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人站在陽臺上,看著紅得令人眩暈的夕陽即將灑盡余暉,看著一片黃葉寂寞地掛在樹枝上搖搖欲墜,看著一輛破板車“哐當(dāng)哐當(dāng)”地漫游四方,心里便莫名地涌起陣陣傷感。
人真是多情的動物,甚至在不同的時間、地點(diǎn)都會引發(fā)不同的情感。林黛玉看見殘花飄零,便做詩悲吟“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張愛玲遇見胡蘭成,便有“低到塵埃里去,但我的心最歡喜的,并從那里開出一qGhv2JobePUnaUT9OWPdoQ==朵花來”的心甘情愿。唐明皇失去了楊貴妃,每見到芙蓉玉未央柳,總會想起“芙蓉如面柳如眉”,從而“對此如何不淚垂”。而苦命鴛鴦陸游與唐婉,更是一個發(fā)出“錯,錯,錯!”的哀嘆,一個發(fā)出“難,難,難!”的無奈……
我在讀《瓦爾登湖》時,不同的時刻也會有不同的感受。炎熱難當(dāng)?shù)恼缱x時,只覺得是普通的寫景散文,毫無特色;而每當(dāng)傍晚降臨,一日的最后時刻到來,讀時便覺一切都如殉道者般莊重。拿起書,品一杯香茗,頓時那種孤獨(dú)寂寞隨著升騰的霧彌漫開來,將自己與紛擾的世俗隔絕,感覺自己正心無雜念地佇立在瓦爾登湖畔,平靜地凝視著梭羅親手搭建的木屋,傾聽著時光隨著溪水流逝,一切變得安逸而閑適。
張愛玲說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傷城?!睙o論是深閨少女的幽怨,踽踽獨(dú)行的羈絆,抑或是獨(dú)守孤燈的惆悵,傷感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入侵我們的生活。這種傷感,淡淡的,隱隱約約的,一如深藏在古井旁的青苔,幽幽地發(fā)出不易被察覺的氣息。它是我們撫今追昔的痛惜,是我們內(nèi)心掙扎的糾結(jié),是我們對物是人非的感嘆。有多少美好的回憶,就有多少對回憶的傷感。
但青春的我們畢竟不能永遠(yuǎn)沉溺在傷感中不能自拔。傷感只是流星墜落,花香飄盡,因此會很快消失,化為詩意的音符,飄蕩在陌野之上。
【作者系江蘇省鎮(zhèn)江中學(xué)學(xué)生,指導(dǎo)教師:陳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