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前自主探究
充分的課前預習是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一步,也是課堂得以深入和拓展的基礎(chǔ)。預習的內(nèi)容有:自學生字詞;運用讀、疑、思的學習方法自學課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及時提出疑難問題;運用上網(wǎng)查閱資料的方法或搜集資料收集課文有關(guān)背景材料;根據(jù)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進行適當?shù)淖灾魈骄康?。總之,讓學生利用家里的學習工具,運用原有的知識學習新知識,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的良好習慣,為他們終身學習語文打下堅實基礎(chǔ)。
二、導讀探究激趣
激趣導入,營造探究氛圍。教師有時引用詩文佳句;有時設(shè)疑造成懸念;有時巧用故事幽默;有時音樂激發(fā)聯(lián)想;有時結(jié)合時事要聞……力求通過巧引的導讀,先聲奪人,創(chuàng)設(shè)美的意境,喚起學生探究的激情。
三、師生重點探究
對于課文的重點段落,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反復精讀,探究求解。在教學中,不僅僅教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學習的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注重學習方法的示范,這種示范指導體現(xiàn)在巧妙的點撥上,即點撥在要點處,點撥在疑難處,點撥在規(guī)律處,點撥在學法上……并讓學生由模仿走向獨立運用,舉一反三,學會學習。
“師生重點探究”的流程是:同座互動交流→集體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四、生生自選探究
教學過程不僅是師生,也是生生互動的過程。教師要組織學生以多種形式:同桌討論、4人小組討論、集體交流、分組對抗等,展開激烈討論,大家各抒己見、互相補充、共同探究。使同學之間形成合作伙伴關(guān)系,讓學生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通過合作探究學習,集思廣益,取長補短,使所有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
五、課后延伸探究
當今社會正飛速向知識經(jīng)濟時代邁進,單靠教師和課本,造就不了適應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zhì)人才。劉國正多次強調(diào)“語文教學還突破課本的束縛,強化內(nèi)引,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引進到閱讀中來;強化外聯(lián),把學得的成果延伸到生活中去;不忘通過與生活的對比,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br/> 新的《課程標準》更是強調(diào)“綜合性學習”。開展綜合性學習,既能挖掘語文與其他課程之間的共享資源,又能綜合利用各科知識技能,推動學生走向社會,豐富閱歷,增長才干。
個性化閱讀給了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臺,也讓學生找到了學習語文的方法,只是迫于時間、實效和評價等問題,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課題道路上還有許多坎坷,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相信學生一定會在實驗中獲取更多!
?。ㄗ髡邌挝?江西省龍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