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退休5年,這幾年,真的是“好不快哉”。
回首眺望,我身后拋下了一條彎曲的生命弧線,但我沒有感到失落或遺憾。我“失落”的無非是些生活強加給我的“面具”和“枷鎖”。我“遺憾”的只能是從今以后再無需費神地去讀上司變幻的臉色、同事的表情。為人難,往往不是難在工作上,而是難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上。
俗話說,“五十而知天命”,而我早已過知天命的年齡。兒子常笑我是“六十五,出山虎”。但我既不想成“龍”上天,成“虎”下山;也不想成“蛇”鉆洞,成“蟲”入地。我只想成為一個平凡的人。
每天早晨,我打開窗戶,極目遠望。山,竟是那樣的巍峨、莊嚴(yán)。那滿山深深淺淺的綠,那飄忽而過的白云使我心馳神往,覺得情緒高了、心胸寬了。而這時,山伸出無形的手,給我送來陣陣清爽的風(fēng)。于是,我每天的生命就開始“漲潮”了,人生的風(fēng)帆又揚起來了。
每天,我獨坐書齋,漫游“書山”、徜徉“報?!?,其樂無窮。我品味那些華章奇文,如飲甘霖如沐春風(fēng)。讀到激奮時,我會拍案而起;讀到開心處,我能得意而忘形。在我浮想聯(lián)翩時,就奮筆疾書,把所思所想所感所言凝于筆端,揮灑在稿紙上。此時此刻,我已擺脫了孤獨,進入了幽遠的境界。生命,也就在這片“凈土”中開始延續(xù)。
黃昏,我到郊野散步,或凝望著淡藍色的天際遐想;或踏著太陽的余暉在田埂上聆聽清風(fēng)的吟哦;或漫步于小河邊看流水的歡騰;或徘徊于樹林里尋找落葉的贊歌;或在雨絲中領(lǐng)略大自然的詩意。
人與自然的理解和勾通,似乎比人與人的理解和溝通更加容易。這種理解和溝通,不需要矯飾和窺測,只需要我們交出一顆赤裸裸的心。所以,我很快就步入了大自然的懷抱,聽見了它的“呼吸”和“心跳”。夕陽的確無限好,又何須去感嘆什么“只是近黃昏”!人,終歸是要化為泥土的。明白了這點,我們就該坦然、超然、欣然。盡管我的人生終點已經(jīng)在望,但我早已下定決心,非要“瀟灑老一回”不可!在“老”中找回我失去的青春,在“老”中尋到我生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