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思維是一種觸發(fā)性思維,往往是在外界某一事物刺激下,突如其來而產生的。記者應該在平時善于積累生活經驗、積累知識、積累新聞素材,一旦遇到某一具有新聞價值的事物時觸發(fā)靈感,有助于捕捉到報道題材,寫出有分量的新聞來。電視采訪是記者認識客觀事物,采集和發(fā)掘事實與信息的調查研究活動。在電視采訪活動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記者頭腦對客觀事物的思考。
靈感思維的特征
是一種觸發(fā)性思維。它主要發(fā)生在潛意識中,是在外界某一事物刺激下,突如其來產生的。它具有猛然領悟的爆發(fā)力。對于靈感思維的軌跡,錢學森在《關于思維科學的研究》中指出,是靈感的形象思維擴展到潛意識,當人的中樞神經系統接收外界的信息時,人腦有那么一部分對這些信息再加工,但是人的顯意識卻并沒有感觸到。假如一個很難的問題在這些潛意識里加工來加工去,得到結果了,這時可能與我們的顯意識溝通了,一下得到答案,整個加工過程,我們可能不知道,這就是所謂的靈感。在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中,因靈感萌發(fā)而文思泉涌的千古佳話多有記載??茖W家的某個創(chuàng)造發(fā)明往往也借助于靈感。靈感的閃現總和想象、聯想聯系在一起,同時也需要理性思維的配合。在人類思維活動中,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的,在電視采訪報道活動中,這三者也同樣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是一種直覺。靈感思維是通過對客觀事物形象的奇妙接受,突然使意識和思維活動高度集中,在情感的強烈驅使下萌發(fā)的,它是受創(chuàng)作意識所支配的。
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創(chuàng)作中的靈感,是藝術家在生活實踐中,由于受某種事物形象的激發(fā),情緒極度高漲,從而產生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表現出神奇的創(chuàng)造能力。靈感是創(chuàng)造過程中達到高潮階段出現的最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心理狀態(tài)。在靈感的火花迸發(fā)時,往往預示著創(chuàng)造成果的誕生。
是長期思索的結果。記者在觀察生活和構思立意時,對于某個問題、某個形象,往往冥思苦想得不到解決,突然一個偶然的機會,這個偶然也許在你與他人聊天時,受對方談話中某一思想火花的啟示;也許在你偶然見到的某一事物中,思想閘門受到這一事物的啟示,突然被沖開了。這種靈感的產生,在善于思考的記者、編輯采訪、報道中也經常發(fā)生,文思如泉涌,下筆如有神,得意之作、成功之舉往往如此得來。靈感的產生不是偶然的,它的前提是思索。周恩來總理曾概括作家創(chuàng)作活動是“長期積累,偶而得之”,這八個字形象而又精練地道出了靈感思維的實質。
靈感思維的集中體現
突發(fā)性。靈感的來臨往往是出其不意地倏然而至,時間上它是突如其來的,效果上則是使冥思苦想的問題突然得到解決。記者的新聞敏感常常也是突然發(fā)生的,是受到某一事物沖擊,對被感知的事物在瞬間迅速判斷出它是否有新聞價值、是否值得報道,或從哪個角度報道。著名教育家、文學家朱自清先生把突如其來的靈感喻為“心頭一動”。節(jié)目采訪報道中受外界刺激而猛然“心頭一動”、思路頓開,幾乎是每個多思的電視采編工作者都有過的經驗。新聞敏感是突發(fā)的,但它又得自于長期工作經驗和知識的積累。
偶然性。靈感的產生帶43JJv3x8IH9DIqbrxgDzt7blrAobfr634uytKN8uiNQ=有很大的偶然性?!皺C遇偶觸,之忽生焉”就是指寫文章的靈感得到之偶然。有人把靈感的偶然性視為機遇,能否及時抓住取決于個人的知識修養(yǎng)。偶然誕生于必然之中,同樣受因果規(guī)律的支配。新聞敏感的觸發(fā)也同樣如此,能否抓住靈感,取決于記者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頓悟性。靈感思維的形式特別是頓悟,是在大量認識積累基礎上,碰到某一機遇切入而頓然悟到。新聞敏感的觸發(fā)同樣具有頓悟性。記者在深入采訪過程中,在認識感知新聞事實時往往會因情況復雜、材料繁多而一時理不出頭緒、理不順思路,提煉不出報道主題而感到迷惘。但遇到某一契機,接觸到某一事物,突然受到啟發(fā),頓時撥開了迷霧,理清了頭緒。這種豁然開朗的思維活動,就是頓悟。記者經歷每一次采訪活動,頭腦里都會積累很多事情,有許多認識和感受,但并不是每一次認識和感受都能見之于報道中。許多材料被大腦儲存起來,一旦遇到某事的觸發(fā),這些記憶庫中的資料就會被調動起來,使其對事物的認識產生理性的升華,即對事物有根本性的領悟??梢婎D悟在采訪思維活動中,總是以日常理性思考的積累為基礎的,是對事物從現象到本質、從淺層到深層的認識過程。
創(chuàng)新性。靈感往往是在“山窮水復疑無路”的情況下突然迸發(fā)出來的,因而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新聞敏感同樣是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活動,往往是記者打破常規(guī)、沖破傳統的習慣性思維定式的束縛而產生的新穎獨到的想法。它體現在電視節(jié)目創(chuàng)作中是主題提煉上的創(chuàng)新,材料選擇、組合上的創(chuàng)新和組織結構、表現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等等。當然,這種創(chuàng)新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記者在準確提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系基礎上的科學升華歸納。創(chuàng)新使報道獨具特色,別具一格。創(chuàng)新不僅是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追求的目標,也是電視記者采訪報道追求的方向。
總之,在電視采訪中,需要靈感思維,需要新聞敏感。電視記者要有意識地鍛煉、培養(yǎng)自己的新聞敏感,善于抓住一晃而過的靈感,善于從平常的、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去發(fā)現、捕捉新聞。讓靈感思維、理性思維與形象思維緊密結合起來,在采訪與寫作中同時發(fā)揮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寫出更多有深度、有活力、有影響的電視新聞來。
?。ㄗ髡邌挝唬轰靠h電視臺)
編校:董方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