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旗”,我覺得這詞用的很有意味?!捌臁笔歉墒裁吹?,是用來召喚的。用來引領的,而不是用來標榜自己獨樹一幟的。那么這一面面旗后面應該響應者眾,語文教學的面貌應該煥然一新(至少在這面旗所在的單位或者所在區(qū)域應該如此),可是語文還是語文,語文依然還在被人詬病著。一面面的旗、一個個的流派為什么改變不了語文的面貌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樹起的這些旗幟太華美、太高大,普通的語文教師只能觀賞,只能自嘆弗如,可望而不可及。而那些默默地耕耘在語文教育園地的許許多多普通語文教師,他們更需要理解和實施的是課程標準要求的“課程的語文”。
——龔建新(如東縣教育局教研室,226400)
紅旗不倒。彩旗飄飄,這句鄉(xiāng)間巷道的俚語,本是專用來打趣嘲弄那些花心男子的。可,現(xiàn)“移植”以之來詮釋我們語文教學的理想狀態(tài),卻是再形象生動不過了。紅旗,語文教學之大道、語文教學之規(guī)律,這個內(nèi)核的原理。當要常記于心,指導我們的教學行為;彩旗,語文教學之個人理念、方式、方法、策略、途徑、手段、過程等,這些外顯的形式,自是應豐富多彩、五色繽紛才好。
——劉敏威(江陰市第二實驗小學,214434)
“名師”顧名思義就是教師中的精英人物。而當下“名師”可謂滿天飛。作為名師的“職業(yè)命運”卻是千差萬別。有的名師終成大家,到了七、八十歲仍然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諸如于漪。她的名言“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比詾樵S多教者視之典范:而有的名師卻是曇花一現(xiàn)。或者仍是原地踏步。貌似有名,卻又“無名”。究其原因為何者?向來也眾說紛紜,但“教學主張”肯定是名師成長中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它關乎名師的文化品質(zhì)和教學品位。也關乎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現(xiàn)在廣為熟悉的“詩化語文”、“情智語文”、“本色語文”等“名師主張”就是各位名師的教學教研精華所在。對于以上種種。筆者認為固然并非所有的“名師主張”都值得我們推崇,但是更不能一棒子打倒所有,過猶不及也。正確的方法雖然簡單卻是亙古不變的真理——用“拿來主義”來“拿”名師主張,選取適合自己的才是硬道理。
——顧淋麗(南京市雨花臺中學,210012)
綜觀各色語文旗幟。名師“樹旗”并非各立山頭。名師樹立的是先進的語文教學理念,引領的是多元的語文教學方向。倡導的是獨特的語文教學風格。他們的終極目標都是為了指導學生把語文學得更好,用更好的方法學語文。所謂“詩化語文”、“情智語文”、“本色語文”等。不過是語文教學的不同側(cè)面而已,它們的關系應當是有機聯(lián)系、互為補充的,而絕對不應當是彼此對立甚至相互攻擊的。難道“詩化語文”就不需要“情智”嗎?“情智語文”就可以失去語文的“本色”嗎?“本色語文”就不能“詩化”嗎?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語文有多廣闊。語文教學就有多廣闊。從這個意義上說,旗幟不同,方向相同,不同的語文教學流派最終是百川入海。殊途同歸。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妨以毛澤東同志提出過的“雙百方針”為指導,正確看待名師“樹旗”現(xiàn)象,更好地從事語文教學工作。
——董杰(睢寧縣凌北中學,22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