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排、排瑤、瑤排、八排瑤等稱謂之辨析*

        2011-12-24 07:51:22徐祖明
        廣西民族研究 2011年1期
        關鍵詞:連陽瑤民連山

        徐祖明

        排、排瑤、瑤排、八排瑤等稱謂之辨析*

        徐祖明

        粵北連南排瑤的幾個稱謂:排、排瑤、瑤排、八排瑤等,在解說和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通過梳理和辨析,認為“排”由動詞“排年”、“編排”演變?yōu)槊~“村莊”、“村寨”,后來又指基層行政組織;“瑤排”、“排瑤”、“八排”、“八排瑤”語義明確,理解一致;“瑤排”、“排瑤”最早的出處是李來章的《風土記》,“八排”最早出現(xiàn)于明末朱若迄文;“八排瑤”最早出現(xiàn)于清·屈大均的《廣東新語》,它與“排瑤”相通、與“八排”不同,但它們在使用上有交錯代替的現(xiàn)象。

        排;排瑤;瑤排;八排瑤;辨析

        Abstract:The northern part of Guangdong with a few South Pai Yao Title:row,row Yao,Yao row,eight rows and Yao,there is i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use of certain differences.By combing and discrimination,that the“row”from the verb“schedule on”,“arrangement”evolved into the term“village”,“village”and later refers to the basic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Yao Pai”,“Pai Yao”,“eight row of the”semantic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same,the first source is the Li chapters of the“endemic in mind”;“Eight Pai Yao”first appeared in the Qing·Dajun“Guangdong new language”,it“Pai Yao”connected with“eight row of”different,but they are staggered instead of in the use of the phenomenon.

        Key words:scheduling;Pai Yao;Yao row;eight rows Yao;Analysis

        連南排瑤是中華民族的古老民族之一——瑤族的一個分支,由于它獨特的歷史淵源和發(fā)展進程,有關它的稱謂:排、排瑤、瑤排、八排瑤等,解說上眾說紛紜,使用上含混模糊。本文力求對有關解說進行梳理,對這些稱謂作出較為合理的界定,就教于方家,以正視聽。

        一、有關“排”的解說

        “排”這一稱謂 (或概念)在排瑤研究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意義。而在有關“排、排瑤”之類稱謂的解說中,對“排”的探討和解釋也較為詳備和深入,但仍有闕疑之處。

        (一)李默之說:不是簡單的“村寨”、“村落”的意思,而是明封建王朝基層行政組織形式

        李默先生在《瑤史拾零七則》[1]一文中,首先指出半個多世紀以來的中外學者如胡耐安、凌錫華、日本竹村卓二等,“對八排瑤的‘排’字,都解作‘村寨’、‘村落’”,是“陳陳相因”,并提出他自己的觀點:

        “排”不是簡單的“村寨”、“村落”的意思,而是明封建王朝基層行政組織形式。這里,他沒有完全否定“排”具有“村寨”、“村落”之意,而是增加和著重強調(diào)了“排”更有“基層行政組織形式”的意義。

