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偉棟
(哈爾濱金融學院圖書館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
黑龍江省高校圖書館網上特色服務調查分析
那偉棟
(哈爾濱金融學院圖書館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
文章通過對黑龍江省高校圖書館網上特色服務進行調查和研究,總結和分析網上特色服務的現狀,提出促進黑龍江省高校圖書館網上特色服務開展的建議。
黑龍江省高校圖書館網上服務特色服務
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用戶對信息資源的需求日益強烈,信息需求層次也越來越高,呈現個性化的需求模式。這就要求圖書館能夠適應用戶信息需求的變化,提供個性化的特色服務。特色服務是指高校圖書館結合所在高校教學科研實際,針對用戶的特定信息需求,運用現代網絡技術條件,將具有特色內容的信息數據,用特有的信息服務方式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的過程[1]。近年來,黑龍江省高校圖書館發(fā)展迅速,各館紛紛利用網絡優(yōu)勢,將自己的資源、服務項目推送到網上,為讀者開展特色服務。本文通過對黑龍江省本科院校圖書館網上特色服務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和研究其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一步提出改進建議,以期促進全省高校圖書館網上特色服務的開展。
根據教育部網站公布的全國普通高校名單(截至2010年8月30日),黑龍江省共有本科院校27所(含民辦高校),筆者采用網絡調查法于2011年1月12日~2011年3月14日期間,多次登錄各高校圖書館網站,對27所本科高校圖書館開展網上特色服務進行調查。在全省27所本科高校中,有4所高校圖書館網頁無法打開,能被有效訪問并取得相關數據的高校圖書館為23所,占全部本科高校的85%(統(tǒng)計結果見表1)。調查表明,黑龍江省高校圖書館普遍重視網上特色服務,積極進行網上特色服務項目建設,形成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信息服務系統(tǒng),適應了信息環(huán)境下圖書館服務工作網絡化、數字化的發(fā)展趨勢。
表1 黑龍江省本科高校圖書館網上特色服務項目統(tǒng)計表
2.1 特色數字資源建設。特色數字資源建設是高校圖書館實現資源共享的重要途徑,也是開展網上特色服務的基礎和前提。黑龍江省高校圖書館依托館藏信息資源,針對用戶的信息需求對某一學科或某一專題有利用價值的信息,進行收集、分析、評價、處理、儲存,并按照一定標準和規(guī)范將本館特色資源數字化,建立起特色資源數據庫。調查表明,在23所高校圖書館中,建設特色資源數據庫的有14所館,占全省27所本科院校圖書館的51.9%,14所高校館建設特色數字資源項目總量為112項。佳木斯大學圖書館建設20項特色資源,為全省高校圖書館數量最多,哈爾濱商業(yè)大學館17項,齊齊哈爾大學館12項,東北林業(yè)大學館10項,分列二、三、四位,這四所大學圖書館建設特色資源數量為59項,占特色資源總數的52.7%,其余10所高校圖書館共建有特色資源53項,占項目總數的47.3%。由此可見,雖然我省特色數字資源建設在局部、個別館取得一定進展,優(yōu)勢明顯,但整體發(fā)展水平并不平衡。
從特色數字資源建設內容來看,各高校館能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開發(fā)利用,形成自己的特色數字資源,其特色大致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學科特色資源:如東北林業(yè)大學館的瀕危和保護動物圖片庫、中國珍惜植物圖片庫、東北農業(yè)大學館的寵物數據庫、齊齊哈爾大學館的丹頂鶴圖片數據庫、綠色食品專題數據庫,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館的中國主要農作物病蟲害數據庫、精準農業(yè)數據庫等。統(tǒng)計表明,學科特色數字資源總數為33項,占特色資源總量的29.5%。(2)地方特色數字資源,如齊齊哈爾大學館的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專題數據庫、黑龍江少數民族知識庫、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館的黑龍江墾區(qū)場史場志數據庫、佳木斯大學館的佳木斯地區(qū)鱗翅目標本數據庫、赫哲族語言學習等,建有地方特色數字資源11項,占特色資源總數的9.8%。(3)館藏特色數字資源,這類特色資源項目所占比重最大,總計68項,占特色資源總量的60.7%,主要涉及學位論文、隨書光盤、音像數據、多媒體數據、網絡免費電子全文、中外文期刊目錄、古籍方志、館藏善本、教學參考書、教師科研成果、教學課件、教師信息庫、機構知識庫、學術論壇等內容。
