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該如何來培養(yǎng)農(nóng)村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一、了解學生心理,培養(yǎng)興趣
我們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應該清楚學生的心理需求。應該多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思維表現(xiàn)特點。比如在七年級“人類的朋友”的美術課上,如果老師一味要求學生按書上的要求去做,按書上的表現(xiàn)方法臨摹書本上提供的范畫,肯定會有一些學生對此不感興趣,從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的繪畫積極性受到挫傷。因而應該給他們創(chuàng)作自由,讓學生從興趣開始,可以先畫自己喜歡的動物范畫,興趣往往會產(chǎn)生“階段性”的成果,我們要把握好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地給予表揚和肯定,再畫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使學生循序漸進。教師只有了解學生心理,正確地引導,才能培養(yǎng)其興趣,提高其創(chuàng)新能力。
二、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審美意識
大家都知道,美術課并不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畫家、美術家,也不是為了應付一節(jié)課或者認為是簡單地哄孩子玩。學生眼中的世界,描繪的水平絕對不可能和成年人BGqaQ+ljlAcCUjo6vBipEvfUsVejt0yxWeq1nl76nhM=一樣,因為他們所表現(xiàn)的視覺形象多半是直覺與想象的綜合,只有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漸漸使其變?yōu)橹庇X與理解的再現(xiàn),才有可能變?yōu)橹鲃拥脑賱?chuàng)作。要在學習過程中陶冶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審美意識。因此在課堂教學當中,也不能以太高的準則來評價學生。而是看在畫中是否真實反映了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是否有獨特性、新穎的表現(xiàn)。要多給予肯定的表揚,少有居高臨下的指責。教師要轉變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知識和意識,才能達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變課堂教BGqaQ+ljlAcCUjo6vBipEvfUsVejt0yxWeq1nl76nhM=學模式,從興趣入手,提高創(chuàng)造能力
1.改革教學方法
美術教育,形象生動,鮮明直觀,然而如何發(fā)揮、擴大它的優(yōu)勢作用,關鍵在于任課教師能否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勇于創(chuàng)新,根據(jù)學生的興趣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氣氛,降低學習難度,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目前,因為學校條件的限制,很多美術課程不能很好地開展,如果教師局限在學?,F(xiàn)有的條件里,有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只能是簡單地講講,甚至讓學生自己看看就上自習課,顯然是有悖新課改要求的。我們應該利用學?,F(xiàn)有的條件因地制宜,盡量開展好課堂教學。
2.言傳身教,直觀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興趣,被動地學習,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現(xiàn)在上美術課的主要問題是相關教材資料缺乏,設備不齊。特別是欣賞課,有些作品經(jīng)過幾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圖片又不多,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就不能激發(fā)學生的美感。教師生硬地讓學生只是去畫畫,因此運用現(xiàn)有的教學設備來補充就非常有必要。通過自己找些資料,如掛圖、畫冊、錄像、幻燈、光碟等,讓學生觀看欣賞。
3.課堂教學內(nèi)容適中,訓練有層次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主要讓學生多寫生繪畫,少臨摹,要分層次訓練,按高低年級不同的要求進行,由淺入深,由簡到繁。
總之,農(nóng)村美術教學方法多樣,有很大的探索空間,有待于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總結。
(作者單位 河北省故城縣聚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