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敏
(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南京 211189)
公共圖書館的休閑文化功能研究
——基于南京圖書館休閑文化功能的調(diào)查分析
劉 敏
(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南京 211189)
隨著休閑時代的即將到來,迎合人們的休閑需求,休閑空間成為人們注意的焦點。許多研究者從公共圖書館的公益性、社會性等角度出發(fā),提出了在休閑時代背景下圖書館休閑文化功能的拓展和建設問題。文章以南京圖書館為例,對南京市民對公共圖書館提供的休閑文化服務的需求及利用情況進行了實證研究。應用spss 軟件對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了南京市民對圖書館提供休閑文化服務的需求偏低,對圖書館的休閑文化功能認知程度不高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進一步探究其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擴展圖書館休閑文化渠道;倡導健康、合理的休閑方式。
休閑文化;南京圖書館;休閑服務
著名的未來學家格雷厄姆?莫利托曾預言:到2015年,世界將走過信息時代的高峰期進入休閑時代。2009年聯(lián)合國世界旅游發(fā)展報告顯示,休閑度假旅游已占了51%。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旅游的方式來休閑、度假,這從一個側面證明了休閑時代的到來。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閑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正逐漸受到人們追崇,休閑文化活動逐漸成為一種趨勢、一種時尚,是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究竟什么是休閑和休閑文化呢?其實,休閑不只是現(xiàn)代人才擁有的權利,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就有著歷史悠久的休閑文化和休閑思想。傳統(tǒng)的休閑文化具有其特定的思想和方式,如儒家自適、中和的休閑觀;道家回歸自然、逍遙自在的休閑觀。對于現(xiàn)代的休閑文化,百度百科給出的解釋是:“休閑文化是人類生活的一種重要特征。它不僅是一個國家生產(chǎn)力水平高低的標志,更是衡量社會文明的尺度;是人的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生活態(tài)度?!盵1]學者們普遍認為,休閑文化一般是指人們在工作、睡眠和其他必要的社會活動時間以外,將休閑時間自由用于自我享受、調(diào)整和發(fā)展的觀念、態(tài)度、方法和手段的總和。從某種程度上,休閑文化是一種自我感悟、體驗,其發(fā)展需要各種載體,包括廣場綠地、主題公園、體育場館、會展中心、特色街區(qū)、花鳥市場、賓館飯店、游樂場所以及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展覽館、影劇院、書畫院等文化基礎設施[2]。其中,圖書館,尤其是公共圖書館,因其自身具有的保存人類文化遺產(chǎn), 開展社會教育, 傳遞文獻信息等基本職能,其公益性、社會性一直為人們所共知,在休閑時代,圖書館應如何適應人們對休閑文化的需求,更好的發(fā)揮其公益性、社會性的一面成為許多學者關注的熱點。部分學者,如劉文慧[3]、楊立社[4]、徐麗琴[5]等人都強調(diào)圖書館應發(fā)揮其休閑文化功能,為公眾休閑文化的發(fā)展搭好平臺,拓展休閑文化發(fā)展的空間。這里圖書館的休閑文化功能,主要指體育休閑、旅游休閑之外的文化休閑服務,包括休閑閱讀、展覽、講座報告、文藝演出、熱點論壇等等。針對這些休閑文化功能,很多學者研究了是對于圖書館如何開發(fā)、發(fā)展休閑文化功能的問題。如趙娟[6]、陳仰珊和張惠梅[7]、沈青[8]等人側重對圖書館在休閑時代服務策略的調(diào)整研究。