2.2 網絡參考咨詢服務。網絡參考咨詢服務是網絡環(huán)境中,由咨詢館根據用戶的特定需求,以知識和信息開發(fā)為手段,以網絡為服務載體,運用科學的信息搜集、組織、加工方法,及時提供咨詢線索或咨詢結果的信息服務[2]。23所高校館均開展網絡參考咨詢服務,服務形式包括:常見問題解答(FAQ)、E-mail咨詢、表單咨詢、在線咨詢、留言板等。17所高校館采用FAQ為用戶提供查詢服務,也有少數圖書館通過讀者指南、讀者服務等向用戶提供自助式服務,有8所高校館提供E-mail咨詢服務,7所高校館提供表單咨詢,能夠同時提供E-mail咨詢和表單咨詢的高校館,只有東北林業(yè)大學圖書館和牡丹江師范學院圖書館,10所高校館采用QQ軟件為用戶提供實時在線咨詢服務,除QQ咨詢外東北林業(yè)大學圖書館和牡丹江師范學院圖書館,還可以通過MSN為用戶提供咨詢解答,哈爾濱師范大學圖書館利用自建實時咨詢系統(tǒng)為用戶提供實時咨詢服務,11所高校館設立留言板滿足用戶對信息咨詢的要求。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圖書館還為用戶提供科技查新、代查代檢、定題服務、學科館員等各項服務,為教學科研提供主動、深層次的信息服務,更好滿足用戶各方面的信息需求,有效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水平。
2.3 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是圖書館之間或圖書館與其他文獻情報機構之間建立協作關系,相互利用對方文獻信息資源來滿足讀者需求的一種資源共享方式[3]。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是圖書館實現資源共享的重要手段,滿足讀者個性化信息需求,緩解高校圖書館經費、資源不足與讀者日益增長的文獻需求之間的矛盾。研究表明,在訪問的23所高校圖書館中,有18所高校館開展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服務,其中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圖書館、東北林業(yè)大學圖書館等15所高校館作為CALIS黑龍江省文獻信息服務中心的成員館,依托CALIS豐富文獻資源,為本校師生提供文獻傳遞服務。此外,東北農業(yè)大學圖書館、黑龍江大學圖書館、齊齊哈爾大學圖書館等9所高校館開通碩、博論文提交系統(tǒng),本校學生可以通過該系統(tǒng)提交自己的學位論文,由系統(tǒng)生成的數據庫可供讀者檢索利用。開展網上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不但拓展資源共享的范圍,彌補館藏資源不足,而且提高文獻資源的利用率和保障水平,深受讀者歡迎。
2.4 網絡導航服務。從調查結果來看,黑龍江省高校圖書館網絡導航服務主要有網站導航和學科導航兩種形式。網站導航是把用戶關注或經常訪問的站點按類型和屬性加以集中,并建立鏈接服務,用戶直接點擊這些鏈接即可迅速訪問某一圖書館或某些網絡資源,極大方便用戶的查詢和檢索。21所高校圖書館開展網站導航服務,為讀者提供學術站點、國內外網上圖書館、投稿指南、在線參考工具、免費電子資源、文獻信息服務機構、主要搜索引擎等鏈接。學科導航是深入的導航服務形式,由學科館員、學科專家等對網上信息資源進行系統(tǒng)的搜集、整理,按學科提供給用戶,使用戶及時掌握學科動態(tài)、發(fā)展狀況。9所高校圖書館開展學科導航或重點學科導航服務,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圖書館自建的“航天雷達與通信系統(tǒng)學科導航庫”、“先進復合材料及結構學科導航庫”等8個學科導航庫,分別從專家學者、學術團體、科研機構、國際會議、電子出版物、數據庫、相關站點等方面進行導航,方便讀者及時了解學科的發(fā)展動態(tài),獲取國內外最新的學術信息和前沿信息。
