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往往是作者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深刻思考后的最本質(zhì)的反映,是作者真情實感的具體表現(xiàn)。李清照的詞之所以能深深地打動人們的心,令世人吟誦不衰,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她真實地描寫了在動蕩不定的社會背景下,自己坎坷不平的命運;另一方面,也毫不掩飾地傾訴了自己由此而觸發(fā)的萬千感慨、美好而純真的少女情懷、幽怨深摯的閨情相思,顯得真摯而懇切。靖康之變后,那顛沛流離、孤苦伶仃的苦難生活,字字句句,都是從作者心底涌出的歌,是作者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一個女詞人,處于封建禮教森嚴、政治環(huán)境險惡的年代,這種抒寫的勇氣和膽識是不同凡響的。
首先,在李清照的愛情詞中,她敢于沖破封建倫理道德的束縛,坦率地表達對愛情生活的真實感受,展現(xiàn)人性最本真、最美好的一面。如《蝶戀花#8226;離情》:“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詞中,李清照真摯大膽地寫出了與心愛的丈夫離別后,無法排遣刻骨相思的痛苦之情。你看,寒冬已去,又逢暖雨晴風的大好時光,放眼望去,梅紅柳綠,滿眼皆春意。本來正可以盡情地飲酒作賦,然而親人卻不在身邊,這一切反而惹得詞人不住地傷心哭泣,以至于“淚融殘粉”。也曾試著穿戴起華貴的衣飾,但還是振作不起低落的情緒,在漫漫長夜里,抱濃愁,剪孤燈,好夢難尋。
李清照的愛情詞,隨著其生活的變化,表現(xiàn)得或熱烈、或纏綿、或凄婉、或抑郁,但無論如何都是她自我心靈的直接傾吐。尤其是她的悼念亡夫詞,在宋代詞壇上,可謂是絕無僅有的,是文學史上的寶貴財富,如今讀來,推想當年詞人的情懷,更是催人淚下?!独颂陨场罚汉熗馕甯L,吹夢無蹤。畫樓重上與誰同?記得玉釵斜撥火,寶篆成空?;厥鬃辖鸱?,兩潤煙濃。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羅襟前日淚,彈與征鴻。詞的上闕作者借物抒情,嗟嘆自己命運多舛,往日美滿幸福的生活驟遭變故,如夢一般了無蹤影,“五更風”,也暗指家破人亡的不幸遭遇。詞的下闕進一步表達了作者惆悵迷惘、悲痛欲絕的心情。其中“一江春浪醉醒中”一句,形象地寫出了自己飄萍浪跡,希望擺脫現(xiàn)實卻無法擺脫的慘狀?!傲舻谩眱删?,又可見這慘狀使作者的淚水從未干過,而在極其痛苦中,只得把淚水寄予遠在天邊的“征鴻”,尋求安慰?!罢鼬櫋奔词峭龇蜈w明誠,恩愛夫妻,一朝永別,從此陰陽兩隔,永難相見,其內(nèi)心是多么的痛苦!
其次,李清照的詞的“真”不只是體現(xiàn)在個人的離愁別恨,感月吟風的范圍里。李清照生當宋金對峙之際,她主張抗戰(zhàn),渴望收復失地,統(tǒng)一國家。南渡以后,面對山河破碎,風雨飄搖的故國,她表現(xiàn)出了一顆深摯的憂國憂民之心。她后期的詞作,多以描寫國破家亡時的離亂生活,寄托自己光復山河、重整乾坤的強烈愿望,較之一般的婉約詞,更有社會現(xiàn)實意義。其思想內(nèi)容也遠遠超出了對個人的身世飄零之嘆,而著重抒寫亡國離黍之悲。國難家仇,交織在一起,其詞蒼涼沉郁,感人肺腑!