分析文獻發(fā)現(xiàn),研究圖書館休閑文化功能的文章很多,但大多是從休閑時代下公共圖書館的功能拓展及策略調(diào)整方面進行定性研究, 在理論上探討如何發(fā)揮圖書館的休閑文化功能,缺乏實踐調(diào)研和數(shù)據(jù)支持。本文將以南京圖書館為例,對南京市民對公共圖書館提供的休閑文化服務的需求及利用情況進行調(diào)查,以期發(fā)現(xiàn)圖書館在開發(fā)休閑文化功能中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更好的發(fā)揮其拓展休閑文化空間的作用。
1.調(diào)查內(nèi)容
為了解市民對南京圖書館休閑文化功能的需求和利用情況,以及對現(xiàn)有休閑文化服務滿意度,從而發(fā)現(xiàn)南京圖書館在休閑文化服務方面的不足及問題。本次調(diào)查問卷總體包括兩部分內(nèi)容:第一部分是基本情況調(diào)查,包括被調(diào)查者的性別、年齡、學歷、居住地所在區(qū)縣及職業(yè)等; 第二部分主要針對市民對公共圖書館的休閑文化服務的需求、利用現(xiàn)狀以及滿意度的問題調(diào)查, 具體內(nèi)容包括對休閑文化的需求、獲知休閑文化服務的途徑、對休閑文化服務的使用情況及滿意度等等。
2.調(diào)查對象與范圍
本次調(diào)查以南京市民(不包括7歲以下兒童)為調(diào)查對象,采用隨機抽樣、自填問卷的方式。問卷采用封閉式問題和開放式問題相結合的形式。
本次調(diào)查主要是在玄武區(qū)、雨花區(qū)和秦淮區(qū)實施。但是考慮到市民的流動性,所以調(diào)查基本囊括各個區(qū)的市民。另外,調(diào)查對象包括各個年齡段、各種職業(yè)、各種學歷的南京市民,所以,本次調(diào)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調(diào)查問卷的發(fā)放和回收情況
本次調(diào)查共發(fā)放問卷300份,在南京圖書館、雨花臺、21世紀廣場等地進行,共回收問卷298份,有效問卷為291份,有效率97%。
應用excel和spss軟件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包括基本數(shù)據(jù)分析,需求分析、認知和利用情況分析等。
1.基本數(shù)據(jù)分析
從如表1所示,被調(diào)查的南京市民男性占53.8%,女性占46.2%,性別比基本持平;就年齡分布來看,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但是19~29歲的青年人占了一半以上;學歷分布從小學、初中到本科、碩士,博士及以上學歷沒有,擁有本科學歷的占了31.2%;職業(yè)包括學生、公司職員、公務員、教師、商人、退休人員等,其中學生群體最大,占了47.3%,另外有15個被調(diào)查人員選擇了其他,主要是律師、醫(yī)生、自由職業(yè)等等。
結合以上幾個問題的回答,可以發(fā)現(xiàn)到南京圖書館的市民主要以青年學生為主,其次為公司職員。讀者普遍具有較高的學歷,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有203人,占了69.8% ,客觀上也說明了圖書館的文化氛圍濃厚。
表1 基本數(shù)據(jù)分析
2.市民對圖書館提供休閑文化服務的需求較低
在對市民周末休閑方式的調(diào)查中,選擇看電視、打麻將的占到了77.4%,選擇外出游玩、逛街來休閑的分別占到了68.8%,62.4%,另外還有67.7%的人選擇其他休閑方式,主要是上網(wǎng)、睡覺、去KTV、棋牌等,選擇去圖書館休閑的比例最小,只占了47.3%。選取周末到圖書館休閑的群體,分析其休閑方式與期望。
圖1 在圖書館的休閑方式
圖2 最希望圖書館改善的方面
由圖1可以看出,在選擇去圖書館休閑的群體中,參觀六朝遺址的有35人,占2.6%;看期刊、雜志有76.3%;看展覽、聽講座報告的占10.5%;網(wǎng)上沖浪占10.5%。同樣是對這部分人的調(diào)查,對于最希望圖書館在哪方面改善的調(diào)查中,希望改善館舍環(huán)境和服務態(tài)度的各有5人,希望提供休閑文化功能的有14人,占10.3%,而82.3%的人希望圖書館提供更豐富的圖書資源(見圖2)。
