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聾啞兒童學習語言時,我經(jīng)常采用情境教學法,為他們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情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他們學習語言、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直觀教學是促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重要途徑,對聾啞兒童語言訓練尤為重要,它可以發(fā)揮聾啞兒童的大腦和聽、視、嗅、味等各種感覺器官的作用,這樣他們才能領會、牢記所學的內(nèi)容。聾啞兒童說話是靠技巧而不是靠本能。正常人的發(fā)音可以靠聽覺來協(xié)調口腔動作,而聾啞兒童的發(fā)音全憑發(fā)音器官的運動感覺,所以教師或家長在教發(fā)音和語言時先要自己掌握好正確的發(fā)音動作,這樣才能教孩子發(fā)出正確的聲音來。在從事聾啞兒童語言訓練的過程中,我注意利用學生熟悉的環(huán)境、人物、事情等進行情境教學,使抽象的語言變得直觀、具體,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聾啞兒童的語言訓練過程中,我們要充分運用受訓兒童的各種感官,充分發(fā)揮情境教學的作用。
一是以實物營造情境。比如,通過創(chuàng)設“售貨部”告訴學生:“你們是剛上學的小朋友,需要購置一些生活用品,到我的小店鋪找找吧?!睂W生就挑選自己想要的物品,我隨時發(fā)問:“你要什么?”生回答:“我要牙膏?!薄拔乙浪ⅰ辈少徑Y束后,我再一一問:“這是什么?”生借助實物回答:“這是牙膏?!薄斑@是牙刷……”
二是借助圖片、教具開展教學。借助圖片就是以畫面再現(xiàn)情境,這是教學中常用的,但是圖片要少而精,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自制圖片、教具,幫助學生學詞、說句。比如,“青蛙出來了”“燕子飛”這些都可以通過手工制作的青蛙、燕子演示句子。把這些句子從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使學生易于理解,并進行說話練習。看圖說話可以訓練聾啞兒童學會按照先后順序,有條理地描述人物、事物、景物,增強語言的連貫性及表達能力。另外看圖說話還可以讓聾啞兒童練習對事物進行分析、議論的能力。在選擇看圖說話時,應選擇畫面色彩鮮艷、故事主題清楚、人物關系簡單、情節(jié)易懂的圖片,然后結合一幅一幅直觀的畫面講給聾啞兒童聽,等他們理解后再串起來,并逐步要求他們自己講述畫面內(nèi)容。
三是深入生活學習語言。生活中可以帶到課堂上的事物盡量帶到課堂上去。在演示過程中,要以看為主,來讓學生認識事物的外部特征,比如大、小、方、圓等。同時,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觸覺和嗅覺等,讓他們聞一聞、摸一摸、嘗一嘗,比如認識水果、蔬菜時,能嘗的盡量讓學生嘗一嘗,讓學生各種感官同時參與說話訓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很快被激發(fā)起來。這樣,他們既學會了說話,又認識了這一類事物的特征。課堂上不能演示的實物可以通過實地參觀、游覽讓孩子們觀察,在實際情境中提高他們觀察大自然、觀察生活的能力,讓他們在進行語言訓練的同時,獲得有用的生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