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引入】
譬如罷,我們之中的一個窮青年,因為祖上的陰功(姑且讓我這么說說罷),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問他是騙來的,搶來的,或合法繼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換來的。那么,怎么辦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但是,如果反對這宅子的舊主人,怕給他的東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進門,是孱頭;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則是昏蛋。不過因為原是羨慕這宅子的舊主人的,而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那當然更是廢物?!澳脕碇髁x”者是全不這樣的。
——魯 迅《拿來主義》
分析:本段文字采用了以小見大的寫法,魯迅先生就近取譬,通過細小的、人們熟悉的事物作比喻來闡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作者選取生活中一個窮青年對一所得來的大宅子的三種做法:徘徊不敢走進門的孱頭,放一把火燒光的昏蛋,接受一切的廢物;批判了三種對待文化遺產(chǎn)的錯誤觀點和態(tài)度:不敢接受、不敢擇取,全盤否定,全盤繼承。作者對所要說明的事物和用來比喻的事物以及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都作了細微的觀察和揣摩,下了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工夫。
【名師支招】
“以小見大”就是用小題材表現(xiàn)大主題。從小事、細節(jié)、小部分、小物件、小人物著筆,在寫作中對形象進行強調(diào)、取舍、濃縮,以獨到的想象抓住一點或一個局部加以集中描寫或延伸放大,以便更充分地表達主題思想。這種藝術處理手法,使創(chuàng)作者有了很大的靈活性和無限的表現(xiàn)力,同時也為讀者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學習“以小見大”的寫作技巧,我們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著眼于“大”,立意要深刻。古人一直把“意深”作為寫作的首要標準,強調(diào)“意必深然后為工”“論事敘事,皆以窮盡事理為先”。我們要精于思考,學會從具體事物中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深刻的意蘊。劉征在市場改革中發(fā)現(xiàn)“官倒”的重大經(jīng)濟問題,借莊周買水諷刺當時商品流通領域以權謀私、哄抬物價、憑空暴富的丑惡現(xiàn)象。生活中,有些事情看似平淡無奇,但它卻是整個社會生活的基礎,留心觀察生活,并進行多方面的思考,深入開掘,就能夠挖掘出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和社會意義來。
2.大中取“小”,選材要精心。以小見大中的“小”,是描寫的焦點。它既是寫作創(chuàng)意的濃縮和生發(fā),也是創(chuàng)作者匠心獨具的安排。要善于觀察,注意從日常的具體事物中尋找最佳的切入點。孟郊把濃濃母愛寄托于“臨行密密縫”的細節(jié)中,觸動了讀者的心弦,讓一代代的讀者為之感動?!肚f周買水》中,作者選擇了一個枯轍待水、茍延生命的小魚來比擬那些艱難、憂慮中仍抱著希望的老百姓,為全文增添了趣味和傳奇色彩。
3.由“小”而“大”,聯(lián)想要巧妙。要善于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就拿《剃光頭發(fā)微》來說,如果就剃光頭說剃光頭,恐怕沒有意義。作者由剃光頭者手中的剃頭權聯(lián)想到那些掌權者,手拿剃頭刀的有剃頭權,那么,手中掌握用人權、分配房子權,乃至更大權力的掌權者呢?由此及彼,發(fā)人深省。只有借助于豐富巧妙的聯(lián)想,才能將某種具體的事物與世事人生聯(lián)系起來,并在二者之間架起橋梁。
【小試身手】
小時候,我一直堅定地認為爸的二八自行車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坐上它我一點兒也不用擔心。因為不管車子傾斜多少度,我都不會掉下去。爸上坡時就讓我下車在后面幫他推,他用力騎,直到他喊“上”,我就砰地跳上去,車子猛拐幾下,晃晃悠悠,吱吱呀呀,像條吃飽了懶得動的大狗。爸在前面喊:“唱一個!”我張口就來。旁邊的過路人會回頭看看我再看看爸,我覺得爸當時一定特別自豪,他有一個會唱歌的女兒。記憶中的畫面清晰可見:夕陽的余暉下,一個男人,一個小孩,在新修的馬路上歡快地前行。這是我稀少的記憶里最珍貴的畫面,而畫面的色調(diào)是金色的,很溫暖。
——柳穎《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