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導航
要想寫好半命題作文,考生應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細讀題目,領會命題意圖
俗話說:“鑼鼓聽聲,聽話聽音?!敝锌济}者總是從新課標、教材、《考試說明》等出發(fā),巧妙擬制文題,從某個角度去考查考生的認識能力、表達能力、應變能力。為此,考生必須學會細致審讀題目,領會命題者的命題意圖,從而把握作文的主題、選材、范圍、結構等。如2010年海南中考作文題:我心中的______。這道半命題作文有兩處限制:一是是“我”而不能是“你”或“他(她)”。二是是“心中”而不能是“口中”“眼中”……需要補充的是中心詞。
二、突破常規(guī),補出小巧題目
半命題作文的補題看似簡單,實則需要考生深入思考。俗話說:“題好一半文?!币虼耍谘a題時,考生首先要盡量選擇有利于自己發(fā)揮的內容。從某種程度上說,所填的巧與拙,將直接關系到寫作的成敗和文章品位的高低。其次,要掌握補題技巧。掌握這個技巧要做到兩點:一是開口要小,要善于從某一側面入手,從某一具體情景、具體人物、具體場景入手,讓內容真實。二是補題要巧,這個巧有兩個含義:一是新巧;二是奇巧?!靶隆迸c“老”“舊”相對;“奇”與“俗”“庸”相對。如2010年貴州遵義中考作文題:留住_______;有的考生擬出了“留住最美的瞬間”“留住和平”,前者開口小,后者開口大;也有的考生擬出了“留住愛的底色”“留住父愛”,前者顯得“巧”,后者顯得“老”“俗”。
三、調動積累,選擇新穎材料
挑選材料時,不能“撿到籃里就是菜”,而應積極調動自己的積累,從中挑選出不僅給人以新鮮感,而且能夠反映時代精神的材料,爭取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如2010年福建廈門中考作文題:漫步______。讀題之后,考生便可以發(fā)現,“漫步”之后補充的內容可虛可實,可以選擇具體的時間、地點、事件、人物等,也可以選擇歷史、知識、青春、情感、人生歷程等。你生活在老巷,熟悉老巷,你就可以漫步老巷;你關注世界杯,忘情世界杯,你就可以漫步世界杯;你鐘情古典,愛慕古典,你就可以漫步古典……
四、巧妙構思,寫出最佳作文
完成了半命題作文的補題工作,半命題作文就變成命題作文了。文章的構思,就像蓋房子的藍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文章的好壞與成敗。因為命題作文對題目的限定要比其他題型顯得嚴(范圍窄)一些,因此要寫出有新意的文章,在構思上下工夫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真題采擷
一、(2010年江西中考作文題)以“我讀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在橫線上填上一本書的書名,將題目補充完整;(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寫作指津:要想寫好本文題,考生應從以下幾個角度來思考。
從題目要求的角度來說,題目已限定考生必須圍繞所讀過的一本書來展開內容。這本書可以是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也可以是時下流行的青春偶像派的作品,但必須寫出你讀書過程中的獨特感受。當然,要寫出滿意之作,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確實讀過一本書,并對這本書有真切的感受。
從寫作要求的角度來說,本文題屬于讀后感寫作,讀后感要求先“讀”后“感”,有感而發(fā),不能無病呻吟。寫作時,考生可以針對感受最深的一點,引出原文相關內容,逐層推進,解剖深意,聯系其他相關思想或現實,最后得出結論。
從寫作誤區(qū)的角度來說,原文復述太多是誤區(qū)之一,甚至有個別考生幾乎全文都在復述原文。感想太散,泛泛而談,不能集中一點,是誤區(qū)之二。把一篇文章當一本書,是誤區(qū)之三。比如不少考生的題目是“我讀《T5WSHIb53uBin0z4XEd8ay8NCLG0v3WXo3y4HTvUFOg=故鄉(xiāng)》”“我讀《給女兒的信》”“我讀《濟南的冬天》”等。
考場佳作:
我讀《駱駝祥子》
江西一考生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題記
大家評老舍,評這本《駱駝祥子》總是離不開所謂的“三起三落”之說,著眼的永遠是舊社會吃人的面孔,灼人的日頭。但我從這本書中讀出了三段情,讀出了讓人傷懷又感慨的“莫待之情”。此情給予了我們平等、自尊、寬容的力量。
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這第一情,出自一雙銳利的眸子。她毒辣,她倔犟,她執(zhí)著,她敢愛敢恨。她出嫁時娘家沒有來一個親人,她難產而死時也沒有等到希冀中的美好生活。
她——虎妞,她在衣襟中藏了個小枕頭,騙祥子自己已有身孕時,就已注定要奪走祥子的幸福與自己的未來。
