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只小鳥來到了一個村莊。村莊里住著許多人,村莊的旁邊有一個湖。
那只小鳥來到房子的最高處大喊:“鯨魚!”人們聽了紛紛從家里跑出來,拿著工具,坐上船,在湖上細細尋找,可連鯨魚的影子都沒看見。人們又以為在湖底,就跳進湖里。有一個人從湖底抓起一條魚,問道:“你是鯨魚嗎?”當然不是了。人們找“鯨魚”好像發(fā)瘋了似的,他們輪流值班,日夜守候,這樣連續(xù)三天三夜也沒看到“鯨魚”,但那只小鳥仍然在叫著:“鯨魚!”這次,人們等得有點不耐煩了,累得睡著了。
那只小鳥飛到一個人的身邊,說:“鯨魚!”那個人再也不相信小鳥的話了,用瓶子朝那只小鳥扔去。小鳥被擊中撞在了柱子上,恰好被一個小姑娘看見了。小鳥說:“有鯨魚。不信我?guī)憧纯??!闭f完,小鳥用爪子抓著背包的帶子,讓小姑娘坐上去。小姑娘說:“鯨魚,鯨魚,真的有鯨魚!”小鳥說:“你看,我沒騙你吧!”
原來,這個湖就是“鯨魚”形狀的。人們在湖邊、湖底都看不見“鯨魚”,只有從高處往下看才會看到。
博士丁的話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笔前?,在寫作的時候,有些時候我們需要變換一個角度去觀察事物,才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閆景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