        接著,他在后文論述了“排”這一含義的根由和演變過程:由動詞“排年、編排”逐漸演變?yōu)槊~,如“編為一甲,分作十排”,“編為東西八大排”等。

        此說很有參考價值,但尚有疑惑之處。其一, “排年”、 “排年輪充之制”出現(xiàn)于何時,與“排”被安排為“行政組織形式”是否都為明代。對此李默的依據(jù)之一是《八排文化》[2]所稱,而按《八排文化》所指去查《連山縣志》[3],沒有“明成化二年官兵剿瑤事時,首次明確提到‘八排瑤’的名稱”之說。即使是里面提到了“八排瑤”,也不能證明“排”就“是明封建王朝基層行政組織形式”。其二,作者前面說它“排年輪充之制”“已不是限于連陽地區(qū),而是明代的基層統(tǒng)治的一種行政制度”,作為一個朝代的行政制度,應該是普遍實行之。而他后面又說“乳源牛婆峒民瑤,已編入里甲與齊民一體;板瑤、箭瑤因居住分散,丁糧又少,則照其原編總甲之舊。連山境內(nèi)之過山瑤,亦沿其總甲之制?!币簿褪钦f,其它絕大多數(shù)地方,沒有沿用或保留“明封建王朝”的這一“行政組織形式”,即使是連陽附近周圍瑤區(qū)也沒有實行這種“排年輪充之制”,只有連陽才一直保留下來而實行之,且形成“八排”之氣勢。假若如此,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李說里面還有將后時代出現(xiàn)的史記和史實來證明自己對以往之事的推斷,沒有把歷時與共時區(qū)別開來。其中有的是引述論著作者之言,也看作是所記之事發(fā)生的年代。如,引《天下郡國利病書》[4]中的三段文字,都有這一問題。

        應該說,“排瑤”之“排”與“排年”、“編排”之“排”有淵源關系,也有由動詞轉為名詞之情形,這是一個歷時發(fā)展過程。“排”作為名詞之用不在明而在清,且初始就是單指“村寨”、“村落”,當被社會廣泛接受采用后,才納入到行政結構的序列之中,這其中有一個漸變演化的過程。這種情形類似于當今社會普遍使用“村”的狀況,“村”的使用,開始就是指稱某某村,后來村有了基層組織單位的含義,到現(xiàn)在,“村”不僅是自然村的指稱,又是行政建制單位,是最基層的一級政權組織。

        (二)(清初)李來章之說:以竹木為寨柵,謂之排

        李來章在《連陽八排風土記》[5]中認為:“八排者,瑤僚所居也。以竹木為寨柵,謂之排也?!?/p>

        李來章作為當時宰連知縣是通過實地考察而撰寫《連陽八排風土記》,他對“排”的解說則是從瑤寨村落房屋的建筑材料方面立論的,雖有一定的客觀依據(jù),但其主觀判斷是顯而易見的。

        (三)(民)凌錫華之說:排者,派也

        凌錫華在《連山縣志》卷5中說:“排者,派也;沖者,種也?!?/p>

        廖炯然在《連陽瑤民概況》[6]中也持此觀點,他說: “其聚居名稱大曰排,小曰沖,又曰寨。排,即派也。沖即種也,沖隸于排,猶言某派之種也?!?/p>

        他們都沒有解釋“派”為何意。即使是按照《排瑤歷史文化》[7]作者所言,“排”、“派”是諧音,但仍未解釋出“派”的意義。把“排”與“沖”(“派”與“種”)當作邏輯里的“屬種關系”去理解,也不能明了“派”為何意?!芭耪撸梢病钡扔跊]有作出解釋。

        (四)胡耐安之說:八排的村落稱為排

        胡耐安先生認為:“八排的村落稱為排”[8]。胡先生還進一步解釋說:“瑤排之稱,就是由他們房屋行列,望去一排排的不相紊亂?!?/p>

        胡先生是較早持“村落”之說者。而且他還側重于從房屋形態(tài)上分析和解釋“排”稱謂的緣起、根由。

        (五)練銘志等人之說:由地形稱謂轉而為村

        練銘志、馬建釗、李筱文在《排瑤歷史文化》[9]一書中,對《風土記》 “以竹木為寨柵”之說、《連山縣志》的諧音之說與胡耐安的房屋行列成排之說提出了質(zhì)疑:

        據(jù)調(diào)查,瑤排周圍以石壁墻和種植荊棘類植物作為屏障者多,以竹木為柵者甚少。所謂“排”系以竹木為寨柵得名,似不確?!哆B山縣志》以“派”“種”諧音解釋“排”“沖”,似嫌牽強和證據(jù)不足。殿說頗有見地,從者亦眾,然其說似仍欠周詳。因為房屋之排列整齊非排瑤獨然,曲江、乳源和樂昌三縣接壤之過山瑤亦如此。(原注④:江應梁:《瑤人之房屋及工具》,《廣東北江瑤人調(diào)查報告》中山大學研究院文科研究所1938年)若“排”果以房屋排列整齊得名,何故獨以“排”稱此而不稱彼?看來此說亦值得考慮。