2.5 用戶培訓。網上用戶培訓是指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開展基于Web的信息素質教育,主要培養(yǎng)用戶準確檢索和有效利用數字資源的能力,其教學活動不受時空限制,是圖書館與用戶之間在網絡環(huán)境下進行交流的重要方式[4]。研究表明,有19所高校館提供網上用戶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數據資源平臺與數據庫的使用、圖書館公共檢索系統(tǒng)的使用、網絡信息的檢索與利用、學位論文的查找與利用、文獻檢索課教程等。各高校館開展用戶培訓主要通過文獻檢索教學、新生入館教育、學習園地、專題講座、讀者培訓等方式進行。東北林業(yè)大學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館、東北農業(yè)大學館、齊齊哈爾大學館、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館、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館、牡丹江師范學院館、黑河學院館,還將培訓內容或教程制作成PPT課件鏈接到圖書館網頁,供用戶隨時下載使用,極大地方便了用戶進行自我教育。
3.1 明確目標,合理規(guī)劃特色資源建設內容。黑龍江省高校圖書館特色數字資源建設發(fā)展很不平衡,多數高校館特色數字資源建設的意識還比較薄弱,在全省27所本科高校圖書館中,只有14所館建設特色數字資源,尚有近半數的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還是空白。已建設的特色資源項目存在的問題也很多,一些建成的特色數據庫并不能體現本館資源的特色和優(yōu)長,而且由于資源、資金、技術等條件限制,很多特色數據庫只具備了初步形態(tài),資源并沒有形成規(guī)模和特色[5]。大多數特色數據庫選題僅限于學位論文、學科導航、隨書光盤等已有數據庫模式,體現學科特色、專業(yè)特色、地區(qū)特色的數據庫太少。從調查結果來看,具有學科特色數據庫占總數的29.3%,體現地區(qū)特色的數據庫僅有11項,只占9.8%。黑龍江省各高校館應該充分認識到特色數字資源建設的重要性,明確目標,準確定位,結合館藏資源特色、學科設置及讀者需求等情況,確定特色數字資源建設范疇,基于科學發(fā)展的觀念合理布局,根據館藏資源系統(tǒng)開發(fā),遵循科學的原則及規(guī)范的標準組織資源[6],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和特色,并在質量和數量上達到一定的規(guī)模和水平。
3.2 聯合建設,加強資源共建共享。黑龍江省高校圖書館的特色數字資源建設各自為政,分散建設,沒有進行統(tǒng)籌安排,缺乏統(tǒng)一的相關標準和規(guī)劃約束,各館的特色數據庫數據格式各異,數據質量參差不齊,共享程度整體不高,相當多的高校館對特色數據庫的使用進行IP限制,僅供校內用戶使用,使得特色數字資源的利用率極低。因此,黑龍江省高校圖書館必須走聯合協作,共建共享的道路,對特色數字資源建設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合理布局,協調各館特色資源建設的進程,對能體現地區(qū)特色、文化特色、經濟發(fā)展特色、學科特色、專業(yè)特色、館藏特色的數字資源重點收集,分工合作,形成特色資源群落??梢試L試“聯合建庫,文獻互補,成果共享,分散服務”的建庫方式,由不同的圖書館共同完成一個或多個數據庫的建設,集中多個圖書館的力量,形成對特色數字資源的規(guī)模建設,實現資源、人力、物力、財力的優(yōu)勢互補,提高各館開發(fā)和利用特色數字資源的綜合能力,從而保障特色數字資源建設的成效。
3.3 提高認識,加強參考咨詢知識庫建設。在所調查的23所高校圖書館中,只有東北林業(yè)大學館、黑龍江大學館、哈爾濱師范大學館、哈爾濱商業(yè)大學館、牡丹江師范學院館、佳木斯大學館等6所高校圖書館的FAQ,提供分類目錄瀏覽和關鍵詞檢索兩種服務方式,而其他高校館的FAQ只提供分類目錄瀏覽檢索功能。知識庫是網絡環(huán)境下開展參考咨詢服務的基礎。知識庫不是簡單的問答庫,對讀者來說,是咨詢館員通過問、答的互動,對其進行潛移默化的傳授檢索技能的過程,對圖書館而言,也是一種極有價值的咨詢技能資源,通過對它的歸類、分析,可以避免重復勞動,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它也是用戶需求的原始記錄,反映不同用戶在特定時期的需求傾向,使信息服務更具主動性和針對性。因此,應重視網絡參考咨詢知識庫的建設,提供分類瀏覽和自動化檢索兩種查詢方式,還可以借鑒國外超鏈接在知識庫中的應用,在問題和答案中設置鏈接,點擊該鏈接直接進入相應的操作頁面,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檢索途徑,發(fā)揮知識庫應有的作用。
