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全稱為肩關節(jié)周圍炎,祖國醫(yī)學稱之為“漏肩風”、“凍結肩”等。肩周炎患者,自覺有冷氣進入肩部,也有患者感覺有涼氣從肩關節(jié)內部向外冒出,故稱“漏肩風”。北京同濟東方醫(yī)院骨科主任醫(yī)師、外科學教授、中華中醫(yī)藥學會整脊分會秘書長郭澄水說:“中醫(yī)認為肩周炎的形成有內、外兩個因素。內因是年老體弱,肝腎不足,氣血虧虛。外因是風寒濕邪,外傷及慢性勞損。”
中醫(yī)中藥治療效果明顯
1.中藥以祛風散寒、解痙通絡、活血化淤為目的。
2.拔罐拔罐治療肩周炎常選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貞、天宗等穴位。每次選兩個穴位,交替使用。
3.刮痧 刮痧治療肩周炎常選用的經(jīng)絡有:手臂外側的肺經(jīng)、大腸經(jīng)。每周可刮1~2次。
4.針灸 針灸治療肩周炎常選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貞、大椎、曲池、外關、腕骨等穴位。選用1~1.5寸針灸針,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膚,刺入穴位,留針20~30分鐘。每日1次。兩周為1療程。
5.理療選用超短波等高頻電磁療法,每日1次,10天為1療程??善鸬较?、鎮(zhèn)痛、解痙、改善血液循環(huán)、松弛肌肉的作用。
生姜熱敷對肩周炎很有益
?。?)取追骨風30克,酒60克。追骨風入酒內浸泡5日。分數(shù)次內服。
(2)用老生姜1000克,蔥子500克,甜酒250克。將二味藥搗爛后,炒熱,敷痛處。
?。?)取生姜500克,大蔥根50克,花椒250克,小茴香100克,白酒150克。先把生姜和蔥根切碎,搗成泥漿,小茴香和花椒搗成面,然后將四味混在一起攪勻,置于鐵鍋中用文火炒熱,加白酒攪和,再裝入紗布袋中,敷于患處。溫度以能耐受為度,上蓋毛巾,再蓋上棉被,使之發(fā)汗。第二天藥袋用鍋炒熱繼續(xù)用,不必換藥,此藥袋可加酒。每晚1次,堅持治療,定有療效。連敷1個月見效,一般需敷81天。
郭主任還推薦兩款食療方:
白芍桃仁粥:白芍20g,桃仁15g,粳米60g。先將白芍水煎取液,約500ml;再把桃仁去皮尖,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二味汁液同粳米煮為稀粥,即可食用。具有養(yǎng)血化瘀、通絡止痛之效。適用于肩周炎晚期瘀血阻絡者。
桑枝雞湯:老桑枝60g,老母雞1只,鹽少許。將桑枝切成小段,與雞共煮至爛熟湯濃即成,加鹽調味,飲湯吃肉。具有祛風濕、通經(jīng)絡、補氣血之效。適用于肩周炎慢性期而體虛風濕阻絡者。
【鏈接】:
常用中醫(yī)名方
[生山楂甘草湯]生山楂50克,桑椹50克,桑枝25克,烏梅25克,白芍20克,伸筋草20克,醋制元胡20克,姜黃15克,桂枝15克,威靈仙15克,醋制香附15克,甘草10克。水煎溫服,3日2劑,1個月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除配合練功外停用其他藥物或療法。舒筋通絡,祛淤行痹止痛,滑利關節(jié)。主治肩周炎。
[黃芪當歸湯]黃芪60克,當歸20克,桂枝12克,白芍20克,炙甘草16克,大棗10克,威靈仙120克,穿山甲6克,防風12克,蜈蚣2條,生姜10克,羌活12克。每日1劑,水煎服。補胃氣,通經(jīng)絡,散寒濕。主治肩關節(jié)周圍炎。冷痛者,加制川草、烏草各10克;兼痰濕者,加法半夏12克,膽南星10克;病久三角肌萎縮者,加制馬錢子0.3克。局部可以配合以針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