分析發(fā)現(xiàn),市民的周末休閑方式多種多樣,但主要以看電視、逛街、外出旅游為主,選擇去圖書館休閑的最少,也就是說市民的休閑方式相對消極,對于圖書館提供休閑文化服務的需求并不高。另外,根據(jù)對選擇去圖書館休閑的群體的調(diào)查,市民在圖書館內(nèi)的休閑仍以休閑閱讀為主,休閑方式傳統(tǒng)且單一,對于展覽、講座、觀賞遺跡等休閑方式接受能力差。因此,圖書館只要多開辟休閑閱讀場所就能很容易滿足市民的休閑文化需求。
3.對南京圖書館提供休閑文化服務的認知程度不高
通過實地觀察及訪談,了解到目前南京圖書館提供的休閑文化服務主要有六朝遺跡參觀、兩個小時的免費上網(wǎng)和電子閱覽、期刊閱覽室以及不定期的講座和各類展覽,如攝影展、書畫展等。相對于金陵圖書館及其他區(qū)級圖書館,南京圖書館提供的休閑文化服務更多一些。當問及去圖書館會選擇哪一家時,74.1%的人選擇了去南京圖書館。但如圖3所示,他們選擇南京圖書館的主要原因是圖書資源較豐富、在家附近,并不是問卷涉及的六朝遺跡參觀、公益講座、各類展覽、電子閱覽等休閑文化功能吸引了他們,明確表示是因為休閑文化服務而去南京圖書館的只有4.3%。此外,對休閑文化了解程度的調(diào)查也顯示,市民對南京圖書館現(xiàn)有的休閑文化服務認知程度普遍不高,對公益講座有所了解的人最多,占44.1%,但是也是處于中等以下的水平(見表2)。
圖3 選擇去南京圖書館的原因
表2 認知度情況
由此看出,一方面南京市民對圖書館的認識還是停留在傳遞文獻信息等基本職能上,另一方面對現(xiàn)有的休閑文化服務不甚了解。也就是說他們對于圖書館的休閑文化功能沒有足夠的認識,沒有意識到圖書館應該在其基本職能的基礎上拓展休閑文化功能,為市民提供休閑文化場所。
4.對目前提供的休閑文化服務利用率不高
圖4 享受休閑文化的次數(shù)
如圖4所示,市民對南京圖書館提供的現(xiàn)有的休閑文化服務利用率并不高。被調(diào)查人員中,從沒有享用過的有97人,偶爾享受了一次的有113人,兩者占了總人數(shù)的72.1%。選取偶爾享受一次和從沒有享受圖書館休閑文化服務的群體,對其中的原因進行調(diào)查。47.5%的人表示不知道具體的休閑服務內(nèi)容或時間;有32.8%的人表示是因為沒時間;對圖書館的休閑文化不感興趣的有22人,沒有需求的36人(見圖5)。另外,根據(jù)市民獲取圖書館提供休閑文化服務這一信息的途徑,46.4%的人是通過同事、朋友獲知,在各種獲知信息的途徑中占著絕對數(shù)量優(yōu)勢。通過網(wǎng)絡、電視、報紙和雜志獲知的各有97人,人,53人。
通過對以上分析,可以對于圖書館休閑文化服務的利用情況做出如下結論:市民對圖書館現(xiàn)有的休閑文化服務利用率較低,雖然部分被調(diào)查人員表示是因為對某項服務內(nèi)容不感興趣或者沒有在圖書館消費休閑文化的需求,但是大部分人之所以沒有享受到休閑文化服務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知道,也就是說圖書館對于自身提供的休閑文化服務沒有進行很好的宣傳,致使接近一半的受訪者因為不了解具體的服務內(nèi)容或時間。雖然這部分人不一定去消費,但是就圖書館自身角度來講,首先應該把信息傳達給市民,由市民自愿選擇。同時,從獲知途徑來看,可以發(fā)現(xiàn)市民獲取信息的途徑相對閉塞,主要是靠朋友、同事的相互通知、轉告,網(wǎng)絡、電視、報紙等大眾傳媒并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傳播信息、宣傳作用。
圖5 基本沒有享受休閑文化服務的原因
5 對現(xiàn)有的休閑文化服務滿意度較高
圖6 對南京圖書館現(xiàn)有休閑文化服務滿意度情況
市民對南京圖書館提供的休閑文化服務滿意度較高,如圖6所示。認為現(xiàn)有休閑文化服務嚴重不足的僅有6人,表達基本滿意和很滿意的占到了88.3%。由此可以看出:市民對南京圖書館的休閑文化服務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但是從理論上講,圖書館提供的休閑文化功能遠不止這些,相比倫敦圖書館,美國紐約皇后圖書館,其休閑文化服務遠遠不足。其實,這一矛盾正好印證了前面的分析:市民的休閑方式偏好導致對圖書館的休閑文化需求不高,對圖書館休閑文化功能認知程度不高。也就是說,由于大多數(shù)人不會選擇到圖書館休閑而且對圖書館提供休閑文化服務沒有預期,所以他們對現(xiàn)狀表示滿意。當然,部分被調(diào)查人員也表示,如果圖書館增加了他們喜歡的休閑文化服務,他們將增加到圖書館的頻率,選擇到到圖書館休閑。例如,在對被調(diào)查人員的個別訪談中,一位來自浦口區(qū)的體育教練提到,這是他第一次到南京圖書館,因為在這里有一個為期30天的“‘金陵三友’詩書畫展”,他個人非常喜歡書法,這次是專門過來看展覽,并希望多舉辦這樣的展覽活動。