        當?shù)赜小鞍伺哦臎_”一說?!芭拧?、“沖”二字地位相同而意義相近,均有村寨之義。沖,原指兩山間的平地,而人們都將位于其間的村稱作“沖”。沖遂由狀地形而轉為村寨名。湘粵一帶稱村為“沖”者甚多,著名的如湖南的韶山?jīng)_;粵北連陽四屬一帶所在亦多,如大坪沖、平安沖、耳環(huán)沖、冷水沖、豬婆沖等。

        “沖”的解釋似對釋“排”有啟迪意義。村之稱“排”,蓋亦與其所處地形有關?;浿谢浳饕粠h族稱山腰間或山邊一塊較大的坡地為“排”。對于建在其上的村則稱××排村,簡稱××排,于是“排”便如同“沖”那樣,由地形稱謂轉而為村。其實,這種命名法并不陌生。除上述“沖”外,還有“圍”。解放前,某些漢族客家人仍恪守聚族而居的習慣,血緣相近的人家彼此相鄰,并出于防備匪盜的原因,全村各戶緊緊相挨,圍成一個圓,各戶的大門均朝里開,僅留一二門(亦稱門樓)與外部相通。人們根據(jù)其村的結構特點稱之為“圍村”,簡稱“圍”。圍便由村的結構特征轉而成為村的代義詞。人們熟知的“客家圍”,即客家村之意。稱村為“排”的雖不多見,但亦在數(shù)不少。粵中、粵西一帶,如新興縣的大嶺排、上排、下排、田排,羅定縣的大排,高要縣的大坑排、大五排、新排,云浮縣的高排、桐油排,信宜縣的羅排、金龍排等等。無獨有偶,粵北、桂東北和湘南等地亦有此類地名。如陽山縣的石梨排,湖南宜章的杉樹排,廣西賀縣的大嶺排、馬峰排、磨刀排、牛欄排、劉屋排、賴屋排、楊屋排、黃屋排、佛子排、黃竹排等等??磥?,以“排”稱村之俗并非限于粵中、粵西一帶,似有較大的地域性。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地名一看便知,其始居民族為漢族。再觀八排位置,除橫坑位于山頂之外,其余均在半山以上較開闊的地帶,符合“排”的地理特征。其中八排之一的火燒坪 (又作火燒排)最為典型?;馃?,瑤語稱tai44tu55jong44(大都樣),大都,意為山頂下一塊平地。至此大致可以肯定,所謂“排”,與“沖”一樣系由漢族稱其村寨所處的地形轉化演變而來。此稱出現(xiàn)于何時,目前無法考證?!芭努帯币辉~見于時人記述是明末崇禎十三年 (公元1640年)六月,“排”之出現(xiàn)當在此之前,恐與八排聚落的出現(xiàn)有關。

        此說最為詳細,但也有可疑之點如下:

        1.沖,原指兩山間的平地,而人們都將位于其間的村稱作“沖”。

        2.粵中粵西一帶漢族稱山腰間或山邊一塊較大的坡地為“排”。對于建在其上的村則稱××排村,簡稱××排,于是“排”便如同“沖”那樣,由地形稱謂轉而為村。

        這兩個說法根據(jù)不足。對于“沖”的地形說,惟有《辭源》[10]有一義項:“⑦指山間的平地。如:韶山?jīng)_?!薄掇o源》此說亦可存疑,它是否只為解釋“韶山?jīng)_”之類村名而賦予的一條義項,最多也只能看做一家之言,不足為立論的依據(jù)。

        對“排”諸多辭書則都無此類解說。

        再者,據(jù)它所述,他處名排者,既少且分散,呈零星狀。而連南竟一地集中了八個大排、眾多小排。用其它地區(qū)以排為名的村莊,來說明連南排瑤之“排”,不禁要問,他處排者是否就是因建在半山坡地才名之?其實,全國范圍內(nèi)的山區(qū)村寨多數(shù)都建在這種地勢地形之中,如果按作者的觀點:“若‘排’果以房屋排列整齊得名,何故獨以‘排’稱此而不稱彼?”那么,“若果以村寨建在半山坡地得名,何故獨以‘排’稱此而不稱彼”?

