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準媽媽一定要剖宮產嗎?
我今年36歲,已經懷孕37周。在這次產檢時,醫(yī)生建議到時候剖宮產??墒俏业侥壳盀橹?,各項指標都很好,而且我的胯部很寬,想來順產的話也應該比較容易。請問,高齡準媽媽一定要剖宮產嗎?
所謂高齡準媽媽,是指35歲以上的準媽媽,這個年齡界限是人為規(guī)定的,主要是因為35歲以上的準媽媽組織彈性減弱,體力相對較差,而且一旦產程中胎兒出現(xiàn)不測,再次妊娠存在一定困難,因此,35歲以上的準媽媽如果要求剖宮產,醫(yī)生會同意準媽媽的要求。但并不是說一旦年齡達到35歲必須進行剖宮產。如果身體條件較好,沒有其他風險因素,也可選擇自然分娩。但在產前應作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分娩是一個持續(xù)10小時左右的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在分娩過程中,有可能因產力、枕位、宮縮、胎心等因素不能完成自然分娩。(王欣)
懷雙胞胎的準媽媽需要多做哪些檢查?
我現(xiàn)在已經懷孕9周了,在第一次產檢時,檢出懷有雙胞胎。請問,我需要比普通的準媽媽多做哪些檢查呢?
雙胞胎妊娠容易合并流產、早產、胎位不正、貧血、羊水過多、妊娠高血壓疾病、雙胎輸血綜合征和胎兒生長受限等,尤其容易在妊娠晚期發(fā)生急性羊水過多、胎膜早破、胎盤早剝等異常情況,一旦發(fā)生這些疾病,輕則影響母親和胎兒健康,重則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定期的產前檢查能及早發(fā)現(xiàn)不正常情況,及時給予治療,避免意外發(fā)生。
其中,定期的B超檢查(每3~4周一次)對于雙胞胎或多胞胎監(jiān)測其生長發(fā)育至關重要。包括懷孕12~14周時絨毛膜性掃描,以鑒別雙胞胎是否共用一個胎盤;孕11~14周之間行頸后透明帶掃描作為唐氏綜合征篩查。在孕中、晚期,共用一個胎盤的雙胞胎(單卵雙胎)需每2~4周做一次超聲掃描,如果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胎盤(即雙卵雙胎),則每4周做一次即可。
準媽媽在做超聲掃描時,注意一定不要長時間平躺,因為寶寶們的重量會壓迫你的血管,發(fā)生仰臥性低血壓而惡心、頭暈。您可以稍微坐起來一點兒,或者身體朝一側稍微傾斜一些,以免感到不舒服。(郭曉輝)
曾經人流對順產或剖宮產有什么影響?
我曾經做過3次人流,其中有一次是4個月的時候引產的。請問這對順產和剖宮產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和后果?我該注意些什么?
人工流產,尤其是負壓吸引流產可能會導致盆腔內膜異位,或由于流產后上行性感染發(fā)生盆腔炎,這些情況可能會引起腸管、膀胱以及附件(卵巢和輸卵管)和子宮的粘連,如果必須選擇剖宮產,會增加手術困難,手術也有損傷這些臟器的可能。
如果曾經在妊娠4個月進行過引產,那么,對于陰道分娩來說,產程進展可能會相對較快,產程中應更嚴密觀察宮口擴張情況。(王欣)
正常的胎兒何時入盆?
我現(xiàn)在懷孕30周了。請問胎兒在何時開始入盆?一般完全入盆后多久能夠分娩?
骨盆是胎兒娩出的必經途徑,由骶骨、恥骨、髂骨和坐骨組成。骨盆有三個假想平面,即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和出口平面。胎兒入盆主要是指胎兒先露部位進入骨盆入口平面。以頭位分娩為例,胎兒頂骨進入骨盆入口平面即稱為入盆。此時醫(yī)生在恥骨聯(lián)合部位輕輕觸摸胎兒頭部,可以感覺到胎頭已經固定。通常,對于初次分娩的準媽媽來說,胎兒在妊娠32~34周即可入盆,對于已經有過分娩經歷的準媽媽來說,則多在臨產后,在宮縮的作用下,胎頭開始入盆。
部分初產婦的胎兒頭部可能直到預產期也未入盆,原因可能如下:①正常情況下,當準媽媽直立時,骨盆軸與地面的夾角角度為60度,當角度過小時,胎兒頭部難以入盆,這種情況下,當出現(xiàn)宮縮后胎兒頭部大多可以入盆,并順利分娩。②骨盆異常,有些準媽媽骶骨和恥骨聯(lián)合之間的徑線較小或胎兒過大,胎兒頭部不能進入骨盆入口平面,即使在宮縮發(fā)動后亦無法入盆,稱為頭盆不稱,這種情況無法自然分娩,只能選擇剖宮產。③臍帶纏繞,盡管有40%~80%的胎兒存在臍帶繞頸,但大多數(shù)都能自然分娩,但極少數(shù)胎兒由于臍帶纏繞過緊,或因纏繞使臍帶長度過短,影響胎兒入盆,這些胎兒在宮縮發(fā)動后,會表現(xiàn)出胎心減慢。④前置胎盤或子宮下段肌瘤阻擋胎頭入盆。⑤無明顯原因,隨著孕周增加,例如孕齡達到36周或36周以后,胎頭自然入盆。
當初產婦在妊娠足月后,如果胎兒頭部遲遲未能入盆,應盡可能分析原因,選擇適宜的分娩方式。(王欣)
如何數(shù)胎動?
我現(xiàn)在已經懷孕28周了。這一次去做產檢,寶寶的胎心兩次都沒有合格,醫(yī)生要求我每天在家數(shù)胎動。可是我看到書上說,數(shù)胎動每天都要拿出3個小時,我感覺很難做到。請問有沒有既方便又有效的方法呢?
胎動計數(shù)方法可以通過自測或B超檢查監(jiān)測。
自測的方法方便、簡單易做,不受場地的限制。每天早、中、晚飯前或飯后,最好選擇固定的時間,在大致相同的情形下計數(shù)胎動。每次記錄1小時。在這1小時里,不一定要躺著或穩(wěn)穩(wěn)地坐著,只要能感覺到胎動,也可以在室內走動、聊天。但要避免因注意力不集中而漏數(shù)了胎動次數(shù)。把3次計數(shù)的數(shù)值相加,再乘4,就代表12小時的胎動數(shù)。正常情況下胎動計數(shù)每12小時大于30次,如果12小時小于10次提示胎兒缺氧。
還有一種數(shù)胎動的方式就是數(shù)1小時內的胎動,大于3次說明正常;如果1小時內胎動數(shù)小于3次,可輕輕刺激一下,再接著記數(shù)1小時。如果仍然小于3次,就有胎兒缺氧的可能,要向醫(yī)生咨詢或直接去看醫(yī)生。
第三種方法也很方便、有效。因為每個胎兒在子宮里活動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所以首先要掌握自己的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和休息的規(guī)律。如果今天的胎動規(guī)律和以前相比,明顯不同,也應視為異常,要及時與醫(yī)生取得聯(lián)系。數(shù)胎動時要注意一次胎動是指胎兒一次連續(xù)的動作,而不是踢一腳或打一拳就算一次胎動。一次胎動計數(shù)不能反映胎兒的總體運動情況,有的胎兒可以很長時間處于安靜狀態(tài),或運動幅度很小,孕婦不能清晰地感覺到胎動。
胎動是準媽媽對胎兒進行監(jiān)測的可靠指標,可在早期發(fā)現(xiàn)胎兒異常情況,所以準媽媽們要掌握這種既方便又有效的方法。(馬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