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這個精靈,早已是中華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了。在漫漫歲月里,它漸漸演化成一種與生活相融相諧的民俗文化。
俗話說,無茶不聚首。逢年過節(jié),走親探友,茶水是上品的“待客之物”??腿说郊蚁绕闵弦槐K茶。一聲熱情的“請喝茶”,立刻就連通了主人與賓客之間的思想情感,縮短了主人與賓客之間的心理距離,于是便親切友善地攀談起來……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美德,這是禮貌待人、文明和諧的具體表現(xiàn),更是源遠(yuǎn)流長的茶文化的內(nèi)涵。
自古詩人皆好茶,他們愛茶、嗜茶、戀茶,借茶寫人、詠物,留下了難以計數(shù)的流傳千百年的詠茶詩,寄寓和表達(dá)著他們內(nèi)心的豐富感情。“欲道瓊漿卻畏嗔”,施肩吾把茶比做瓊漿;“從來佳茗似佳人”,蘇軾將茶比做美女;“從來佳茗如佳什”,周子充又把茶比做美食;“芳不愧杜蘅,清堪拼椒菊”,秦少游將茶比做名花;“玉川子乘此清風(fēng)欲歸去”,盧仝以茶寄托詩人的感遇;“云塢采茶常失路,雪龕中酒不開扉”,反映了方干懷才不遇的苦悶心情。一曲新詞茶一杯,茶也是他們活躍思想,創(chuàng)造絕妙詩句的“靈湯”。
酒入世,茶入塵;酒是有靈魂的水,茶是人在草木間?;ú柘駶鈯y艷抹的少婦,裊娜豐姿,香氣馥郁。但花香蓋過了茶味的本真,故又如嫁出去的姑娘,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烏龍茶有如半老徐娘,透著一種成熟美。她紅邊綠地,在沸水中翻滾疾馳的軌跡,似烏龍過江,叫人想起“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的悲壯之美。茶在湯中盡情舒展,外紅內(nèi)綠的葉片,又如舞臺上身著戲裝的女角在杯中起舞,此刻演出的該是虞姬的情意綿綿。茶滋潤著生活,也豐富著生活。
茶韻中的儒之正、佛之和、道之清、自身之雅,順應(yīng)著百姓心的渴望。茶香漫四野,也形成了不同的待客之道,但表達(dá)的卻是同樣的熱情洋溢。綠茶、紅茶、普洱茶、烏龍茶、黑茶、黃茶、馬奶茶、酥油茶……不管你自何方來,主人都會為你呈上一杯醇美的茶湯,表達(dá)他們的熱情和真摯。你喝在嘴里,香在肚里,美在心里。
中國的茶文化,表露的是一種態(tài)度,外現(xiàn)的是一種性格,寄寓的是一種感慨,傳達(dá)的是一種熱誠。請舉杯共飲,為這甘苦淡雅的韻味!
點評
本文具有三個特點:首先,采用詩化的語言,高度凝練,文采飛揚,生動活潑,節(jié)奏鮮明和諧,富于音樂感。其次,文章聯(lián)想豐富多彩,如關(guān)于“茶是人在草木間”的聯(lián)想,讓文章顯得充實厚重,也使“中國茶文化厚重,茶香飄飄”的主題自然升華。其三,敘述之后的議論隨處可見,敘議有機結(jié)合,使得文章感情豐富,集中。
【作者系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一中學(xué)生,指導(dǎo)并置評:楊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