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發(fā)現問題、調查問題、動手操作、表達與交流等實踐活動,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它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土壤,應當成為閱讀教學的主要方式。下面筆者就此談談體會:
一、補擬副標,激發(fā)自主探究興趣
探究性學習就是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在初讀階段,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實現主動閱讀呢?教師可以采用補寫副標的形式,拉近學生與文章的距離,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主動地探究文章的內容。如在學習《珍珠鳥》一文時,提出“如果你是馮驥才先生的助手,會擬出什么樣的副標?”的質疑,學生興趣盎然地主動與文本對話,擬寫出了《鳥情》《信賴》《人和鳥的境界》《真正的朋友》《深情》等副標,從文章的主題、內容、情感等方面主動、積極地走進文本。
二、創(chuàng)設情境,構建合作探究平臺
探究性學習重在提高學生從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中發(fā)現并確定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因而在閱讀中虛擬情境,引領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對課文內容進行補充、擴展、質疑,尤其必要。如在賞析《斑羚飛渡》一文時,做以下虛擬:a.假如你就是獲救的小斑羚;b.假如你是狩獵隊的一員;c.假如你是這一事件的見證人,分別會如何想?怎樣做?教師按探究興趣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學生立即興奮起來,從斑羚的種族生存、人類與動物的關系、樹立環(huán)保意識等方面各抒己見。這樣一來,合作探究的空間有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目的凸顯出來了,探究性學習也實現了。
三、設計板書,培養(yǎng)探究思維習慣
閱讀教學的基本出發(fā)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教師必須吐故納新,大膽采用適宜學生個性發(fā)展,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形成的探究性學習方式。給課文設計板書就是其中的一種方法,如在學習《真正的英雄》時,學生設計出兩顆部分重疊的心、長了雙翅的心、光芒四射的太陽、升空的火箭等簡筆畫與簡單的語言,圖文并茂地概括文章內容。通過類似的環(huán)節(jié)給每一位學生創(chuàng)設平等參與的機會,充分調動他們的潛能,從而使學生的思想處于積極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的狀態(tài),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訓練。
四、拓展練筆,抒寫獨特心靈體驗
探究性閱讀如果停留在對文本自身的探究,就會禁錮學生的思想。教師還要善于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讀出自我。這就是探究性拓展練筆。如在學完《偉大的悲劇》一文后,學生被斯科特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所折服,對探險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趁此良機,我讓學生以“探險”為話題,收集有關資料,然后對其分析、探究,從探險的經歷、意義、利弊等方面暢談自己的獨特體驗。學生寫出了視角獨特、形式新穎的文章《一分錢歷險記》《探險與環(huán)保法庭對抗辯論》《為探險辯護》等。這樣的探究性習作拓展了學生的寫作內容和題材范圍,大幅度地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使學生的理性和抽象性思維能力得到迅速發(fā)展。
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苯處熢谥笇W生閱讀的時候就是讓他們養(yǎng)成終生探究、學習的習慣。這與語文課標總目標的要求“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是不謀而合的。探究性學習改變了以往教師單方面控制課堂的預設式教學現狀,取而代之以學生自主參與,師生平等對話的自然情境教學,學生的各種潛能得到充分開發(fā)。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