3.4 加強合作,開展聯合參考咨詢服務。聯合參考咨詢是圖書館網絡參考咨詢的一個發(fā)展趨勢,是提高網絡參考咨詢服務質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徑。隨著咨詢請求的增加和信息需求的紛繁多樣,以單個圖書館為單元的服務形式,難以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為此,探索建立多個機構甚至多個系統(tǒng)間的參考咨詢服務合作,開展網絡協作咨詢,充分利用不同地區(qū)、不同學科、不同專家所擁有的特色資源,使讀者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優(yōu)質的參考咨詢服務[7]。因此,可以考慮由省圖工委牽頭建立黑龍江省高校圖書館聯合參考咨詢服務系統(tǒng),打破各館相對封閉,彼此獨立的狀態(tài),開展合作化咨詢服務。用戶通過所在成員館咨詢界面提出問題,咨詢中心負責咨詢問題的接受與分配,將用戶的提問轉交給最合適的圖書館,或者組織成員館相互協作,共同解答用戶的咨詢問題,并把最佳的解答傳遞給用戶。通過網絡咨詢合作,實現各高校館資源共享、人才共享和服務共享,促進全省高校圖書館網絡參考咨詢服務的發(fā)展。
3.5 深化服務,建立網絡學術資源導航系統(tǒng)。網絡資源學科導航系統(tǒng)簡稱學科導航庫,是針對特定學科或主題領域,按照一定的資源選擇和評價標準,規(guī)范的資源描述和組織體系,對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的網絡資源進行搜集、描述和組織,并提供瀏覽、檢索、導航等增值服務的專門性的數據庫網站[8]。學科導航庫是進行網絡學科資源發(fā)現、組織和利用的較好模式,建立適應本校師生需求的學科資源導航系統(tǒng),是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在新形勢下發(fā)揮其專業(yè)檢索技能,為用戶提供更有效的專業(yè)查詢指引,提高用戶網上查詢效率的理想方式。各高校圖書館應根據本校的重點學科和重點專業(yè),通過對網上信息資源的選擇、組織、揭示,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學科資源導航系統(tǒng),同時可以選擇有本?;虮镜貐^(qū)特色的專題,進行深層次開發(fā),建立起能反映國內外該學科進展的網上導航庫和一次、二次文獻數據庫,為用戶獲取相關信息資源提供快捷、準確的服務。
3.6 挖掘潛力,開展網上用戶教育。網絡環(huán)境下,幫助用戶在網上海量信息中識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圖書館的重要職責,也是用戶教育的重要內容。網上用戶教育是利用網絡形式向讀者傳授信息檢索的技能和方法,培養(yǎng)讀者獨立使用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徑。高校圖書館應通過各種方式對用戶進行培訓教育,定期舉辦各種培訓講座,開設現代信息資源檢索與利用課程,還要充分利用網絡搭建網上用戶教育系統(tǒng)平臺,建立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數字資源和信息反饋系統(tǒng),為用戶提供各種互動式教學內容和相應的教程課件,幫助用戶掌握網絡環(huán)境下檢索、獲取、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用戶現代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能。用戶培訓教育能有效地提高文獻資源和服務的利用率,拓展和強化圖書館的教育功能,提升圖書館對學校教學和科研的支持服務作用。
[1]林超英王景文等.河北省高校圖書館網上特色服務內容調查分析.圖書館論壇,2006,(10):192-194.
[2]史維何琳.湖南省高校圖書館網上特色服務內容調查分析.圖書館學研究,2008,(5):70-72.
[3]孟利兵.我省高校圖書館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工作探討.晉圖學刊,2010,(6):45-46.
[4]侯福麗.黑龍江省高校圖書館網上服務的現狀與思考.圖書館學刊,2007,(3):46-48.
[5]周秀霞王戰(zhàn)林趙海霞.吉林省特色數字資源調查分析.情報科學,2010,(1):90-106.
[6]張麗霞.中國一流大學圖書館“特色資源”跟蹤調查與研究.圖書情報工作,2009,(10):77-80.
[7]王燁.廣東高校本科類圖書館網絡參考咨詢服務實例研究.圖書館學研究,2006,(5):69-78.
[8]陳振宇.學科導航庫建設的關鍵問題與技術.情報雜志,2005,(8):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