        (六)黃志輝之說:居室組合形式、較大的聚居處[11]

        黃志輝在他校注李來章《連陽八排風土記》(以下簡稱《風土記》)的《前言》中說:

        所謂排,瑤民自稱為yong,漢語意譯為“村寨”,指的是居室組合的形式,自是較大的聚居處?,幟翊逭嘣诎肷?,或者就在山巔之上,房舍依山構建,一行行層疊而上,故稱為“排”。至于“坑”、“沖”、“塢”,瑤民依次稱為hiang、zungh、wuh,指的是地理環(huán)境或生產(chǎn)條件:“坑”是山間的溪澗;“沖”是溪澗流經(jīng)的地段;“塢”則是山與山的交界處和結合部,也即山溝或溝壑?,幟穸ň樱仨氃谶@些水源充足的地方。因此,“坑”、“沖”和“塢”,就是排以外一些比較分散的排瑤居民點,也是瑤民聚居的基本標志。

        溯本求源,各“排”遺存著以血緣為紐帶而聚居的特點?!翱印薄ⅰ皼_”、“塢”原是各排生產(chǎn)的地段,后來人口增長,成了“排”的分支。可見,“八排二十四沖”之說,大體上概括了排瑤同一的歷史淵源,應該是可信的。

        黃說較有道理。他指出了“排”的稱謂來由,從歷時性上考察“排”與“沖”的先后關系,未取“沖”為平地之說?!杜努帤v史文化》的作者沒有注意到黃說,把“排”與“沖”放在共時性上考察,得出大者為“排”,小者為“沖”的結論,顯然不合歷史性。但黃說亦缺少必要的佐證材料,是否就是先“排”后“沖”。假設為先“沖”后“排”呢?可以設想,最早的一群或一批瑤民遷徙到深山老林之中,先在比較容易安營扎寨的地方落下腳來,或水邊,或平地,后來漸覺不安全 (有來自自然界的野獸侵擾、來自社會的官兵剿殺威逼、他們內(nèi)部的矛盾沖突分化等),或是發(fā)展之需要,于是向山中、山上轉移,轉移之中就有集中、聚居。這是其一。其二,先期來到連陽的瑤民,不可能是大批 (大部隊)到達,應是分批量、分時段的,由少到多,聚居點也應是由小到大,由平處到山中,是一個漸進的發(fā)展過程,當聚居成“八大排”時,應是一個很有規(guī)模的遷移和發(fā)展之結果。當然,隨著八大排的進一步發(fā)展:人口、生產(chǎn)、生活諸方面又會出現(xiàn)新的變化,于是又有向山下水邊或較平坦之地的轉移派生繁衍 (或者原來就有一些“沖”仍在原處,沒有向山間轉移,不可能整齊劃一)。由此就有一個由小到大又產(chǎn)生小、由分散到集中又擴散的曲折變化、犬牙交錯的發(fā)展過程。當然,這也只能是一種推想。但不能排除這一可能性。

        (七)翾忠良之說:象征一種意愿:像林木生長成排與林木水運放排一樣

        翾忠良在《排瑤文化系列之二·排瑤柵砦 古樸久遠》(《清遠日報》2005年11月8日)一文中認為:

        排瑤居住的村寨稱瑤排如油嶺排、南崗排?!艾幣拧焙汀芭努帯泵Q的來源,應追溯到他們的祖先在“五溪”時的生活。沅水上游,高山大嶺,森林茂密,“山林”成了瑤民的終身伙伴。山林成長離不開“一排一排”,山林成材,通過沅水向下游流放,也離不開一個“排”字。他們仰慕養(yǎng)活他們的一排排山林,一排排木材;他們渴望似山林那樣一排排成長,一排排繁衍、生息;他們把自己稱作排瑤,把居住的山寨稱作“瑤排”,帶到了連陽地區(qū),分成“八排”。這樣“瑤排”和“排瑤”便成了一個獨有的特定的名詞。