就本文對南京圖書館休閑文化服務的實證調(diào)研分析來看,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南京市民的休閑方式仍以看電視、打麻將、逛街等傳統(tǒng)的休閑方式為主;第二,市民對圖書館的休閑文化功能認知偏低,還只是停留在傳遞文獻信息等基本職能上,對休閑文化功能缺乏應有的認識;第三,對現(xiàn)有的休閑文化服務利用率偏低,沒有吸引大多數(shù)市民的注意;第四,圖書館對現(xiàn)有的休閑文化服務宣傳不足,那些基本沒有享受圖書館休閑文化服務的被調(diào)查人員中,有47.5%表示是因為不知道具體的服務或時間,而且被調(diào)查人員中46.4%是從同事、朋友那獲知南京圖書館的休閑文化服務;第五,大多數(shù)市民對南京圖書館現(xiàn)有的休閑文化服務表示滿意,但這主要是基于其自身的休閑文化偏好所致。通過個別訪談發(fā)現(xiàn),由于多數(shù)市民自身偏愛的休閑方式是圖書館以外提供的,圖書館提供的休閑文化服務和其偏愛的休閑方式并不能構成緊密的相關關系,加上在圖書館功能認識上的偏差,他們認為圖書館目前提供的休閑文化功能是出于一種人文關懷,是對讀者的關心和體貼,但是沒有這些服務對他們影響不大,因為他們不會刻意去圖書館休閑。
針對以上調(diào)查分析的結果,結合有關文獻研究,提出以下完善南京圖書館休閑文化功能的建議。
據(jù)本次調(diào)查,目前很多市民對休閑觀念還存在著誤解:一是模仿、跟風、炫耀式的消費動機,消費具有較強的從眾心理,缺少個性;二是大多數(shù)城市居民的雙休日安排比較單調(diào),平時的娛樂、休閑活動方式也比較單一,而且休閑文化活動以看電視、打麻將、逛街為主,是被動和低層次的。對于公益講座、各類文化藝術展覽、休閑技藝培訓等比較高雅的休閑方式,很多人還不能接受。現(xiàn)代休閑理念倡導積極健康的休閑方式,政府部門應對市民的休閑觀念給予高度重視,引導休閑文化向更加積極的方向發(fā)展。作為一種典型的消費—生產(chǎn)型產(chǎn)業(yè),政府還要通過各種其他措施促進市民對講座、報告會、展覽、培訓、休閑閱讀等休閑文化的需求,依靠消費的驅動使得圖書館休閑文化功能得以拓展,同時避免市民休閑文化的庸俗化和娛樂化。
公共圖書館是公益性的文化事業(yè)機構,具有社會教育的功能,而且大部分文化休閑活動都可以在公共圖書館中得到實現(xiàn),為公眾提供休閑文化的場所,提供休閑文化設施,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盡管目前南京市民對圖書館提供休閑文化的需求不高,但是隨著休閑觀念的轉變以及休閑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市民對圖書館的休閑文化服務需求必然提高。圖書館應該切實考慮不同市民的需要,積極拓展自身休閑文化功能。
1.積極引導讀者休閑閱讀
這是圖書館拓展休閑功能的基本途徑。消遣性圖書一向是圖書館熱門的借閱品種,消遣性閱讀是讀者來到公共圖書館從事的主要休閑活動之一[9]。從調(diào)查分析發(fā)現(xiàn),市民到圖書館休閑的方式主要是休閑閱讀,表現(xiàn)為閱覽文藝類期刊、報紙、雜志,以及電子閱覽等。另外,市民要求圖書館增加此項休閑服務的呼聲也最高,有26.9%和43.0%的人分別希望圖書館增加提供上網(wǎng)、電子閱覽和開設休閑書吧的休閑服務。圖書館應該將提供休閑閱讀場所,引導市民進行愉悅身心、格調(diào)高雅的休閑閱讀作為現(xiàn)拓展休閑文化功能的核心任務之一。目前,南京市各個圖書館都沒有此項休閑服務,南京圖書館應該考慮市民的需求,開設附帶茶室、咖啡廳的休閑書吧。“書吧”除具有休閑娛樂功能外,更多的則彌漫著書香氣息,可以引導人們形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10]。而內(nèi)設的茶室或咖啡廳,以非營利為目的向讀者提供茶水、飲料等。 因此,圖書館附設的“書吧”和茶室往往能吸引較多的讀者。
2.開展各種形式的休閑文化活動
