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陽光明媚,正是踏青的好時節(jié)。周末,老李和單位的幾個同事相約去爬山,大家打打鬧鬧,有說有笑,很是開心??勺咧咧侠钔蝗粵]聲了。大家一扭頭,發(fā)現(xiàn)剛才還精神百倍的老李居然捂著胸口蹲在地上,額頭上滿是密密麻麻的汗珠。這可把同事們嚇壞了,趕緊把老李送到醫(yī)院。一檢查,老李的血壓竟然高達180/120毫米汞柱,還好搶救及時,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在醫(yī)生的詢問下,老李想起幾年前單位的一次體檢,那時醫(yī)生告訴他患血壓高,要治療,可身強體壯的老李平時壓根沒有頭暈、心慌之類的不舒服,就算偶爾胸痛,他也以為是工作壓力大所致,并沒放在心上。老李哪里會想到,這幾年高血壓一直緊隨其左右,不曾離開。
類似老李這種癥狀不明顯的高血壓,被稱作“無癥狀高血壓”。這類患者血壓由輕度到中度再到重度,呈階梯狀緩慢上升,容易適應,有時即使已經很高,患者也可能無任何癥狀和不適,所以又稱“適應性高血壓”。
這種表面上與正常人一樣的無癥狀性高血壓,容易使人們麻痹大意,往往比有癥狀高血壓更加危險。其最常見的后果就是突發(fā)腦出血、腹主動脈瘤破裂和心梗等導致猝死。這樣的患者在臨床工作中不少見,不常測血壓的人更容易發(fā)生。因此,無癥狀性高血壓也被稱為高血壓中最具殺傷力的“隱形殺手”。曾有醫(yī)學專家指出,心血管病每年奪去1200萬人的生命,占世界總死亡人數(shù)的四分之一。如果對無癥狀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采取預防措施,每年可減少600萬人死亡。
高血壓,不是癥狀說了算
要注意,高血壓不是通過有沒有癥狀來判定的,而是通過測量來診斷的。即使沒有出現(xiàn)頭暈、心慌等癥狀,但血壓很高,也必須立刻進行藥物治療,把血壓降到要求的目標,以避免長期高血壓刺激對身體臟器帶來的損傷。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降壓標準,對于普通人來說,血壓應降至140/90mmHg(毫米汞柱)以下,老年人群收縮壓(高壓)應降至150mmHg以下,同時有糖尿病或腎病的患者應將血壓降到130/80mmHg以下。高血壓患者必須根據(jù)自身的情況,找準自己的降壓標準進行藥物治療。
對于確診的高血壓,無論癥狀有無,都要爭取早日治療,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在降壓的同時,要注意平穩(wěn),血壓波動越大,損害越重,因此要確保24小時內平穩(wěn)降壓,不能操之過急。老年人由于代謝減慢,藥物劑量更需要謹慎。還可遵照醫(yī)囑科學使用阿司匹林來進行心腦血管事件的預防(參閱本刊2011年2月號上旬刊46頁《一級預防 遠離心血管病》)。
定期監(jiān)測有必要
應對無癥狀高血壓,最好的方法是盡早預防。
◎ 了解無癥狀高血壓的有關知識,樹立預防為主的健康觀念。
◎ 即使是無任何癥狀的成年人(特別是老年人),也要定期測血壓,至少1年1次。
◎ 對于存在高齡、血脂異常、肥胖、心臟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應在家中常備血壓儀,不定時監(jiān)測。當出現(xiàn)頭痛等不適癥狀時,要及時檢查,不要亂吃止痛藥,以免掩蓋病情。
◎ 大量飲酒可升高血壓,嗜酒者要戒酒或限酒(不喝烈性白酒)。
◎ 生活規(guī)律,勞逸結合,保證良好睡眠。
編輯/楊麗偉 yangliwei@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