        此說認為“排瑤”或“瑤排”之“排”,是與山中樹木成排生長、砍伐運送時在水流中放排有著密切關聯(lián),瑤民在此環(huán)境中就培養(yǎng)出希望他們能夠像樹木那樣成排地生活、成長,便以排命名。而且,似乎包含著他們在未來粵北山區(qū)定居以前,就已有“排”的概念,后來帶到了連陽地區(qū)。

        這一說法也有一定的主觀任意性,其它少數(shù)民族也有遷徙的歷史,其它地區(qū)也有發(fā)排運送樹木,為何獨瑤排以此為名,他人就不取呢?另外,同處連山的過山瑤為什么就不稱“瑤排”或“排瑤”?難道只有這些八排瑤的瑤民才面對成排之林木、有過以排放木之經(jīng)驗?

        再者,“排瑤”、“瑤排”等等,是他稱而非自稱,這就與瑤民自身愿望沒有多大聯(lián)系。

        以上諸家所述集中于兩點,其一,探討“排”取名的根據(jù)和緣由,即為什么要叫“排”,而不叫其它。其二,解釋“排”所包含的意義有二:一是村寨,指它的自然形態(tài),二是封建社會設立的一種最基層的行政單位。

        我們認為,“排”作為他稱 (主要是漢人所稱,現(xiàn)在他們也自稱),應與排瑤所居房屋排列形狀密切相關,與其地理位置的關聯(lián)度不大,這是其一;其二,“排”與“村”的用法一樣,開始使用“排”是指其村寨、村莊,后來就與封建社會的政權行政建制單位聯(lián)系起來。這個“后來”的時間,應為清代而非明朝,根據(jù)就是凌錫華的《連山縣志》。

        二、有關“排瑤”與“瑤排”的解說

        (一)“排瑤”、“瑤排”的含義

        1、《排瑤歷史文化》對“排瑤”的解釋

        既然其村寨被稱作“排”,那么,稱所居之瑤為“排瑤”似屬常理,亦借此以區(qū)別于過山瑤。居排之瑤為排瑤,排瑤所居之排當可稱瑤排,以別于漢排。

        2、《排瑤歷史文化》的解釋已為人們所認可。但需要補充的是“排瑤”不僅是與過山瑤相區(qū)別,而且也與其它所有不居于名為“排”的瑤民相區(qū)別。瑤排不僅區(qū)別于漢排,它還區(qū)別于不是排瑤所居的所有的村寨 (村莊)。

        上說似乎犯了邏輯上的循環(huán)定義的錯誤,但惟有如此,才能區(qū)別于它。

        (二)“排瑤”、“瑤排”稱謂的出處

        1、李來章在《風土記》中已有“排瑤”與“瑤排”之表述: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主成分涵蓋了商業(yè)、金融、辦公、生活服務、住宅等信息,除了提取商業(yè)區(qū)之外,還能夠反映居住區(qū)的分布。因為居住區(qū)其實是公共服務設施相對比較完善的區(qū)域,這與第一主成分表達的特征相似。合理選擇主成分得分的閾值,將有助于識別居住區(qū)及其分布特征。還可以嘗試將主成分作為特征變量,對樣本進行聚類或者判別分析,進一步識別功能區(qū)以及城市總體布局,這也是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排瑤”:《卷二·形勢·平安沖》篇:“康熙三十年,庚午,排瑤 (字下劃線為筆者所加,后同)猖獗,劫殺良溪,居人苦之,時知縣事者,為劉允元?!?/p>

