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好想想,難道老師讓你默寫單詞是害你?”英語老師在憤憤不平地“教導”著文鵬,文鵬的頭卻扭向一邊且揚得老高,一臉桀驁不馴的神情。
英語老師見我過來,扔下一句:“看看您的好學生吧!”然后扭頭走了。我沒有說話,只向文鵬一擺手,文鵬就跟我出了教室。
怎樣勸誡他呢?
傾聽!像蘇霍姆林斯基傾聽“摘花小女孩”的心聲那樣傾聽。
“坐吧!”我指著一把椅子向文鵬示意。
“不了?!憋@然,文鵬心里不踏實。
“坐下來,咱們聊聊!”我的語氣更加真誠。
文鵬坐了下來,卻不言語,我就靜靜地等。半晌,文鵬才抬起頭,發(fā)泄似的將事情從頭到尾說了個清楚。最后,文鵬說:“我就是不喜歡她那種強逼侮辱式的方法,老是當著大家的面讓我去她辦公室默寫單詞,我受夠了!”說完,文鵬流下淚來。
我想起萬瑋老師在他的《班主任兵法》中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愛狗成癖的人,聽人說深海魚油對狗的發(fā)育很有幫助,于是每天一大早,他就將狗抓來,用雙膝夾緊狗頭,強迫它張開嘴,然后對準它的喉嚨灌進魚油。有一天,狗大力掙扎,甩脫了主人的雙膝,魚油淌了一地。主人生氣之余,回頭卻看見狗自己轉過身來,靜靜地舔食魚油。原來,狗所抗拒的不是魚油,而是喂食魚油的方法。在教育過程中,有很多時候,學生拒絕的也不是我們的教育內容,而是我們的教育方式。當學生不愿接受我們的“合理”建議時,我們要反思一下:我們所謂的“合理”建議是否真的合理?我們給予學生“魚油”的方式是否恰當?
最后,我說:“文鵬,你其他科目都好,唯獨英語差。我是覺得你若能將英語趕上,考學很有希望,才特意讓英語老師給你輔導的?!?br/> “我就是不喜歡她那種方式、那種神氣、那種語言!”文鵬再一次強調說。
英語老師的出發(fā)點肯定是好的,但教育方式也肯定有問題。我們老師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學生接受我們的好意呢?
這,真是個耐人思考的問題?;蛟S,我應該和英語老師好好探討一下吧。
主持人語:
很少有家長不愛自己的孩子,所有教師也都知道愛學生是教書育人的前提,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愛其實是一門藝術,是需要我們認真思索、學習的藝術。比如,多數(shù)人知道愛孩子、愛學生,就要欣賞他、關心他、對他負責等,卻并不知道尊重和了解也是愛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很多人不知道,關心、責任心等愛的要素如果沒有以尊重為前提,很可能異化為控制別人甚至奴役別人的托詞。所以,尊重學生的意義在很多時候甚至超過了“寬容”。在這里我們必須要明確的是,尊重就是努力地使孩子能成長和發(fā)展自己。尊重絕無剝奪之意。教師和家長尊重孩子,并不意味著懼怕孩子、討好孩子,而是說,如果愛孩子就應該接受他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變成自己希望的樣子。有的人總想控制孩子,那是缺乏愛的藝術的表現(xiàn),必然導致孩子的不滿。
比如,某一日,我正值青春期的侄子染了黃頭發(fā)回來,我一眼看見,頓時感覺很別扭,但我只是驚詫地感嘆:“你今天的頭發(fā)好特別??!”——注意,我用的是“特別”一詞,既沒有贊賞也沒有批評。侄子馬上說:“姑姑,你也喜歡我這個發(fā)型嗎?”我說:“這個樣子,是挺有個性的?!薄乙廊粵]有表態(tài),但已經(jīng)讓侄子很開心了,他以為大人——尤其是我這個當教師的姑姑,肯定會反對他這個發(fā)型的,他甚至已經(jīng)做好了挨批的心理準備。侄子在鏡子前自我欣賞了一會兒,說:“但是,學校不允許我們染頭發(fā)?!蔽冶硎就锵В骸笆堑摹D愕睦蠋煏趺醋??”侄子想了想,說:“肯定會狠狠批評我。”“同學們呢?”“估計沒幾個同學同情我,因為這是學校的規(guī)定?!蔽以俅紊畋硗?,卻依然不說什么。晚上侄子說:“我明天還是把頭發(fā)給染回去吧。”
設想一下,如果我當初看見他的黃頭發(fā),就馬上譴責、批評他,他會感覺我否定的不僅僅是他的頭發(fā),而是他整個的審美觀。我并不明確表態(tài),讓他感覺到自己的言行沒有被干涉,最后他反而有了正確的選擇。
這就是青春期孩子逆反的特性,他們不聽大人的合理建議,僅僅是想挑戰(zhàn)權威,證明自己已經(jīng)長大成人。他們不會真的以為大人的建議不合理,只要給他們足夠的尊重,他們知道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
根據(jù)社會心理學的說法,孩子在成長中要經(jīng)歷兩個逆反期,第一個逆反期在三歲左右,第二個逆反期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學生要求人格獨立,要求社會平等,要求精神和行為自主,反抗父母或有關方面的控制,這種內在需求是發(fā)展的需要,是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家長和教師必須正確面對這一客觀現(xiàn)實,理性對待孩子的逆反行為。
(作者:鄭州市科技工業(yè)學校 李 迪)
?。ū緳谪熅?盧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