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鶴飛 陳長明
摘要
圖紙會審是指承擔施工階段監(jiān)理的監(jiān)理單位組織施工單位以及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材料、設備供貨等相關單位,在收到審查合格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后,在設計交底前進行的全面細致熟悉和審查施工圖紙的活動。各參建單位熟悉設計圖紙,了解工程特點和設計意圖,找出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并制定解決方案找出圖紙中存在的問題,減少圖紙的差錯,將圖紙中的質量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實現(xiàn)建筑效益保值增值的目的。
關鍵詞:圖紙會審設計交底
一、圖紙會審分為預審、專業(yè)審查、內容審查、正式會審幾個階段,各階段審查主要進行以下工作:
1、預審審核要點
(1)設計圖紙與說明是否齊全,有無分期供圖的時間表;
(2)總平面圖與施工圖的幾何尺寸、平面位置、高程是否一致,各施工圖之間的關系是否相符;
(3)工程節(jié)點做法和技術要求是否表示清楚,與現(xiàn)行規(guī)范有無矛盾,是否經(jīng)濟合理;
(4)建筑材料質量要求和來源是否有保證;
(5)地質勘探資料是否齊全,地基處理方法是否合理;
(6)設計地震烈度是否符合當?shù)匾螅?/p>
(7)防火要求是否滿足公安消防部門的審批意見;
(8)施工安全是否有保證;
(9)室內外管線排列位置、高程是否合理;
(10)設計圖紙的要求與施工現(xiàn)場能否保證施工需要;
2、專業(yè)審查
(1)各單位在設計交底的基礎上,應分別組織有關人員分專業(yè)、分工種細讀圖紙,進一步吃透設計意圖,質量標準及技術要求;
(2)針對本專業(yè)的審查內容,詳細核對圖紙、提出問題,確定會審重點。
3、內容會審
(1)各單位在專業(yè)審查的基礎上組織各專業(yè)技術人員一起討論、分析、核對各專業(yè)間的圖紙,檢查相互之間有無矛盾、漏項;
(2)將提出的問題及建議分別整理成文,以便設計單位在圖紙會審前有所準備。
4、正式會審
(1)施工圖會審由總監(jiān)理工程師發(fā)聯(lián)系單通知各參建單位,指明具體時間、會議地點、會審內容;
(2)根據(jù)會審內容由總監(jiān)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圖審查會議;
(3) 根據(jù)設計圖紙交付情況(進度),會議可以以綜合或專業(yè)進行;
(4)記錄員整理會議記錄并形成施工圖會審紀要,經(jīng)與會單位會簽后由總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并分發(fā)到各有關單位。
(5) 需要由設計承包方變更和完善的,由設計承包方與業(yè)主聯(lián)系解決,監(jiān)理負責督促和檢查;
(6)對小型項目或分項分部項目,施工圖會審可與設計交底結合起來進行;
二、施工圖會審要點
1、綜合
(1)核對施工圖的全部內容與初步設計審查批復的指定的范圍有無出入;
(2) 核對各專業(yè)設計分工是否明確,特別是與設備供貨廠家的銜接條件是否完善,設計是否到位;
(3)核對各專業(yè)之間有無矛盾、錯漏。
2、總圖
(1)布置是否合理,對生產(chǎn)、安全、環(huán)保、消防、施工等方面有無不利影響;
(2)場地內及附近施工可能影響范圍內的建、構筑物基礎、地下管線應在圖中標明;
(3)上、下水、電氣、通風、電視、煤氣、道路來龍去脈應注清楚。并與相關專業(yè)圖紙核對有無出入;
(4)道路、場地、排水等結構及坡度應明確;
(5)對周邊如有高差較大的挖(填)邊坡,應有可靠的邊坡防護設施。
3、土建
(1)土方工程
a) 應有原場地實測地形圖,并附有工程地質、水文氣象資料及原地下隱蔽工程或障礙物的位置和標高;
b) 對原場地土需要特殊處理的地方和需加保護或清除的隱蔽工程或障礙物圖紙應有明確說明和要求;
c) 場地平整設計圖紙應有明確的邊界坐標、標高及表面排水坡度,與總圖核對有無矛盾或疏漏;
d) 土方平衡調配是否合理;土方施工對沿線道路、橋梁、生產(chǎn)、安全、環(huán)境等會不會產(chǎn)生不利影響。
(2) 地基與基礎工程
a) 在詳細了解地質勘察資料的基礎上結合上部荷載、結構形式、安全要求、施工條件、環(huán)境條件、經(jīng)濟條件等因素綜合考慮設計所采用的地基處理辦法是否安全可靠、經(jīng)濟合理、切實可行。
