就可以避免學生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2.對重點篇目設計好導讀指南
有針對性的閱讀可以提高效率,讓學生少走彎路。因此,我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中,對重點篇目為學生設計好導讀指南,收到了良好的指導效果。
3.針對一般篇目為學生擬一份閱讀建議
教師不可能對每一篇文章都精讀,因此對一般文章可以采取提高閱讀建議的方法。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根據(jù)文章類型建議采用哪一種閱讀方法;(2)學習文章中的哪些方面,如結構方式、寫作技巧、修辭方法等;(3)仿寫一篇文章,可模仿哪篇文章的哪種寫作方法,加進哪類好詞佳句等。
4.掌握不同體裁作品的閱讀方法
要在課堂教學中領悟不同類型作品的課外閱讀方法。語文教材是課外閱讀的范例。學生可通過閱讀課外教學,掌握課外閱讀不同體裁的一些基本方法。如:課外閱讀記敘文,包括新聞、通訊、特寫、訪問記、游記報告文學、回憶錄、童話、寓言、散文、小說等,學生能找出記敘的要素,理清記敘的線索,了解記敘的順序、中心及詳略,學會常用的表達方法等;閱讀說明文,學生會找其說明方法、說明順序,了解說明文的結構,揣摩其語言的準確性;閱讀議論文,能找出議論文的三要素,明確論證的方式以及文章的結構、語言等。充分利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進行課外閱讀。從這一點而言,課外閱讀是課堂教學的“外延”。
5.重感悟、重積淀
每一次進行課外閱讀,切不可走馬觀花。前面已對學生提出了閱讀的明確要求,必要時可讓學生反復吟讀。宋人張載認為:書須成誦,“不記則思不起,但通貫得大原后,書亦易讀”。即在讀的基礎上要精思,才能達到“心悟”的境界。對作品中的一些名言佳句則要善于摘抄,做好讀書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如摘抄名言佳句,可使學生體悟到人生的哲理,尋找生活的指針,以鞭策自己,塑造自己。勤摘抄、勤剪報,可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養(yǎng)成積累知識的習慣,并從中積淀詞匯、語言。
三 保證充足的閱讀時間
學生進入高中后,常在作文、周記中稱自己為“機器人”,被學習壓得失去了自由和歡樂。因此,課外閱讀的時間是極其有限的。為了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養(yǎng)成自覺的閱讀習慣,我每周都要利用一節(jié)正課和一節(jié)課外自習供學生閱讀,慢慢地讓學生體會吮吸知識瓊漿帶來的快樂,養(yǎng)成勤讀書、勤積累的習慣。
四 定期反饋、定期評價
課外閱讀后必須定期檢查,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需定期反饋、定期評價,以資鼓勵。每兩周抽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交流,寫書評、背美文,使學生有一種自豪感、成就感;適時舉辦知識競賽、剪報摘抄展覽等,讓學生有一種榮譽感……通過種種措施來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庇捎谥匾暳苏n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的結合,加強了課外閱讀的指導,所以知識的源頭活水才會汩汩地注入學生的腦海中,由此,課外閱讀的積極性也空前高漲。語言儲備豐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高,作文水平也上了一個新臺階,閱讀教學也才能真正地在語文教學中大放異彩。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