人們由于年齡、職業(yè)、收入、學歷等的不同必然會產(chǎn)生適應不同的收入和閑暇時間的休閑需求[11],有著不同的休閑文化活動偏好。如希望增加影視欣賞服務的被調(diào)查人員,主要是19~29歲的青年人,而希望增加棋牌、收藏等休閑俱樂部服務的被調(diào)查人員主要是46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圖書館應該盡可能多的提供各種休閑文化活動,以滿足人們?nèi)找嬖鲩L的休閑文化需求。(1)舉辦各種藝術展覽、公益講座。如攝影展、書畫展、法制講座、營養(yǎng)衛(wèi)生講座等。(2)舉辦休閑性技藝培訓。如開展園藝、陶藝、書法、茶道等培訓班,市民可以自愿選擇培訓內(nèi)容和時間,在健康有益的休閑當中陶冶性情、放松身心。(3)成立休閑俱樂部,定期組織集體活動。如文學俱樂部、集郵俱樂部、戶外活動俱樂部、棋牌俱樂部等等,成員可以有組織的進行競賽交流活動。(4)多媒體娛樂。針對年輕人的需要,南京圖書館可以利用其現(xiàn)有的多功能大廳、視聽廳等設施提供上網(wǎng)、影視欣賞服務。與社會上普通的網(wǎng)吧相比,公共圖書館的形象更好,環(huán)境更舒適,服務內(nèi)容更豐富,公眾更樂于光臨。(5)舉辦各種比賽、競賽活動。鑒于圖書館消費者中學生群體的優(yōu)勢,圖書館可以考慮針對兒童、學生舉辦一些朗誦比賽、征文比賽等活動。
所謂大眾傳媒,也就是大眾傳播媒介的簡稱,包括報紙、電視、雜志、廣播、互聯(lián)網(wǎng)等等。大眾傳媒是當今社會文化傳承的重要機構,對社會的反映和建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受眾。休閑文化作為社會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也要靠傳媒來傳播和宣傳。媒體以各種方式為市民提供休閑文化類信息,不僅告訴消費者休閑消費的好去處、新的休閑產(chǎn)品或休閑活動、服務,還要讓消費者從心理上感覺到這種休閑消費是必須的,不去消費或許還要后悔[12]。大眾傳媒就是這樣以其信息傳遞和價值判斷影響著社會公眾有關休閑的認識和活動。所以,圖書館應該充分利用網(wǎng)絡、電視、報紙等媒體對自身提供的休閑文化活動進行宣傳,提高市民對其的認知程度,并進而提高其利用率。
隨著休閑時代的到來,很多學者認為,公共圖書館作為一種社會公益服務機構,應該根據(jù)環(huán)境變化調(diào)整其定位,在休閑時代背景下應該因勢利導,積極為廣大讀者提供休閑文化服務,培養(yǎng)和引導市民積極的休閑行為,更好的發(fā)揮公共圖書館的功能。但根據(jù)對南京圖書館休閑文化服務的實證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市民在休閑觀念和休閑方式上還存在著不少誤區(qū),目前對圖書館的休閑文化需求并不高,在圖書館內(nèi)的休閑方式也主要以休閑閱讀為主,休閑方式單一,對現(xiàn)有的休閑文化服務利用率較低。因此要充分發(fā)揮圖書館的休閑文化功能,拓展市民休閑文化空間并不能僅僅靠圖書館自身功能的完善來解決。當前,最重要的是要引導市民樹立積極健康的休閑文化觀念,通過發(fā)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并重視大眾傳媒的宣傳和滲透作用,來提高市民對圖書館休閑文化的需求,依靠消費需求來促進圖書館休閑文化功能的完善。圖書館則可以根據(jù)人們的不同需求,設置各種休閑場所,舉辦各種休閑活動,進一步開拓和完善自身的休閑文化功能,拓展城市居民的休閑文化空間,從而提升居民的生活質(zhì)量。
最后,需要指出本文的局限性。由于時間和人力等客觀條件的限制,本文選取的樣本容量比較小,發(fā)放問卷地點的選擇也是就近原則,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研究結果中的具體數(shù)值。
[1]http://baike.baidu.com/view/2061783.htm?fr=ala0_1
[2]test.南京市政協(xié)十二屆一次會議大會發(fā)言之一[EB/OL].http:/www.nizx.gov.cn/webpage /detail.jisp? detailId=37813,2008-01-13.
[3]劉文慧.圖書館應搭起公眾休閑文化的良好平臺[J].情報資料工作,2004(1).