b) 設計圖紙應明確地基處理過程中或處理后必須達到的質量要求、檢測手段、檢驗標準或執(zhí)行的規(guī)范、規(guī)程、標準,對特殊的地基處理措施設計應提出必要的施工工藝;
c) 對工程地質復雜的地區(qū)或對沉降敏感的建、構筑物是否有必要增加相關的勘察試驗;
d) 地基及基礎施工時對場地內或附近建、構筑物、地下管線、正常生產(chǎn)、生活、交通、安全有無不利影響;
e) 對地下室工程施工縫、后澆帶等的防滲措施有沒有作重點說明;
(3)建筑結構工程
a) 核對建筑物平面坐標、尺寸及標高,核對與弱電、暖通、給排水、設備安裝有關的留洞及預埋件位置、尺寸有無錯、漏、埋件應有詳圖;結構是否合理,如采用新型的結構、構件則有無充分的理論及實踐依據(jù)且能否保證安全可靠;
b) 鋼筋砼結構構件應有詳細、完整的配筋圖,包括必要的剖面、節(jié)點配筋詳圖等;
c) 對水池、水箱、地下室等防滲、防漏要求較高的構筑物,設計所采用的防滲防漏措施是否合理;
d) 鋼結構的母材、焊接材料,涂料底漆及面漆、除銹質量等級,焊接檢驗要求等設計應予以明確;特種鋼材的焊接,設計應明確相應的技術標準和必要的工藝性能試驗要求。
(4)屋面及樓地面工程
a) 屋面防水、隔熱材料的選用是否合理,如選用新型的防水、隔熱材料必需有法定檢驗部門的許可且在本地區(qū)使用有充分的依據(jù);
b) 屋面防水、隔熱層在檐口、檐溝、天溝、滲水口、預制板拼縫、變形縫、女兒墻等處節(jié)點處理的大樣應予明確,且結合所選用的防水、隔熱材料認真研究其是否合理、施工能否做到;
c) 所采用的屋面防水做法及防水材料對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或溫度應力而造成的屋面微小裂縫有無應變能力。
(5)給排水及暖通專業(yè)
a) 設計文件是否齊全、圖紙內容有無遺漏或差錯;
b) 審查圖紙中設備、管道及管道附件選用和布置是否合理、可靠,是否便于施工。
c) 審核圖紙中的平面尺寸、走向、標高、管徑、坡度的標注是否正確、清晰、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是否一致;
d) 埋地管道的埋置深度、形式,與建構筑物基礎、道路及其它管線的水平凈距和交叉凈距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
e) 設計有沒有為設備、管道、管配件的安裝、操作、維修留有必要的空間。結構圖中預留孔洞的位置與工藝圖是否一致;
f) 管道穿越地下室,水池等構筑物墻、地面及穿越伸縮縫、沉降縫是否采取了可靠的防水措施和安全技術措施;
g) 設備運行中會不會對周圍環(huán)境產(chǎn)生超標的噪音,設計是否采取了相應的消音和減震措施;
h) 管道的材質和試驗壓力是否符合設計及施工驗收規(guī)范的要求。
(6)電氣工程一般應包括如下內容:
a) 圖紙是否齊全,供電平面總圖,包括變電所位置、線路走向等;
b) 電氣系統(tǒng)圖的線路編號及設備是否齊全,
c) 配電平、剖面圖及各種電流柜和控制柜的安裝平面圖;
d) 電力平面圖和電力系統(tǒng)圖,包括配電箱、控制柜、起動器、線路及接地平面布置圖等;
e) 建筑物防雷保護及接地極、接地線的平面布置圖;
f) 與土建圖核對變配電室平面布置、標高、預埋件等是否正確,變配電所平面尺寸、空間高度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有沒有給操作運行安裝維修等留適當?shù)目臻g,防水、防火、防爆等方面考慮是否周到;
g) 審核設計所選用的設備、材料是否合理,如選用新設備、新材料則應有充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依據(jù);
h) 與各專業(yè)核對供電位置、線路走向、相互交叉等有無矛盾或影響安全的地方;
建筑工程圖紙會審按照以上各階段的審查內容進行,將各項工作做在前面,做到事前控制,各參建單位全員參與發(fā)揮全體智慧優(yōu)勢,實現(xiàn)建筑設計產(chǎn)品保值、增值的目標,對后續(xù)施工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具有重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惠民.土木工程施工技術[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0
[2]張仁禮.建筑工程材料[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9
[3]丁輝.施工階段監(jiān)理和投資控制[J1新疆農墾經(jīng)濟.
[4] 何亞伯,建筑設計資料集成,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