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明確指出: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那么,作為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任務的美育有何特點,在語文教學中又如何進行美育呢?以下對這兩個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語文美育的特點
語文美育不同于音樂、美術等其他學科的美育,它是憑借語文教材中一篇篇課文來實施的,是言語活動與審美活動相統(tǒng)一的過程,其特殊性具體表現(xiàn)為在審美觀照上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悅性等特點。
?。ㄒ唬┬蜗笮?br/> 語文美育的一個顯著特征即在于它審美觀照上的形象性。語文審美活動實際上是對藝術形象的一種認識,在對具體藝術形象的感知、聯(lián)想、想象之中,體會和領悟到作品的本質意義。
?。ǘ┣楦行?br/> 語文審美的情感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審美主體的情感性。在文學作品的欣賞過程中,沒有感情的參與就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欣賞。其二是審美對象的情感性。語文審美的客觀對象是文質兼美的課文。“文章不是無情物”,教材中的大量文章無不飽含著作者強烈的感情,具有強大的審美感染力。
(三)愉悅性
人們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時,往往為其所感動、所傾倒,全身心都沉浸到一種無比愉悅的精神境界中,這就是審美的愉悅性。宋代歐陽修說他在讀梅堯臣的詩時感到“陶暢酣適,不知手足之將鼓舞也”。語文美育就是要利用教材中豐富的美的因素,引導學生對語文中的藝術形象美、文章結構美、語言形式美、風格情調美等探幽訪勝,從而受到感動,得到啟示,心靈為之陶醉,獲得美的享受。
二、語文美育的措施
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美育應該結合閱讀教學、寫作教學、識字寫字教學和課外活動進行。下面就以閱讀教學為例,分析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美育。
在閱讀教學中,充分發(fā)現(xiàn)課文中美的因素,并把它傳達給學生,激發(fā)他們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激情,培養(yǎng)他們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這是語文美育的職責所在。
?。ㄒ唬┘訌娎首x,感受語言美
由于作家觀察生活的感受不一樣,運筆著色也就不一樣,這就帶來了語言的不同特色。那么怎樣才能引導學生品味出作品的語言美呢?這就需要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多方面地感知材料,形成立體思維。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反復誦讀后,學生就能感受到詩句的磅礴氣勢及其節(jié)奏明快、音調鏗鏘的韻律美。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展開想象:香爐山散發(fā)出的紫煙裊裊上升;瀑布飛流直下,壯闊非凡,像是銀河展現(xiàn)在面前。學生自然能感悟到大自然的奇異雄偉以及詩人的豪邁之情,從而獲得審美的愉悅。
?。ǘ┓治鋈宋?,理解形象美
形象美是作家在對現(xiàn)實生活仔細觀察、深刻體會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審美觀點,用典型化的方法創(chuàng)造出來的美。一套語文教材展示了古今中外許多人物的形象美,猶如一條豐富多彩的人物畫廊。畫廊里有生活中再加工的真人形象,也有文學作品中想象的藝術形象,有的濃墨重彩、有的“輕描淡寫”、有的似雕塑、有的似版畫,各個形神畢肖,特點各異。
在閱讀教學中,要通過各種方式來引導學生理解作品中的這些形象,如可通過朗讀并品味課文,使學生從人物的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中去感受其形象美,或通過表演等方式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鮮活地把握課文中的各種人物形象。切忌抽象概括,給人物做鑒定,貼標簽,防止東掛西聯(lián),搞政治說教。
?。ㄈ┘ぐl(fā)情感,品味思想美
語文教材中,大量名篇佳作往往能表現(xiàn)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情感。如《愛蓮說》托物言志,以“蓮”喻人,贊美志向高潔的真君子;《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中處處可見周恩來心里裝著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偉大志向;《談骨氣》一文中,孟子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華民族一直崇尚的品格。再如《白馬篇》的忠勇粗獷、《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激蕩剛勁、《屈原列傳》《燈下漫筆》的慷慨悲憤等。這些感情真摯、思想深刻的文章如春風雨露,對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品行和完善的人格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們怎樣才能使學生認識到課文中的這些思想美,從而提高他們的思想境界呢?現(xiàn)代建構主義特別強調閱讀中的主觀體驗,但我們應該承認任何閱讀都存在著客觀性和主觀性。讀物的文本是客觀存在的,但由于中學生思想尚未成熟,生活閱歷不深,要正確把握和全面理解作者、作品的思想感情必然會有很大困難,有時甚至很難溝通。這就要求教師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尋找情感的共鳴點。如教朱自清的《背影》時,要讓學生發(fā)揮想象,換位思考,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才能深切意會到在家國兩茫茫之際,一個父親送子遠行時牽掛、不舍、滿懷希望而又擔心重重的復雜感受。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設計精彩導語、充分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等方式來激發(fā)起學生的情感,進而深刻領悟課文的思想美。
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美育是一個科學的系統(tǒng)工程。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美育既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循序漸進,又要遵循美學原理,將語文教學和美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不斷提高,并按照美的要求來塑造和提高自己,成長為既能適應社會、又具有特點的人才。
?。ㄘ?編 邵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