三十多歲的女子,膀大腰圓,她執(zhí)著追求的愛情只不過是找個伴,找一個肩膀,找一份溫存。當她自私地為自己著想時,卻奪走了他人的自由和快樂。
平等地追求幸福與快樂,才應該是感情的真諦?;㈡ひ蜃约盒闹屑帕缺銖娂佑谌说膼矍?,只能換一個難產而死的苦果。若她好好珍惜,或許去世時了無遺憾。
是的,此情隨她逝去,變成杳然而去的孤鴻。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這第二情,便是個清澈又渾濁的女子——小福子。她慘遭拋棄,遭人凌辱,以出賣色相謀生。我們每每讀到此,并非唾棄,而是常含憐憫,并且為之振奮——她勇敢地追求自己在靈魂上的平等,追求真摯的情感。
她淪落在人們的眼角,她淪落在舊社會的唾沫星子里,但她的眸子里不失一份堅強與自尊。她勇敢地愛上了祥子,但我們記住的也僅僅是她追求愛情時的不卑不亢。
老舍先生筆下的她以死升華了弱小的身軀,升華了自尊的靈魂,升華了不屈的力量,化作追憶。
她逝去,此情已成追憶;但風中,她的目光閃爍著自尊與堅強。
萬里飄蓬雙布履,十年回首一僧衣
這第三情,便是老舍先生筆下這個自私自利、一毛不拔的劉四爺。這個自私至極、毫無人性的舊社會的老敗家子,當他失去唯一的親人后,一個人站立街頭時,也只剩下了追憶。
終其一生,家財萬貫,唯一的女兒死于自己的守財之奴性下,再逍遙的生活,也只換來空巢,只能守著銅臭味四溢的財富,回憶自己與女兒的快樂時光。
這只怕是最為頹敗的老境吧!父女之情,一朝只剩追憶——萬里飄蓬,一雙布鞋足矣;十年回首,一僧衣甚暖,因為有愛相隨。而錢的鎖鏈,只換得北京冬日街頭的寒風。
若他寬容地接納,他一定不會只得一段失落的父女情。
合上《駱駝祥子》時,開頭這句詩時時回蕩在耳邊,或許是倔犟與自尊,或許是寬容與慷慨,都要愛惜今日的陽光。
是呀,父母溫存的目光,友人的笑靨,老師的教誨,少年郎,莫待此情,成為一紙追憶?;蛟S我們終會逝去,或許此情難留,但這一路上,我們拾了平等、自尊,把寬容放在羽翼上,把愛放入眸中,此生一定不會蹉跎,我們的生命一定不虛度。這定是老舍先生胸中的大愛吧!
點評:本文有以下幾個亮點:一是層次分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給予了我們平等、自尊、寬容的力量”統(tǒng)領全文,中間的感想分別從“平等、自尊、寬容”三個角度展開。二是視角獨特??忌_頭先敘述一般人的讀法,緊接著用一個“但”字巧妙一轉:我從這本書中讀出了三段情,讀出了讓人傷懷又感慨的“莫待之情”。三是底蘊豐厚。詩詞妙句信手拈來,并巧妙組合成三個小標題。
二、(2010年安徽中考作文題)
水,有時是雪,有時是露,有時是冰凌,有時是雨珠……變的是形態(tài),不會變的是晶瑩;日子,有時是甜,有時是苦,有時是幸福,有時是酸楚……變的是感受,不會變的是真實。生活中許多變化著的人、事、物,都有不變的地方。
請以“不會變的是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在橫線處填寫一個詞或短語,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寫作。(2)可以寫你的經歷、見聞,也可以寫你的感悟、認識。(3)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進行寫作。(4)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則會被扣分。(5)抄襲是一種不良行為,相信你不會照搬別人的文章,否則會影響你的成績。(6)考慮到內容的充實,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寫作指津:要想寫好本文題,考生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
首先,補充完整題目。補題時應考慮寫作內容、主題等問題。如不會變的是記憶、不會變的是向往天空……都是吸引閱卷老師眼球的好題目。
其次,提升主題層次。如大多數考生很容易想到“不會變的親情”“不會變的是愛”等,突出父愛、母愛等主題。如果把這種愛上升一個高度,就可以提煉出“不會變的愛國心”“不會變的民族情”等,這樣的文章中心深刻而新穎。
最后,謹防走進誤區(qū)。誤區(qū)之一是主體與客體倒置,本文題中“不會變”是主體,要強調;“會變”是客體,只起烘托作用。誤區(qū)之二是理性思考缺乏深度,寫作時只停留在現象表面,沒有深入本質。
考場佳作:
不會變的是記憶
安徽一考生
有些事,太過于美好,就會成為抹不掉的記憶。
——題記
流年似水,花自飄零。點綴于流水間的片片花瓣,曾記錄下多少光陰的故事,詮釋著用時間串起的美麗人生。零星的往事,似天空中朵朵浮云,倒映在涓涓細流中,變成了抹不掉的永恒記憶。
微笑的云彩,是媽媽的眼睛。不會忘記女兒走進考場前,她的期待與希望;不會忘記女兒生病時,她的焦慮與苦惱;不會忘記女兒站在領獎臺上,她的激動與喜悅;不會忘記女兒取得成功后,她的幸福與自豪……微笑的眼睛背后,是一位母親的偉大心靈;慈祥關懷之外,還有一份永遠的惦念與牽掛。好想飽含深情地說一聲:“媽媽,您辛苦了!”您要相信,您的愛會成為女兒一生中永不會變的記憶!