        “瑤排”:《卷三·風俗·節(jié)序》篇:“七月初七日。謂之‘七月香節(jié)’……此節(jié)瑤排最重,有事于外者,必歸其家。”另,《卷三·風俗·節(jié)序》篇:“每歲至冬月,始輸糧,不當差枕 (黃志輝斷句,并認為“枕”可能是“稅”之誤。李默、房先清《連南八排瑤族研究資料》[12]將“枕”斷為下句始字)。近瑤排民戶,田業(yè)多有債,準亦有當買稅寄民戶,俱累原業(yè)?!?/p>

        2、凌錫華《連山縣志》也有“排瑤”和“瑤排”兩概念:卷十四曰“瑤排”,卷中有“排瑤”用語。

        3、《排瑤歷史文化》認為,“‘排瑤’一詞見于時人記述是明末崇禎十三年 (公元1640年)六月”。[13]據(jù)它對此句的注釋,“見朱若迄:《剿瑤詳兩廣文》,載《連山縣志·瑤排篇》附錄《歷代綏瑤政策下篇》。”但查朱文,里面沒有“排瑤”一詞,那么,《排瑤歷史文化》憑何有如此之說。

        4、李默先生更把時間提前到明初,他在《瑤史拾零七則》用標題明確標示:“二、排瑤之名見之洪武”,所據(jù)材料也是《八排文化》采用的《連山縣志》。

        “排瑤”在《瑤排篇》中確有此詞,但不是朱若迄文所述,而是《連山縣志》作者所言。

        再如《排瑤歷史文化》所引證的材料:

        《瑤排篇·歷代綏瑤政策下篇》:“成化元年,瑤人叛。命都督同知趙輔為征夷將軍,充總兵官僉都御史韓雍贊理軍務討之。十二月,韓雍大破廣西大藤峽瑤,連南各排瑤皆震怒。”

        以上兩段文字中都有“排瑤”一詞,但都是《連山縣志》作者凌錫華用語,他是記述明代之事,而不是明代就有的詞語,應把它們區(qū)別開來。

        還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兩部著作(《風土記》與《連山縣志》)中,對“排瑤”與“瑤排”已有明確區(qū)別。在使用的數(shù)量上,《連山縣志》較多。在李來章筆下,只有幾個用例,而且,他一般是用“瑤”與“瑤人”,很少用“排瑤”;多用“排”或“某排”,很少用“瑤排”。在上例用“瑤排”處,都可換用“排瑤”。而“瑤人”一語,古已有之,如宋·周去非《嶺外代答》卷三·外國門下·瑤人篇[14]:“瑤人者,言其執(zhí)徭役于中國也?!鼻摇艾幦恕彼缸顝V,包括所有的瑤族人。李來章往往是以泛稱代特稱,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這種用法不會造成混亂。

        三、有關“八排”與“八排瑤”的解說

        (一)“八排”的含義及其解說

        1、“八排”的含義

        “八排”,就是排瑤所居的八個村寨。這里的“八排”是作為一個整體概念,不是指單個的八個排的具體名稱。

        李來章所說:“八排者,瑤僚所居也”[15],此言簡明得當。

        2、關于“八排”名稱的記載和解說

        其一,李來章的《連陽八排風土記》已明確提出了這一概念。最顯眼處,就是著作的題目,已醒目地標示出“八排”之概念;另外他在《連陽八排風土記·自序》中還有:“若八排之瑤,連州僅居其三;若予所治之連山,則居其五。”但李來章對“八排”這一名稱的來歷未做任何解釋:是以前書籍就有記載或有此稱謂,還是他本人的概括,抑或是時人已流行此說?

        以李來章為最早提出者,香港中文大學著名學者謝劍持此意見,他沒有提出還有前人。

        其二,《排瑤歷史文化》一書作者根據(jù)《連山縣志》認為:“八排名稱始見于明末,但八排的出現(xiàn)和形成當在此之前”。這一觀點的后一句話是對的,八排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自然村寨應在八排這個概念之前,但作者對“八排名稱始見于明末”之說未提供根據(jù),他后文所述的內(nèi)容也只能說明“明初之前”就有排瑤“抵達粵北”,“可知八排在明初已初具規(guī)?!?,但不能證明“八排名稱始見于明末”。

