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9月(白露、秋分)
物候期:果實著色成熟期
秋梢停長根系第3次生長
管理要點:秋季修剪、行間生草或割草覆蓋、防治病蟲、果實解袋、蘋果貼字、摘葉轉(zhuǎn)果、鋪反光膜、分批采收、秋施基肥等
1 疏枝
9月份,對于密閉的樹體,合理疏枝,對象是輔養(yǎng)枝上的直立枝、萌生枝、競爭枝,配合拉、別斜生枝等,引光入冠,促進上色。(1)清除根蘗、萌蘗;(2)疏除主枝背上直立徒長的強旺枝、密生枝和外圍多頭枝;(3)對側(cè)生較旺枝捋拿軟化,壓向兩側(cè)近水平生長;(4)截除部分發(fā)育枝上的秋梢;(5)適當拉枝開角,改善風光條件。
2 排水防澇
9月是蘋果上色期,應適當控制水分供應。針對秋季雨水較多,要做好排水防澇,中耕松土。
3 果實除袋
果實在袋內(nèi)要求生長100~120天,雙層內(nèi)紅育果袋最好分2次除袋。高海拔地區(qū)在果實正常采摘前10~15天除袋,低海拔地區(qū)在果實正常采摘前15~20天除袋,先摘除外袋,3~5天內(nèi)再除去內(nèi)袋。除袋時最好選擇陰天或多云天氣除袋,晴天除袋應在9-12時,下午3-7時進行,嚴防高溫時段除袋,防止日灼發(fā)生。
4 摘葉轉(zhuǎn)果
先將果實周圍15~20厘米范圍內(nèi)的遮光和貼果的葉片剪除,過5~6天后,再摘除果實周圍的擋光葉、小葉、薄葉、黃葉、老葉,然后再摘除秋梢葉和中上枝上影響透光的部分葉片。盡量保留功能葉,摘葉必須保留葉柄,摘葉數(shù)量不應超過全樹的20%~30%。轉(zhuǎn)果是在除袋后5~8天,果實陽面著色達70%左右時進行為好。把果實旋轉(zhuǎn)900°~180°,使果實陰陽面交換位置,使陰面也著好色。轉(zhuǎn)果時分2~3次,可用透明窄膠帶固定在附近的樹枝上。轉(zhuǎn)果應順一個方向進行。
5 及時噴藥防病補鈣肥
在除袋后應噴布1~2次殺菌劑和補鈣肥,殺菌劑可選丙森鋅600~700倍或甲基硫菌靈1000~1500倍,鈣肥可選用微補蓋力1000倍,間隔5~7天,如能加噴微補硼力1000~1500倍效果更佳。必要時噴有機鉀肥,可促使紅富士蘋果提前上色、著色。
6 樹下鋪反光膜
9月底或10月初,蘋果除袋后立即在樹下沿行向鋪設(shè)銀色反光膜(圖1),有利于樹冠內(nèi)膛和下半部分果實著色。鋪時將樹下雜草除凈,整平土地。硬雜物撿凈,膜要拉直扯平,邊緣壓實。鋪后經(jīng)常清掃膜面,保持干凈,增加反光效果。采前1~2天收膜,清洗晾干。以備后用。
7 果實貼字增收
果實解袋后著色前貼字(圖2)。,操作時,選用小刀將“即時貼”字樣從當中剝開,把有色一面朝外貼在果實朝陽一面的胴部,盡量使其平整不出皺折。一般1個果貼1個字,如“福、祿、壽、喜”等字跡或十二生肖、花鳥、蟲、魚等圖案。操作過程要輕拿輕放,以防落果。貼字蘋果采收后,除去果面的貼字或圖案,擦凈果面,用果蠟對蘋果打蠟,增加光澤,減少失水。相同的字樣,分別果實大小裝箱,做好標記,按字組(圖案)擺放或分裝在塑料袋(提盒)內(nèi),以方便出售。這樣包裝的果實,通常可增值約10倍。
8 適時分批采收
可按從落花到成熟的天數(shù)來確定采摘的時間。如元帥系生長期140天左右,紅富士系175天左右,國光160天左右,喬納金150天左右。一般除內(nèi)袋10日左右當果實外觀質(zhì)量達到商品要求時就可分批采收,宜選擇晴天采收,采收時用手托住果實,食指頂住果柄末端輕輕上翹,果柄便與果臺分離。切忌硬拉硬拽,應輕摘、輕放。果實摘下后隨即剪果柄、套網(wǎng)套,裝入定量的塑料箱搬運。
9 適時施基肥
施肥時間為9-10月份;肥料種類以有機肥為主,增施生物有機肥,適量施用化肥、補充微肥。施肥方法為溝施或穴施。推薦667平方米施肥量:“促根動力”硫酸鉀型復合肥80千克,“靚果動力”特種配方肥50千克,“綠色動力”精制有機肥120~240千克。
10 雜草壓青
秋季雨多雜草生長旺盛,施肥后提倡對園內(nèi)外的雜草進行刈割,覆蓋在果園內(nèi),可起到降溫、改土、增肥等多種作用。
11 病蟲害防治
主要是防治蘋果腐爛病和金紋細蛾、蘋果綿蚜等。
12 行間種油菜
進入秋季,應及時施肥后行間種植油菜,667平方米用種量0.25~0.35千克。實踐證明,蘋果園秋季種植油菜不但蓄水保墑、疏松土壤,而且春季油菜花期和蘋果花期相近,有利吸引蜜蜂授粉,提高坐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