層疊的云彩,是爸爸的脊背。孩提時,是他挑著擔子四方游走養(yǎng)家糊口;壯年時,是他背著女兒上下顛簸伴她成長。然而時過境遷,當今天低下頭去看年近半百的父親時,他的脊背已不再挺拔。爸爸,您可知道,當您口中抱怨腰酸背痛的時候,女兒心中是多么的痛。因為在女兒的記憶中,爸爸正是用它挑起了家中的大梁,它是爸爸辛苦一生的標志。這脊背會永遠印刻在女兒的腦海中,它將成為女兒一生的榜樣,成為女兒一生中永不會變的記憶!
歡快的云彩,是自己的童年。乘著歌聲的翅膀穿越彩虹做成的七彩橋。赤色是伙伴們一起玩耍的激情;橙色是獨自安然讀書的靜謐;黃色是虛心聽取父母教誨后的領悟;綠色是走進自然舒心暢然的爽快;青色是企盼快快長高長大的希望;藍色是考試失敗后揮散不去的陰影;紫色是挨老師批評時心中愧對爸媽的歉意。七彩生活給童年帶去了七彩的夢,編織成一朵朵簇擁著的心花。這里駐足的,永遠是天真無邪,純潔自然。它是夢想起飛的平臺,是幸福航程的起點,是自己一生中永不會變的記憶!
如云往事,將成為不會變的記憶!
點評:本文有以下幾個亮點:一是修辭之美。“不會忘記”一組排比句寫出了母親的偉大,給讀者強烈的震撼。二是結構之美。本文層次清楚,條理分明,前后照應,結構緊湊,加上前面的題記,確實是一篇考場佳作。同時緊扣文題,多處點題,更增加了文章的亮點。
精彩放映
一、我身邊的流年
河南一考生
光陰如箭,兒時的記憶早已模糊。唯有你的回眸依然刻在心上,從未褪色,即便是在夢境中依然熠熠生輝。
提醒我,曾遇見你。
第一次看到這個句子時就被觸動了,它讓我想起在一個溫暖的六月來到我的世界,又在一個同樣溫暖的六月離我而去的你。
安澤,請允許我這樣叫你,哪怕一次也好。雖然你已不在我身邊。
我知道你還在怪我,怪我在你走的時候沒有去送你。你不知道,我去了,只是沒讓你看到罷了。我不是那么善于在離別的場景里表達自己的情緒,矯情地說出那一句“你要保重身體”的人。你提著大包的行李向那個拐角處走去,只要你一回頭,就能看見我不舍的身影??墒悄銢]有回頭,我也知道你沒有在拐角處回頭的習慣,但我還是抱著那一絲根本沒有的希望在你的身后默默注視著你,直到你消失在我的視線里。
你說時間會消磨一切,我們分開了,不常聯系了,總有一天我會忘記你,忘記我們一切的一切。怎么會呢,我怎么會忘記我親愛的小哥哥,忘記那個在明朗的月光下許下誓言,說要陪我一輩子的清秀的少年,我的安澤哥哥呢。
永遠記得,第一次放風箏,是和你一起拉著細長又透明的風箏線瘋跑。我們倆高興地大叫,后來,那根細線經不起我們的折騰,斷了。風箏少了束縛,在天上自在而又孤獨地飛,就像現在的你,飛去了一個我不知道的地方。
也記得,第一次和別人打架,是因為他們說你是沒人要的野孩子。最后還是你看到我和一大幫孩子在打架,跑過去把我?guī)Щ丶业摹N也粫浤憧吹轿腋觳采系暮谇嗟臅r候,那一刻疼惜的眼神。我朝你溫暖地笑,說,安澤哥哥,我沒事啦。隨后而來的,就是你那個大大的擁抱,用快要把我揉進你懷里的力量,然后對我說,哥哥一定不會再讓你受欺負。
8年的時間還是留不住你,你說你要走,我沒再多說什么,我知道你要去找你想要的自由。
身邊的流年,真的帶走了好多東西。我閉上眼,往事就會倒流至我的夢境里。也怪我自己,你的話我都信了,就是沒提早知道時間會消磨一切這句話。
這么長時間,你的那些話都是我幸福的根源,可是看不見的承諾多了真的是種負荷。你離去的那一刻,它們便化作灰燼落在我15歲的年華里。你說我長大了,該懂事了。懂事了,就得接受這種事實嗎?那我寧愿一直幼稚著,因為那樣就不會失去你了。