        在《連山縣志·歷代綏瑤政策上篇·剿瑤奏疏·知縣朱若迄》確有此語:“連陽之地,瑤害實繁,而八排稱最。如油嶺、橫坑、行祥三排屬州,軍寮、馬箭、大掌嶺、火燒坪、里八峒五排屬縣,此為禍最烈者。”因這是引述朱若迄奏疏中的文字,而這篇奏疏是朱若迄“崇禎十五年三月X日具奏”,由此可證,朱若迄較李來章稱“八排”為早。還有殷化行《經(jīng)理瑤氛奏疏》:“八排毗連,各一聚落,皆在深巖邃壑之內(nèi),豐草密菁之間”。此《奏疏》是殷化行于清康熙四十年十月十日具奏,句中“八排”用語也較李來章早。

        但《排瑤歷史文化》對此未作引證說明,使人懷疑它的“八排名稱始見于明末”之說是否可靠。

        (二)有關“八排瑤”的解說

        1、“八排瑤”的含義

        “八排瑤”是指聚居于八排村寨的瑤民,包含八排二十四沖之瑤民;現(xiàn)在已成為“對聚居于今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境內(nèi)排瑤的專稱”[16]。它不僅區(qū)別了連南縣內(nèi)的過山瑤,而且更有別于其它地方的瑤民,如:藍靛瑤、茶山瑤、背簍瑤、花籃瑤、白褲瑤、長衫瑤、頂板瑤、紅瑤、黑褲瑤、東弄瑤、西弄瑤、東山瑤、西山瑤、平地瑤等等。

        2、“八排瑤”概念的提出

        其一,清·李來章在《連陽八排風土記·自序》中有:“若八排之瑤,連州僅居其三;若予所治之連山,則居其五?!边@里是用“八排之瑤”指稱“八排瑤”,應該說它相對“八排瑤”還是有區(qū)別,但“八排瑤”這一概念已呼之欲出了。

        其二,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七·人語·瑤人》:“連山有八排瑤,性最獷悍,其臀微有肉尾,腳皮厚寸許,飛行林壁,自號‘瑤公’,而呼連人為百姓,自稱瑤丁曰‘八百粟’,言其多矣?!保?7]

        其三,《八排文化》一書作者認為:“據(jù)《連山縣志》記載,明成化二年官兵剿瑤事時,首次明確提到‘八排瑤’的名稱”。如果此說成立,那最早稱“八排瑤”的,應在“明成化二年”,何人稱之尚未作交代。但,經(jīng)查,《連山縣志》里就沒有這一記載,則“首次明確提到‘八排瑤’的名稱”之說不實。

        以上三點,從嚴格意義說,清屈大均所述為“八排瑤”之說最早者,李來章的“八排之瑤”尚不是完全的“八排瑤”,《八排文化》所述不實,不能成立。

        再者,“八排”與“八排瑤”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鞍伺拧敝脯幷鞍伺努帯敝脯幟?。李來章在《連陽八排風土記》中,對“八排”的稱說是很明確的。凌錫華在《連山縣志》對“八排”與“八排瑤”的區(qū)分也是嚴格的。

        但在今天一般使用中,就出現(xiàn)了“八排”、“八排瑤”、“排瑤”、“瑤排”這幾個概念混用的情況。李默與《排瑤歷史文化》的作者均認為,“排瑤”是“八排瑤”的簡稱,此說可取。

        “八排”不能看作是“八排瑤”的簡稱,因它們內(nèi)涵不同,猶如瑤排與排瑤之區(qū)別。但在具體使用中,又可以互相取代,或者說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里,互換不會引起混亂,不會造成語意不清或理解困難。譬如,《連陽八排風土記》這一題目中的“八排”就可看做是“八排瑤”的簡稱或省略。類似的情況還較普遍。究其原因,這些地方本來就是雙指,或是兩可,語義上具有這種雙向性。倘若久而久之,“八排”與“八排瑤”就會相通,使用上也可互換了。