[4]楊立社.科學發(fā)展觀與圖書館休閑文化[J].內(nèi)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08(22).
[5]徐麗琴.論圖書館文化休閑功能的開發(fā)與利用[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3).
[6]趙娟.休閑教育與圖書館的文化休閑功能[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4).
[7]陳仰珊,張惠梅.休閑文化的產(chǎn)生與都市圖書館服務策略的調(diào)整[J].圖書館雜志,2 0 0 2(2 1)
[8]沈青. 圖書館服務策略應適應休閑文化的興起[J].開封大學學報,2004(3).
[9]宋衛(wèi),王曉健.試論公共圖書館的文化休閑功能[J].江西圖書館學刊,2003(3).
[10]徐麗琴.論圖書館文化休閑功能的開發(fā)與利用[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3).
[11]王文科,邰小麗.傳媒如何促進休閑產(chǎn)業(yè)發(fā)展[J].新聞實踐,2008(7).
[12]王文科,邰小麗.傳媒如何促進休閑產(chǎn)業(yè)發(fā)展[J].新聞實踐,2008(7).
Leisure Culture Function for Public Library——Analytic study based on Nanjing Library
LIU Min
(School of Humanities in 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1189,China)
With the advent of the leisure ages, leisure need that attract people,leisure space have become th important focus. According to welfare,social nature of public libraries, a lot of researchers put forward the expansio and construction of leisure culture fuction should be put on the agenda. This paper takes Nanjing Library as the researc subject, then an empirical study has been done with citizen in Nanjing about their demand and use of leisure culture tha provided by Nanjing Library. After descriptive statistic analysis, corresponding analysis through SPSS, the study found tha the need for leisure culture service of Nanjing Library of citizen in Nanjing is little, and the cognitive level is low. in orde to expand their approaches of leisure culture, sparkplug healthy and rightful leisure modes, the article analyzes som causes,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resents.
leisure culture;Nanjing Library;leisure service
G25
A
1008-9128(2011)04-0115-05
2010-11-09
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09EYD038)
劉敏(1987-),女,山東臨沂人,碩士。研究方向:旅游文化與發(fā)展戰(zhàn)略。
[責任編輯 姜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