7歲那年,在充滿著梔子花香的六月,你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如天使一般降落在我的世界里,記得很清楚,你望向我的那一眼,眼神很溫暖,溫暖得讓人心醉。
身邊的流年太過優(yōu)雅,甚至連摧毀也溫柔得像一場夢。
點評:作者用詩意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自己和安澤哥哥之間難以割舍的情誼。真切的故事,動人的情感,無不讓人為之動容。優(yōu)美的文筆,得體的表達,從容的行文,更是讓人為之拍案叫絕。另外,本文語言含蓄蘊藉而又耐人尋味,比如,“身邊的流年太過優(yōu)雅,甚至連摧毀也溫柔得像一場夢”可謂是言有盡而意無窮,余意盡在不言中。
二、不該丟失的傳統(tǒng)文化
山東臨沂一考生
泱泱大國,上下五千年;滔滔文化,匯聚中華。
——題記
曾記否,草、行、楷、隸書;曾記否,筆、墨、紙、硯,文房四寶;曾記否,唐詩、宋詞、元曲文化。
草、行、楷、隸
是誰在執(zhí)筆書寫草、行、楷、隸書?
當今社會已經很少有人會寫草、行、楷、隸書了,這些匯聚了幾千年的文化就這樣悄然沉寂了。我們用電腦打字,用手機發(fā)短信,打電話,已將它們冷落。我們在忙碌的時代生活中為追求快,追求便捷,將它們拋棄了。我們的祖先一次次改進,一次次完善它們,我們卻把它們拋棄了。
一次,我問上小學五年級的妹妹,什么是草、行、楷、隸書。她一臉茫然地看著我,搖了搖頭。我不禁啞然,這些悠久的文化,我們能舍棄嗎?
筆、墨、紙、硯
深夜執(zhí)筆在燈下,洋洋灑灑寫下幾個毛筆字是何等愜意的事啊,可我們卻不能。
我們盲目地追求時尚、前衛(wèi)、個性,把我們的傳統(tǒng)給遺忘了。我們何時才能再鋪紙疾書,讓或剛勁或秀美的毛筆字躍然紙上。
筆、墨、紙、硯,它們經歷了幾千年的歲月,到了我們這一代,卻……難道,我們可以舍棄嗎?
唐詩、宋詞、元曲
聽,是誰在吟那“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誰在吟那“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是誰在吟那“紅酥手,黃縢酒”?
是他們,是蘇軾,是王維,是陸游,是李清照,是李商隱,是……是唐詩,是宋詞,是元曲,呵,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積淀!
短短幾句詩詞,包含著多少情思與哀愁;短短幾句詩詞,讓世界因中國而輝煌。這是傳統(tǒng),這是文化,這是精華,這就是中華!
傳統(tǒng)文化不可丟棄,也不該丟失,讓我們用心去把丟失的東西找回來吧。
執(zhí)筆,磨墨,取紙;手一揮,草、行、楷、隸書躍然紙上;記下唐詩、宋詞、元曲的悠久文化。這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不該丟失的文化!
點評:本文緊扣“不該丟失的傳統(tǒng)文化”這一主題,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最后亮出自己的觀點:傳統(tǒng)文化不可丟棄,也不該丟失,讓我們用心去把丟失的東西找回來??忌谶\用三個頗具特色的小標題的同時,還運用了題記,使文章結構完整、形式優(yōu)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