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生賓 鐘近潔 馮樹梅 秦 紋 李 甜 張亞樓 羅學港
當今,老師面臨如此繁多的教學方法,而學生同樣面臨各種學習方法的選擇。在反復的教學和實踐中,DBL教學方法目前已經應用于組織學的實驗教學中。對于接受醫(yī)學教育的學生來說,組織學正是銜接醫(yī)學前期基礎與醫(yī)學臨床課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所以,組織學的教學備顯重要,實踐課程更是不容忽視。為了在接受醫(yī)學教育的起始階段,給學生以濃厚的興趣和更為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多位教師通過在組織學實驗中應用DBL教學方法,并將近幾年多位老師實驗教學中的體會、經驗和學生考核進行評價,最終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學習。
針對教師和學生,都要樹立:DBL(diagrambased learning)是以“圖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的,結合國內外思維導圖、概念圖,應用于組織學實驗課的一種教學方法[1~3]。它是將目前最新的“數(shù)字切片”與傳統(tǒng)的“石蠟切片”結合的較優(yōu)化的實驗教學方案。也就是說將“圖庫”建設與實踐操作觀察結合,提高學生成績,升華學生思維的一種學習和教學方法。充分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需要,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是我國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新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但是,要以圖為基礎,圍繞圖片,進行4個階段學習,包括讀圖、畫圖、默圖和說圖。通過與理論課圖片比較找出實驗課中的疑點,讓他們先辨認,再討論,最后教師更多的是起答疑解惑、畫龍點睛的引導作用,與老師共同的得出結論,真正起到驗證性實驗的目的。DBL教學模式恰能與該理念很好地契合。
1.實驗教學準備:教案修改和更新,內容根據(jù)教學大綱保持不變,變更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增加紙質圖片,修改和完善教研室原有圖片庫的相關說明等,修改上課用課件,設計每堂課的教學組織,上課之前進行試講,經教學組討論完善后方可用于教學。(1)每位教師分別完成不同章節(jié),按照大綱設計每節(jié)課主要講解的重要圖片及補充圖片,先以圖庫中數(shù)字切片為經典,再與石蠟切片相結合,然后匯總一起討論具體教學內容。(2)加強教師讀圖、畫圖的技巧訓練,特別是在黑板上畫圖的傳統(tǒng)方式,要求達到非常熟練、很準確的程度。(3)充分利用數(shù)字化方式,建立組織學網絡“學習群”,傳遞數(shù)字切片,補充圖片類型的模擬題與測試題,加大圖片形式的測試力度。
2.實驗教學實施:完成教學準備后,進入實施階段,授課對象不拘班級、層次、語言,由教師自行選擇試點班級,每位教師選擇1~2個班級,其中1個班級為民族語言學生班級,首選學生較活躍的班級。授課之前先與學生進行溝通,讓他們了解DBL學習方法,了解具體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與方法,準備圖畫本、彩色鉛筆等學習用品。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數(shù)字切片)、黑板、自制模型等。教學方式為DBL,即圍繞著圖片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大體結構到顯微結構,逐層系統(tǒng)地為學生講解,同時要求學生用畫圖的方式記筆記,課間抽檢,下課前注意留出時間由學生用圖片講解學習過的內容。即完成DBL教學中的第一、第二階段:讀圖和畫圖。
1考核方式:通過考核完成DBL教學中的第三、第四階段:默圖和說圖,并分為以下幾個部分。(1)隨堂討論、提問與小測驗:與授課內容有關,但不一定是課堂講解過的切片,標注法通過PPT實施討論和考核,2~3張圖為宜,隨機抽問,隨堂核對答案。(2)階段測驗:約3個章節(jié)實驗課程學習完畢后,進行一次階段小測驗,測驗內容以圖片(包括數(shù)字切片和石蠟切片)形式出現(xiàn),10張圖片或20個問題為宜,100分制進行閱卷,由同學互相批改。(3)期中測驗:以“數(shù)字切片”內容為主,20張切片圖,以PPT方式考核,100分制計分。(4)期末測驗:包括切片考試和筆試,前者同上,后者改變既往只以文字方式考核學生學習情況的方式,在筆試試卷中加入適當?shù)膱D片問題,圖片宜清晰,標示明確。
2.質量控制:課題組負責人根據(jù)實施情況,對教師和學生同時進行調查和詢問,以問卷形式和標準化的試題閱卷系統(tǒng),對反饋的情況進行分析以及時調整教學實施,并挑選部分學生進行學習跟蹤,至期末時分不同項目進行教學總結。
1.DBL教學法在組織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有其獨特的作用和意義:①通過圖與文的結合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②加強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結合,消除了組織學實驗課的枯燥和乏味性;③充分將組織學實驗課與美學融為一體,使學生輕松愉悅的學習;④為后續(xù)的機能學科與臨床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
2.對組織學實驗教學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和應用前景思考。DBL教學在組織學的早期授課中,其實早就已經融入了DBL教學,在探索和實踐中我們起到了梳理和系統(tǒng)應用的作用。而DBL教學正是在組織學教學中抓住重點,解決了學生記憶的問題關鍵。組織學實驗基本屬于驗證性實驗,目的在于對理論課內容的檢驗、證實其正確性并強化記憶。其實,在前期的DBL教學實踐階段,就努力探索DBL的實用性和可推廣性。DBL能夠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數(shù)字化教學方法最佳融合,值得推廣。適合形態(tài)學課程的教學,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意識,可以將實驗課的繪圖作業(yè)本進行修改和完善。具體表現(xiàn)為:①作業(yè)本以章節(jié)為單元進行設置,并預留足夠的頁面進行備注和小結;②將理論課與實驗課的筆記本和作業(yè)本合二為一,理論課的繪圖與實驗課的繪圖進行比較,其實就是對理論課驗證的過程。除了從理論知識上進行了驗證,同時也從實驗技能與顯微鏡操作上進行了訓練和驗證;③應用DBL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醫(yī)學興趣的培養(yǎng),有助于后續(xù)醫(yī)學課程的學習;④能夠將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可延續(xù)性強,達到“我學為我用”的真正目的。
總之,在現(xiàn)代社會最有用的學習就是學習過程的學習,它能夠將經驗體會與實踐結合進自我的變化過程之中。DBL學習法更加注重圖片與教學內容的結合、知識傳授與獲得知識過程的統(tǒng)一,從實際出發(fā),結合圖片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圖片進行分析、論證抽象知識,并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參與收集、整理、分析醫(yī)學圖片信息得出結論,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各層次醫(yī)學知識,同時獲得廣泛的實踐經驗,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 張秀常.思維導圖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案例及分析[J].浙江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8(1):23-25
2 博贊.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張鼎昆,徐克茹.北京: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3
3 安代紅.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生物學通報,2007,12(7):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