例如,在《菩薩蠻》中:“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眹旅訝€,回鄉(xiāng)無望,更添思鄉(xiāng)之切,只得借酒澆愁,直至沉醉,而只有醉時才能忘掉故鄉(xiāng),解除心中的愁苦,可見對故鄉(xiāng)思念之深。這里的“故鄉(xiāng)”,不僅是指李清照的出生地,也指她居住過的汴京、青州,以及整個淪亡的國土。
真情是詞之骨,詞之言情,貴在其真。《武陵春》、《聲聲慢》、《永遇樂》、《孤雁兒》等篇,聲聲嗚咽,字字血淚,一派凄楚,動魄驚心,這“載不動”的“許多愁”,止不住的“千行淚”,“凄凄慘慘”的情懷,無處傾訴的“萬千心事”,全是發(fā)自肺腑的心聲,沒有半點的雕琢與矯飾。這些融合著家國之變、時代滄桑的悲慨之曲,來自情摯意濃的詞人,植根于真實生活感受,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劇人生、災難時代的真實映現(xiàn)。
再次,李清照的詞作充滿藝術(shù)魅力。其詞往往“言近而旨遠,詞淺而意深”。既煉字煉句,富于含蓄的語言風格,又常以口語入詞,化俗為雅,直至高遠幽深的境界,這一點應是“直欲壓倒須眉”之所在。
我國古代詞人在創(chuàng)作上強調(diào)“煉字”,主張“意勝”。賈島詩云:“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北R廷讓也說:“吟安一個字,拈斷數(shù)莖須?!崩钋逭赵谶@方面更是毫不遜色,她的詞不但能煉字煉句,而且能煉意煉格,詞恰能傳情,情恰與詞合,內(nèi)容與形式達到完美統(tǒng)一的境界。
如《武陵春》中“風住塵香花已盡”一句即是如此。其中“住”字,隱含著此前風雪肆虐多時,好不容易才“收住”、“止住”之意,由此亦可推想到作者這時內(nèi)心也隨之稍稍放松起來。一“香”一“盡”,則來一個先揚后抑,塵土散發(fā)著陣陣香氣,沁人心脾,推門一看,原來枝頭上綻放的繁花已經(jīng)落盡,難以挽留。短短幾個字,作者一連鋪排出三種事物的變化:風住、塵香、花盡。這些事物的變化,在讀者看來,一切都本在情理之中,但細加品味,一切卻又令人覺得多么無可奈何。世事多變,起伏豈能由人,美好的事物轉(zhuǎn)眼變成云煙,萬千感慨,皆寓其中,筆法之凝練,由此可見一斑。
以尋常語入詞,是李清照的詞的一大特點和長處。她善于把一些家常語熔煉于詞中,不著痕跡,運用通俗的語言鋪成極其工巧細膩的畫面,婉約深細而又意境高遠,猶如巧匠運斤,毫無痕跡,讓讀者只見其外表的樸素,而見不到樸素下錘煉的工夫。
如在《永遇樂》中:“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其中“鋪翠冠兒”、“捻金雪柳”,都是當時流行的飾物,這八個字也應是當時的尋常用語,作者信手拈來寫入詞中,語調(diào)輕松活潑,宛然少女聲口,又具有一種流動著的音韻美。“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語句明白省凈,卻能深刻地表現(xiàn)出詞人心底無限的孤寂悲涼:經(jīng)歷了許多痛苦流離后,如今面容憔悴,頭發(fā)散亂,早就懶得夜間出去,不如躲在簾兒底下,聽聽別人的歡聲笑語吧!但我們想想,詞人在隔簾笑語聲中真可以聊溫舊夢,得到一絲的慰藉嗎?怕只會使悲苦更痛心徹骨吧!不盡的深意皆包含在淺淡的語句中。
又如,《行香子》的結(jié)尾句“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霎兒”也是口語。疊用三個“霎兒”,用急切擔憂的聲口,借對天氣的關注,寄寓對人間悲歡離合的同情,具有令人咀嚼不盡的幽怨之味。
李清照的詞的這種語言特色,被世人稱為“易安體”,它其實正是李清照把婉約詞的風格推向成熟的重要體現(xiàn)。李清照的詞“以詞為樂”的特點非常突出,在讀者看來,吟其詞即如賞其曲,徜徉在一支支或明快或柔婉,或清朗或纏綿的樂曲中,可以得到無限的藝術(shù)享受!
此外,在李清照的詞中,設喻對比、借物抒情、成功的點化、活用典故等各種文學表現(xiàn)手法,也運用得嫻熟自如,恰到好處,強化了作品的整體美感。李清照深得婉約詞的精髓,她的詞平易而不俚俗,雅飭而不繁縟。往往詞淡于水而味濃于酒,藝術(shù)成就頗高。與她同時代的王灼,在貶斥她時,也不得不承認她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瞻,逼近前輩,在士大夫中已不可多得,若本朝婦女,當推文采第一?!?/p>
總之,李清照的詞作融合了內(nèi)心情感的“真”和藝術(shù)風格的“婉”,并且達到了“真”與“婉”完美統(tǒng)一的境界。事實上,內(nèi)心情感的“真”使作者更傾向于采用深婉含蓄的筆法加以表達,而深婉含蓄的筆法則使真摯懇切的情感更具感染力。李清照才華卓絕,品德高尚,然而一生道路曲折,遭遇不幸,晚景更加凄涼,的確是一個悲劇,可值得告慰的是,她的才華和成就歷來得到世人的公認,讀著她的作品,就會感慨她不愧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詞人。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