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1966年9月2日深夜,是怎樣一個(gè)古怪的夜晚!就在那晚,午夜已過,凌晨剛至,中國最偉大的翻譯家傅雷與夫人朱梅馥攜手同肩,雙雙自殺身亡。
父親早逝,守寡的母親嚴(yán)格得近于苛刻,在幾近暴力的家庭氛圍下長大的傅雷早熟而暴烈。19歲,他愛上了14歲的表妹朱梅馥,一個(gè)清新甜美的溫順少女。第二年,在姑母主持下,兩人訂婚。這年冬季傅雷出國留學(xué)。靦腆少年的激情被浪漫的法國女孩瑪?shù)铝拯c(diǎn)燃。傅雷欲與朱梅馥解除婚約,幸虧好友劉海粟扣信不發(fā)。當(dāng)傅雷得知瑪?shù)铝樟碛心杏褧r(shí),幾欲瘋狂,要握槍自殺。
多年以后,朱梅馥在給兒子傅聰?shù)男胖刑岬礁道祝骸霸谒鰢乃哪曛?,雖然不免也有波動(dòng),可是他覺悟得快,所以回國后就結(jié)婚?!?932年,傅雷回國,妙齡的朱梅馥重新喚起他的愛情,并且,因?yàn)閮?nèi)疚,這份感情愈發(fā)深沉,他立即迎娶了小表妹。朱梅馥有著相當(dāng)?shù)奈幕摒B(yǎng),楊絳眼里的朱梅馥,便集“溫柔的妻子”、“慈愛的母親”、“沙龍里的漂亮夫人”、“能干的主婦”于一身。朱梅馥一天三部曲:上午做家務(wù),下午給傅雷做秘書,她有時(shí)一口氣要做500多張唱片卡片,“好像圖書館一樣”。晚上是她最舒服的時(shí)間,透一口氣,可以靜下來看看書。
朱梅馥對傅雷的愛,是憐惜與崇拜。她親見傅雷在寡母重磅式期望下的殘缺童年,她原諒他所有的暴戾與乖張,她珍重他的才華。
傅雷的壞脾氣和他的才華一樣聞名,一樣令人“聞風(fēng)喪膽”。在同一封信中,朱梅馥不著痕跡地提到了傅雷暴風(fēng)驟雨的個(gè)性:“婚后因?yàn)樗饧痹?,大大小小的折磨總難免”。
考驗(yàn)她的,還有傅雷那些“橫溢的情感”。在傅家,傅雷的每次愛戀都是公開的,他不避諱。1936年,傅雷考察洛陽龍門石窟,與一名叫黃鸝的女子結(jié)下一段塵緣。三年后,5歲傅聰、2歲傅敏繞膝時(shí),傅雷再次陷入愛情狂飆,愛上了上海美專一學(xué)生的妹妹陳家鎏,一位堪稱絕色的女高音歌唱家,傅雷視其為“女神”。
朱梅馥從丈夫放光的眼睛里明白了一切。當(dāng)傅雷半夜仍逗留書房在信箋上噴薄激情時(shí),朱梅馥為兩個(gè)兒子掖被,月華如水,淚水冰涼地爬滿一臉。心里插了刺,她生生拔去。第二天,她從容款待情敵,微笑開門,引領(lǐng)到書房,捧上香茗,制止孩子好奇的打探,讓兩人自由地交換情書,每天見面還寫情書——他把他的激情寄蘊(yùn)在鋼琴聲中,而將所有愛情的詩行,一筆一畫勾勒在信紙上。
書房里是絕對的文藝真空:談藝術(shù),彈琴,唱外國歌曲,高貴,優(yōu)雅;而她,是油鹽醬醋的主婦。沒有她精心準(zhǔn)備的膳食與茶點(diǎn),兩顆靈魂豈能飛越煙火塵世,在天地間共舞!
陳家鎏到云南,傅雷追過去。她不在,他的翻譯資料束之高閣。朱梅馥打電話給陳家鎏:“你快來吧,你來了,他才能寫下去?!标惣姻虂砹?,坐在他身旁。他果真安心地寫下去了。
傅雷有過放棄妻子的念頭,但陳家鎏無法面對朱梅馥純凈的目光。她遠(yuǎn)走香港,一生未嫁。
20多年后,朱梅馥在給傅聰?shù)男胖姓劶按耸拢?dāng)年也痛苦不堪,做過放棄的打算,為了兩個(gè)兒子,“隱忍不發(fā)”。但她并不抱怨丈夫,卻為他的點(diǎn)滴好處歡欣不已:“現(xiàn)在年齡大了,火氣也退了,爸爸對我更體貼了,更愛護(hù)我了。我雖不智,天性懦弱,可是靠了我的耐性,對他無形中有些幫助,這是我可以驕傲的,可以安慰的。我們現(xiàn)在真是終身伴侶,缺一不可的。”
在兒子及諸親友眼里,朱梅馥像菩薩,傅敏說母親“非常善良,非常浩蕩,也能忍”,“浩蕩”一詞真好。浩浩蕩蕩橫無際涯的愛,無論傅雷如何在情感世界里乘風(fēng)破浪,家庭之舟也穩(wěn)穩(wěn)航行。普通的字眼不適合朱梅馥這樣的女性,非得另挑更深沉、更具人性、更逼近人格的字眼,才能接近她沉潛謙卑,光芒四射的心靈。
水一般的慈柔,才能達(dá)到浩蕩的境界。
1966年9月2日深夜,朱梅馥給傅雷準(zhǔn)備好溫水,看他服了毒藥,待他氣息微弱后,將他擺正在沙發(fā)——保留死的尊嚴(yán)。撕下床單,上吊自殺。
水能載舟,也能與舟同逝。
上世紀(jì)70年代,傅雷次子傅敏在香港邂逅陳家鎏。仍美得驚人的銀發(fā)老太太說,“你父親好愛我”,“你母親太偉大了?!睈矍槭且粓鰺挭z,我們看到了五四時(shí)期中西合璧的文化精英唯美的愛情,傳統(tǒng)女子隱忍的力量,新女性的人格與尊嚴(yán),也看到了嚴(yán)格家教出來的子女談及長輩情事時(shí)“不回避、不虛美、不雕飾”,“務(wù)求真實(shí)客觀”的謙和沖淡的人生觀。
綜合自《杭州日報(bào)》《楚天金報(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