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边@是古代對教師職業(yè)的要求,教師就是傳授知識,解答學生疑惑的人,可是在當今社會對教師的要求已經(jīng)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解答疑惑這么簡單了,21世紀對學生提出了全面發(fā)展的要求,對教師也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教師的角色也發(fā)生了根本的轉變。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傳統(tǒng)的教育者,實施課程的組織者和執(zhí)行者,還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學中的學習和研究者,因此以往的教學方法就顯得很陳舊,不能再適應時代的要求了,那么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必須要對課堂上的教學藝術進行研究,努力使學生在愉悅中學習。
一、歷史教學課堂的美化魅力
歷史課堂教學的“美”最重要的是應講求教學語言之美,初中教師面對的是12~16歲的青少年,歷史課堂上,他們愿意聽,樂于記憶形象性的人物和故事,教師授課時應緊抓這一特點,因勢利導。講歷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氣氛,講得有聲有色,要把簡單枯燥的文字變成生動具體的場面;鮮明突出,如講“新文化運動”一節(jié),講到袁世凱尊孔復古時可這樣敘述:“1914年9月28日,孔子的生日,袁世凱頭戴平冠,身穿古裝,親率文武百官到孔廟,大行三跪九叩之禮,演出了民國以來第一次祀孔朝圣的大丑劇,12月23日冬至節(jié),袁世凱又穿起特制的古怪的祭服,率領百官擁進天壇,舉行祭天大典,這是民國以來,袁世凱的又一次化妝滑稽表演。”這里,有對具體情景的描述,學生可以通過這樣有聲有色的描述看到袁世凱的丑態(tài),了解袁世凱尊孔復古的目的。
二、采取合理的方式設置疑問,啟發(fā)和引導學生
學生在學習時不是單純被動地接授教師給予的知識,學生對教師輸入的信息會通過自己的大腦進行再加工,經(jīng)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想象,然后將獲得的知識存入自己的大腦記憶區(qū),變?yōu)橹黧w的財富,因此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質疑能力,對學生的主動學習十分重要。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置疑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既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維,啟發(fā)他們對問題深入思考。從而使學生既要深刻領會和掌握歷史知識,又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見,通過設置疑問,來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三、利用課堂競賽使學生愉悅地學習
活潑多樣的教學方式是為了滿足學生這一特定階段的心理需要。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抽象思維開始逐步形成,喜歡閱讀,喜歡思考,表現(xiàn)在愛問愛說。所以,我們可以利用他們的這一特點,在課堂上利用競賽的形式使他們加深對知識的印象,產(chǎn)生學的欲望。競賽的形式亦必須多種多樣,如口頭提問、個別提問,亦可以小組為單位的集體提問;可以在黑板上寫好題目,更可利用幻燈、投影等現(xiàn)代教具??傊?,方法必須多樣化,要注意提倡采用集體競賽,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新世紀,教師也要多學習知識,研究新課程、新課標,探索更適合現(xiàn)代化教學的方法,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使學生愉悅地學習,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把他們培養(yǎng)成現(xiàn)代化發(fā)展所需要的人才。
?。ㄗ髡邌挝?河南省濮陽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