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遵循英語教學規(guī)律,把思想教育和語言教學相結合。我校的育人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擁有仁(關愛他人)、識(關愛自然)、知(關愛自我)三者兼?zhèn)涞男撵`。
下面,筆者以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北師大版)第十三冊Unit5(Relationships)lesson 17——They are too strict為例,談談如何構建“仁識知”兼?zhèn)涞挠⒄Z課堂。
轉變觀念,“仁識知”三維教材目標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英語教材的選材非常廣泛,這些選材不僅承載著英語語言的知識傳遞,更承載著對學生心智發(fā)展的培養(yǎng)。教師如果能夠在備課中轉變觀念,從“仁識知”三個維度全面“吃”透教材,必然能夠在傳授英語學科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德育。
如初中英語教材中,學生可以接觸到許多本國和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歷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禮儀、習俗風貌等內容,這些知識可以細化為:情感態(tài)度,如喜歡、感激、愿望;道德態(tài)度,如抱歉、感謝、關心;社會文化,如介紹、問候、慶賀等多個語言功能項目。這些語言材料為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所以,作為教師應努力挖掘這些德育因素,以知識為載體,適時適度地在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Unit5(Relationships)是講述社會文化的單元,通過豐富的素材展現(xiàn)了如何使用英語功能句進行評價,并且通過4個話題引導學生進行“仁識知”的積極思考,這4個話題是評價他人——Lesson 17: They are too strict和Lesson 20: They are complete opposites(關愛他人);評價周圍的事物——Lesson 19: Pets are good listeners(關愛自然);自我評價——Lesson 18: You’re not generous at all(關愛自我)。
They are too strict的話題,其中提供了5個文本素材,可以解讀為:引入話題,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抱怨情感的體驗;文本閱讀,激發(fā)學生對生活中抱怨情感的體驗;話題拓展,引導學生對抱怨的行為進行理性思考;文本聚焦,發(fā)現(xiàn)、歸納、挖掘重點功能句型;實際應用,針對實際問題學會溝通。
在“仁識知”三維教材分析的基礎上,我提出了“仁識知”三維教學目標。
仁:讓學生在特定情境下,能夠運用所學的句型在實際生活中真誠地認識和評論某人的不足之處,合理提出建議,幫助他人解決實際問題。
識:讓學生體驗使用te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