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的確立來自學生的需求
教學目標的確立是實現(xiàn)高效、自主課堂的關鍵,教學目標的制定不是來自教師以往的經驗,而是來自對學生認知能力和原有知識水平的了解,來自于學生對知識和情感的需求。
《圓明園的毀滅》一課,“再品‘毀滅’——情感升華”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怎樣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在情感上有所提升,是教學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毀滅”這部分內容對于學生來說通俗易懂,而描述圓明園昔日輝煌的內容,難點較多,學生也充滿好奇。因此,“昔日輝煌”部分的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感受圓明園昔日輝煌的同時,為“再品毀滅”部分的教學埋下伏筆,以愛激恨,從而化難為易,達到引學生深入感悟、激發(fā)情感共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教學方法的選用來自學生的需求
課堂教學中,把重點放在學習的過程上,尊重學生原有認知,教學方法的使用同樣來自學生的需求,有助于學生更加積極、自主地學習。
在《圓明園的毀滅》第四自然段的學習中,學生結合語言文字體會圓明園中收藏的文物時間范圍大、數量多、種類多、價值高,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讓學生結合查找資料說說可能有哪些文物,想一想有什么好的方式把剛才說的這些文物串在一起?寫法訓練也不僅僅是引導學生體會連接詞的作用,更主要的還是回歸文本,加深對文章本身的理解。將理解語言與學習表達緊緊結合,使學生感受到了圓明園的確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同時為下文“毀滅”做好了內容的強烈對比以及情感的鋪墊。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注重學生的自我閱讀、自我理解和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教學目標、重難點以及教學方法的確定均來自學生發(fā)展的需求,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