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笑笑迷上了打開水龍頭洗手,她特別喜歡水從手里流過的感覺,熱水暖暖的,冷水涼涼的。這不,今天早上她又是自告奮勇地自己去洗手洗臉。我從門縫一瞅,看到小家伙將水流一會兒開大一會兒開小。哈,她還在感受水流不同的力度呢!——笑笑媽媽(女兒2歲半)
寶貝為什么對水著迷?
1.水是生命之源
從進化的角度來說,生物最初都是從水里出來的。寶寶是泡在媽媽的羊水里孕育長大的,最開始只能喝奶水,出生后最經(jīng)常給爸爸媽媽的“禮物”就是一泡又一泡的尿。水是生命之源,寶寶的成長離不開水。難怪他們對水著迷了。
2.不一樣的感覺
心理學家們從認知發(fā)展的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很多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寶寶在很小的時候就能發(fā)現(xiàn)物體和物質(zhì)的不同。物體,主要是固體,是孩子5wDQXKc9TcluK/wy0vCWBeYYrTGBXkiec5rHZjzoQ54=生活中最經(jīng)常見到和摸到的東西,形狀相對固定。物質(zhì),最常見的代表就是水或細沙之類的東西,它們一般沒有固定形狀,或者說它們的形狀都變幻莫測。當孩子接觸到水的時候,他就會發(fā)現(xiàn)怎么和平時玩的積木,拼圖,橡皮泥……不一樣?
3.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
除了形狀的差異以外,物體和物質(zhì)還有更深層次的區(qū)分。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原理:一個物體不可能“穿越”另一個物體。而水卻不需要遵守這一原理。所以孩子們在玩水的時候會很奇怪:“咦,我的手可以隨意插進水里!”明明看得到水這個東西,但同時我又可以穿越它,所以水跟平時自己看到的和抓握到的其他東西可大不一樣呀!要是我一巴掌拍到一塊餅干上,方方正正的餅干立馬就碎了,但是我一巴掌拍到水里呢?它沒事兒!拍不碎也分不開,不管怎么玩,水都可以回到老樣子!而且,在玩水的時候,還能看到自己的倒影在里面,這也太神奇了吧?
和孩子一起玩水
1.利用家庭空間
小孩子都喜歡玩水,當寶寶2歲以后,活動范圍擴大,哪兒都可以走過去,你發(fā)現(xiàn)了嗎?寶寶很愛衛(wèi)生間!因為那里總有水玩!充分利用家里的空間,將衛(wèi)生間裝點成孩子的水游城,讓他們從中得到樂趣吧。
2.適當引導
當寶貝向水里扔東西的時候,他自己會發(fā)現(xiàn),有的東西一扔進水里就沉下去了,但有的就一直浮在水面上。這個時候,就可以把寶貝扔進去的東西拿出來,放在他手上讓他自己感受一下:“寶寶,你覺得這支牙膏重嗎?哈,它沉下去了。這個塑料蓋呢?它很輕,看,它浮著呢!”寶寶在這個年齡還很難把看到的這些例子自發(fā)地綜合起來,然后推廣到“重的東西往下沉,輕的東西浮起來”這樣的層次。所以,需要父母讓他們既看到實例又聽到語言描述,幫助寶寶來個小總結(jié)。這樣盡可能多地積累生活中的例子,對寶寶的思維發(fā)展是大有益處的。
3.呵護探索興趣
洗澡,游泳,踩水,去海邊……充分利用每次接觸水的時機,讓寶寶感受水流的大小,水也是有力量的。比如那些浮起來的東西,只要用勁按,它們也會沉下去,有的能再冒上來,有的就直接沉底了。這些不同的情景,都會激發(fā)寶寶的好奇心,為以后的科學探索興趣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