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治有,金瑞智,阮 皓
(陜西省山陽縣林業(yè)局,陜西山陽 726400)
栓皮櫟是我國特產的重要經濟樹種和用材樹種,全身都是寶,利用價值高,用途非常廣泛。栓皮櫟與人類的衣食住行、環(huán)境改善、生態(tài)安全、經濟繁榮和航空航天工業(yè)息息相關,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的樹皮(栓皮)是貴重的軟木資源,被譽為“軟黃金”;木材是優(yōu)良的建筑及家具材料;枝杈是優(yōu)質的食用菌原料;果實(橡子)可提制淀粉、飼喂牲畜、釀酒;樹葉可以飼養(yǎng)柞蠶;橡碗(殼斗)可提取栲膠。栓皮櫟還是理想的能源林和防火林樹種。因此,大力發(fā)展栓皮櫟對促進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增加群眾的收入、維護國土的生態(tài)安全以及構建森林植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
但是,由于栓皮櫟幼苗主根生長迅速,較為發(fā)達,而側根生長量小,數(shù)量亦少,往往使造林移栽成活率低[2]。為了控制主根長度,促進側根生長,我們2008年進行了截根育苗方法的試驗研究?,F(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試驗地位于山陽縣高壩鎮(zhèn)涼水井村,海拔870m,地勢平坦,土層厚度80cm 以上,土壤為沙質棕壤,質地疏松,排灌良好。
同一地塊設置實驗區(qū)(截根育苗區(qū)1 200m2)和對照區(qū)(常規(guī)育苗區(qū)1 000 m2),共培育栓皮櫟苗2 200m2。
3.1.1 采集種子 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母樹。種子成熟期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成熟時種殼呈棕褐色或灰褐色,有光澤,飽滿,種仁乳白色或黃白色。
3.1.2 處理種子 一是采后立即放在通風處攤開,厚度不超過30cm 為宜,每天翻動1~2次,栓皮櫟種子含水率很高,易發(fā)熱霉爛;二是及時將種子放在密封容器內,用二硫化碳或敵敵畏熏蒸20 h,殺死象鼻蟲和蟲卵;三是將種子過篩,大小分級。種籽要大小分開儲存,分開播種,這樣出苗、長勢整齊[3]。
每畝施磷酸二銨50kg,深翻耙平。然后,做成寬120cm、高15cm、步道寬25cm 的苗床,苗床長度視實際情況定。下種前3~5d用硫酸亞鐵消毒土壤。
3.3.1 播種時間 秋播(10 月)、春播(翌年3月)均可。但秋播比春播好,秋播可免除種子貯藏環(huán)節(jié),既減少了費用又降低了損耗,且出苗率高,苗木比較粗壯。本試驗地全部采用秋季播種。
3.3.2 播種方法 按行距25~30cm、深10cm開溝,株距按8~10cm 點播。然后,在種子上覆土4~6cm。每畝用種量約200kg。
2009年3 月底,幼苗基本出全。在4~5 月份生長初期,主要是要松土、除草、間苗和防治病蟲害。在5~7月速生期,苗木生長加快,主要是追肥、灌水,在6月份每畝施25kg尿素。
7月中旬,在實驗區(qū)進行截根處理,具體方法是,在距樹苗根莖約15cm 的地面,用鐵锨沿與地面呈60度角插向苗子根部,將苗子主根截斷,通過截根后,苗子主根長度約25cm。注意,要將鐵锨前端打磨鋒利,如刀口狀,便于操作。若鐵锨寬度適宜,一次可截斷2~3棵。
2009年10 月底,在實驗區(qū)和對照區(qū)各選地徑、高度基本相同、根系完整的栓皮櫟幼苗200株作為標準株。
關于側根數(shù)量的調查,對每株標準株的側根進行計量,結果取平均值;關于側根生長量的調查,對標準株每條側根長度進行測量,結果取平均值。
截根育苗對栓皮櫟側根生長的影響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截根育苗對栓皮櫟側根生長的影響調查
通過截根育苗與常規(guī)育苗對照試驗調查表明,采用截根育苗技術,苗木側根平均數(shù)量由14條增加到35條,截根肓育苗側根數(shù)量較常規(guī)肓育苗提高了250.0%;側根平均長度由8cm 提高到12cm,截根育苗側根長度較常規(guī)育苗提高了150.0%。
采用截根育苗技術,能促進栓皮櫟幼苗的側根生長,側根數(shù)量明顯增多,側根的長度明顯增加。其原因主要是,通過對幼苗截根,破壞了主根根尖的頂端優(yōu)勢,抑制了主根生長,刺激、促進了側根的生長。
[1] 羅偉祥,張文輝,黃一釗,等.中國栓皮櫟[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9.
[2] 向師慶,趙相華.北京主要造林樹種的根系研究[J].北京林學院學報,1981,(2):19-27.
[3] 王昌杰,張緒卿.柞樹栽培[M].北京:農業(yè)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