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的漫長人生,啟功經(jīng)歷過怎樣的坎坷,是今天許多人難以想象的。但是,良好的家教、豐富的閱歷、廣博的知識,還有樂觀善良的性格,使他能夠超然對待人世間的榮辱冷暖,始終保持著一顆純凈而又深邃的赤子之心。張中行先生是啟功的至交,他說啟功“看表面,像是游戲人間,探底里,乃是把一切都看破了”。
正是這種淡泊名利、不屑社會權(quán)威的性情,使得啟功先生的人生充滿了中國知識分子的那種自嘲,晚年更似老頑童般謙和、幽默。
一天,啟功來到北京潘家園,看到門口店鋪掛著署有他名號的書法作品,但沒有一件是他親手所寫,全部為別人仿寫。啟功笑道:“寫得都比我好?!?br/> 啟功先生從一個職位上退下,競爭上崗人數(shù)不少,替補人選一時難以定奪。相關(guān)領(lǐng)導(dǎo)問先生意見,先生本不想介入此事,就開玩笑回說:“不如抓閹”。一位競爭者聽說后頗為不滿,連夜造訪質(zhì)問:“如此大事怎能玩笑對待,豈不對我等太不尊重了嗎?”頗有興師問罪之狀。先生立馬回答:“怎么能說不尊重?西藏達賴、班禪轉(zhuǎn)世不也要通過金瓶掣簽這種抓閹方式來決定嗎?”來者一時語塞,只好寒暄而去。
一位空軍高級將領(lǐng)派秘書前來求字,秘書開門見山擺明來頭,說明背景,提出要求,大有旋風(fēng)直升機空降而來之勢。啟功正兒八經(jīng)問那秘書:“我要不寫,你們會不會派飛機來炸我?”秘書一愣,摸不著頭腦,連忙說:“哪里,哪里?!毕壬又f:“那好,那就不寫了?!?br/> 一個地產(chǎn)商,準備好筆墨紙硯,非要叫啟功為自己的地盤題名。啟功臉一沉說:“你準備好筆墨紙硯我就非得要寫,你要準備好一副棺材,我就得往里跳嗎?”
啟功頸椎病發(fā)作,醫(yī)生要他做“牽引”治療。這般痛苦事,他卻開心地喻為“上吊”,還以此填詞一首《西江月》:“七節(jié)頸椎生刺,六年鐵餅拴牢,長繩牽系兩三條,頭上數(shù)根活套。雖不輕松愉快,略同鍛煉晨操,《洗冤錄》里篇篇瞧,不見這般上吊?!?br/> 后來先生又發(fā)心臟病,送入醫(yī)院搶救,榻上口占長句,時為1998年冬:“填寫診單報病危,小車直向病房推,鼻腔氧氣徐徐送,脈管糖漿滴滴垂,心測功能粘小餅,胃增消化灌稀糜,遙聞低語還陽了,游戲人間又一回。”
啟功毫不避諱“死”字,他說:這個世界上對待我的死大體有三種人。有一種是不認識我的人,他們對我的生存是無所謂的;另一種是對我感興趣并且已經(jīng)拿到我的字的人,他們盼我趕緊死;第三種是對我感興趣但還沒拿到我的字的人,所以盼望我先別死。
啟功外出講學(xué)時,聽到會議主持人常說的“現(xiàn)在請啟老作指示”,他接下去的話便是:“本人是滿族,祖先活動在東北,屬少數(shù)民族,歷史上通稱‘胡人’。因此在下所講,全是不折不扣的‘胡言’……”
啟功被人們稱為大師,不知道值幾多金銀。每當聽到有人尊稱他大師,他便說:“你們少說了一個‘犬猶兒’,我是那個‘獅’?!闭f完向人做獅吼狀。
他的工作助手曾問他:“經(jīng)歷了這么多,你為什么還這么樂觀?”先生答道:“我從不溫習(xí)煩惱。人的一生,分為過去、現(xiàn)在、將來。過去的已經(jīng)過去了,現(xiàn)在很短暫,很快也會過去,只有將來是有希望的?!?br/> 一個博士生回憶,1991年1月17日,美國向伊拉克宣戰(zhàn),這天正是他博士論文答辯的時間。答辯席上坐著北大、中國社科院的名流,他很緊張,手心出汗。啟功第一個向他提問,問題卻很突兀:“打起來沒有啊?”我答:“打起來了!”全場哄堂大笑,氣氛活躍起來,他也為之神旺,于是對答如流,順利過關(guān)。
該博士生對此事的評論是:先生這也許叫玩世,但我理解先生他把這些都視為形式,在他內(nèi)心深處有著真正的嚴肅。
啟功曾說,他平生用功最勤、成就最顯著的就是文物鑒定。他從實踐中總結(jié)了七條忌諱,即皇威、挾貴、挾長、護短、尊賢、遠害、容眾。前三條出自社會權(quán)威的壓力,后四條源于鑒定者的私心。
央視專欄《東方之子》專門介紹社會名流,自然想采訪啟功。最初,與啟功聯(lián)系時云:“我們這個欄目檔次高,采訪的都是知名專家學(xué)者、社會精英,故名‘東方之子’?!崩舷壬犃T應(yīng)聲回答:“我不夠你們的檔次,我最多是個東方之孫?!本芙^了。
通過啟功眾多同事好友游說,1994年底啟功終于同意央視東方時空來寓所采訪。采訪組一上來就列舉眾多頭街,啟功一句話輕輕撥開眾多桂冠:“這叫此地無砂,紅土為貴?!敝埃粋€學(xué)生在場協(xié)助準備資料,以為先生會把學(xué)術(shù)著作和詩書畫集都拿出來以供拍攝。見先生堅持只擺學(xué)術(shù)著作和論文集,大為不解,啟功則說:“我首先是北京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古典文學(xué)的老師,其次是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人員,書法繪畫作詩填詞有什么好說的,不過是業(yè)余愛好,是你做這個工作本應(yīng)該會的,值得一說嗎?”
