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解釋了,誰都知道小確幸是什么意思。不知道為什么,我老覺得小確幸這三個字顯得稀稀疏疏的,像水面上的波光閃爍,是適合置放在春天的事物之一。
小時候,我模模糊糊地覺得,這個世界是一大片美麗的錦緞,但是這錦緞上面有一些污點一一那是些不快樂的事。長大以后,我覺得自己以前太樂觀了,其實這世界是黑乎乎的一片,上面偶爾有一些美麗的碎花。你們懂的。隨著漸漸長大,世界在我們的眼中,美好與不美好的比例已經(jīng)發(fā)生了質的變化。
有一種人,總是去發(fā)現(xiàn)世界上不美好的、陰暗的、不快樂的事物,也許他們在潛意識里認為,把這些東西挑出去,世界就完美了。還有一種人,他們不斷地去尋找,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但是卻美麗、光明、有趣的事。這兩種人不知道哪一種更樂觀,哪一種更悲觀。但是這兩種特質我都有。
我曾經(jīng)為了吃里面僅有的幾塊核桃而吃掉了一整條面包。生活里的小確幸,是不是就像這一塊一塊的核桃仁,可以騙我們吃掉整整一條生命這么大的面包?或者,說得積極一點,激勵我們吃完這一整條面包?
村上說:沒有小確幸的人生,不過是干巴巴的沙漠罷了。這句話也印在《你好,小確幸》這本書的腰封上。關于沙漠,《小王子》里有一句話,至今我依然記得:沙漠之美,在于人們意識到在它其中的某個地方,隱藏著一口水井,一泓清泉。小確幸們像陽光一樣浮于表面,似乎當不上“沙漠里的一泓清泉”,可是我一直覺得如果不在沙漠里隱藏一泓清泉,我們沒有能力也沒有力氣去發(fā)現(xiàn)那些細碎的、浮在表面的、陽光般的小確幸。小確幸是那一泓清泉的特征和線索。
人生如此沉重和復雜,萬事萬物變幻莫測,它在我們心里激蕩出無數(shù)破碎的語言,又逼迫我們閉嘴保持沉默。也許,活著唯一靠譜的事,就是去發(fā)現(xiàn)更多更多更多的小確幸,把它們集中在一起,才能遮蓋住生命巨大而黑暗的底色。
每當想到總有一些人像加肥貓同學那樣,又發(fā)現(xiàn)、獲得、偷來一枚小確幸,然后揣在口袋里,總是沾沾自喜,賊眉鼠眼,心滿意足地拿出來把玩,我就穿越了,覺得自己成了上帝,替他老人家對人類這群麻煩的生物感到有一點點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