        應該看到,它們的內(nèi)涵和外延總體上有所定,也有所不定,使用上就可以靈活處理,只要不影響語義的表達和理解,均可以節(jié)約的原則,使用中能簡則簡。

        綜上所述,與“排”有關的幾個概念:瑤、排、沖,排瑤、瑤排、八排、八排瑤,它們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歷時變化和共時交錯的發(fā)展過程。其中,“瑤”是一個“根”,既是人根,也是詞根,人根與詞根在這里就合二為一了:瑤——瑤人——排瑤——八排瑤?!芭拧笔怯伞艾帯狈殖龅囊粋€特殊枝干,它已成為一面旗幟,離開了這面旗幟,則這支瑤人就失去了魂靈和趨歸,對它進行研究也就失去了特殊意義。

        [1]李默.瑤史拾零七則[J].廣東民族學院學報,1992(7).

        [2]楊鶴書,李安民,陳淑濂.八排文化[M].中山大學出版社,1990.

        [3]凌錫華.連山縣志[M].民國十七年.

        [4]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M].

        [5]《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連陽八排風土記》(見《排瑤歷史文化》第一頁).

        [6]廖迥然.連陽瑤民概況[M].新亞細亞學會,1943.

        [7][9][13][16]練銘志,馬建釗,李筱文.排瑤歷史文化[M].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

        [8]胡耐安.說瑤[C].邊境論文集·第一冊[A].臺北:華岡書局,1966:569.

        [10]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縮印本)[M].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363.

        [11]黃志輝.前言[C].李來章.連陽八排風土記[M].黃志輝校注.中山大學出版社,1990.

        [12]李默,房先清.連南八排瑤族研究資料[M].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內(nèi)部發(fā)行),1966.

        [14]宋·周去非.嶺外代答·卷三·外國門下·瑤人篇[C].黃朝中,劉耀荃.廣東瑤族歷史資料·上冊[M].廣西民族出版社,1984:10.

        [15]《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連陽八排風土記》(見《排瑤歷史文化》第一頁).

        [17]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七·人語·瑤人[C].黃朝中,劉耀荃.廣東瑤族歷史資料·上冊[M].廣西民族出版社,1984:29.

        〔責任編輯:黃潤柏〕

        Pai,Pai Yao,Yao Row,Eight Rows and Yao Discrimination Title

        Xu Zuming

        C952

        A

        1004-454X(2011)01-0141-007

        * 本文系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立項課題《粵北瑤族文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編號:SK09005)。

        【作 者】徐祖明,廣東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編輯部,副教授,廣東清遠,511510。

        猜你喜歡
        連陽瑤民連山
        “八連陽”逼空滬指重登3000點
        “八連陽”逼空滬指重登3000 點
        相親
        當代作家(2023年12期)2023-03-21 03:58:30
        明清時期桂北瑤民起義與朝廷治邊策略的調(diào)整*
        A 32-channel 100 GHz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r by interleaving two silicon 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s?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coupled layer thickness and strain rate effect on tensile behaviors of Ti/Ni multilayered nanowires?
        百里臍橙連山山
        瑤民脫貧致富的領頭羊
        源流(2018年11期)2018-03-13 12:32:02
        《老山界》中“山腳訪瑤家”信息挖掘
        瑤民起義與《藤峽善后議》
        文史春秋(2012年10期)2012-04-29 00:44:03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 亚洲乱码av一区二区蜜桃av|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国产精品九九热| 亚洲av午夜福利一区二区国产| 久久久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又大又粗又爽的少妇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素人日韩av中文字幕| 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性色| 欧美人与动人物牲交免费观看久久| 在线a免费观看| 日本久久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美女用丝袜脚玩我下面| 午夜视频在线在免费| 欧美a级在线现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一级在线视频| 亚洲成av人片在www鸭子| 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99riav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玖玖资源站无码专区| 亚洲综合精品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入口口|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2021av在线|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日本红怡院东京热加勒比| 国产日产久久高清ww|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片| 亚洲综合小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 国产女在线| 色视频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视频日本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