對于“不值得一說”的“業(yè)余愛好”,其實啟功先生也是下過功夫的。文革后北師大第一批研究生畢業(yè),幾個同學(xué)去拜訪啟功先生,一位川籍同學(xué)說回四川大學(xué)謀職,先生自告奮勇寫推薦信,說著就提筆鋪紙寫起來。寫完展開一讀,竟是一篇古雅典重、語言精美、朗朗上口的駢體文,在座同學(xué)無不驚呼贊嘆。先生說:“這沒什么,這是我的強項。其實我最適合做一名專職起草文書的僚員?!?br/> 啟功的學(xué)生陸昕回憶說:啟老生活很節(jié)儉,一碗面條、幾根黃瓜再拌點炸醬就行。有一次,我去先生家閑談,先生拿出蘆柑招待,我吃完了一個,先生剛吃完半個,忽有人來了,且來訪者級別甚高,有眾多隨員。我見桌上食物凌亂不堪,便匆匆收拾了一下,順手將蘆柑皮和先生吃剩的半個一齊丟進沙發(fā)旁的紙簍里??腿俗吆螅壬?,眼睛到處瞧,說:“記得我那個蘆柑沒吃完,怎么就沒了?”我大窘,忙說:“讓我給扔了?!毕壬D(zhuǎn)身回到客廳,彎腰從紙簍里找出那半個蘆柑,說:“用水沖沖還可以吃。”我連忙去奪,說:“我來吃,我扔的我吃?!毕壬鷧s握得緊緊的,道:“不,不,你們年輕人哪能這樣,我來我來。”隨即走到廁所用涼水沖了沖,吃了。
啟功常說,這輩子有兩個恩人,“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的今天”。其一是北京師范大學(xué)的老校長陳垣,正是陳垣慧眼識才,只有中學(xué)文憑的啟功才能任教輔仁大學(xué)國文系。1952年原輔仁大學(xué)與北京師范大學(xué)合并,之后,啟功一直留任北京師范大學(xué)。
啟功的另外一個恩人是他的妻子章寶琛。啟功20歲時中學(xué)畢業(yè),按照清代傳統(tǒng)都得在旗人內(nèi)部論親,在母親包辦下,他與從未見過面的章寶琛成婚了。章寶琛不通文墨。啟功曾回憶道:“我的老伴兒叫章寶琛,比我大兩歲,也是滿人,我習(xí)慣地叫她姐姐。我母親和姑姑在1957年相繼病倒,重病的母親和姑姑幾乎就靠我妻子一個人來照顧,累活兒臟活兒、端屎端尿都落在她一人身上。成年累月,她日益消瘦,直到送終發(fā)喪,才稍微松了一口氣。我無以為報,只有請她坐在椅子上,恭恭敬敬地叫她‘姐姐’,給她磕一個頭?!?br/> “文革”時期,啟功受到審查,為了不招致更多的麻煩,他將自己的很多舊作能燒的都燒掉,能毀的也都毀掉。而這時,妻子卻冒著惹火燒身的危險,偷偷將最能代表啟功國畫風(fēng)格的20幅作品用牛皮紙裹著,藏了起來。直到1975年,章寶琛在離開人世前夕,才將這個多年的秘密告訴了啟功。妻子去世之后,啟功把這些畫作重新裝裱,并在這些畫作的旁邊都題上了詩句,他給這一套字畫命名為“二十痛心篇”。在《痛心篇二十首》中這樣寫道:“白頭老夫妻,相愛如少年;雖然兩個人,只有一條命?!?br/> 病中,夫人章寶琛曾對啟功戲言:“我死后一定有不少人為你介紹對象,你信不信?”啟功笑曰:“老朽如斯,哪會有人又傻且瘋這樣子做呢?”夫人問:“如果你不信,我倆可以賭下輸贏賬。”啟功笑言:“萬一你輸了,那賭債怎么能生還?”夫人便說:“我自信必贏。”不料這一戲言果然靈驗。當夫人撒手人寰后,啟功家中可謂“門庭若市”,不少熱心朋友樂呵呵地手拿“紅絲線”,進門就往啟功的腳脖上系。這可嚇壞了啟功,他干脆撤掉雙人床,換成一張單人床,以此明志,謝絕盈門說客。
1989年冬,他還專門為此作了一篇小文——《打賭歌》。文末,他這樣寫道:“鄭重宣稱前賭今贏足使老妻親筆勾銷當年自詡鐵固山堅的軍令狀?!?br/> 夫妻陰陽相隔30年。生前,沒有子嗣的啟功先生對親屬說:“要是我走了,就把我與寶琛合葬在一起。我們來生還要做夫妻?!?br/> (楊啟源薦自《教師博覽》)
鏈接:
啟功(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字元白,也作元伯。北京人,滿族。中國書法家、畫家、文物鑒賞家和鑒定家。
他著作豐富,通曉語言文字學(xué),甚至對已成為歷史陳跡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他做得一手好詩詞,同時又是古書畫鑒定家,尤精碑帖之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