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凱,朱詩白,李秀敏,趙粵萍,徐志喜,白慧玲*
(1.河南大學 醫(yī)學院,河南 開封475004;2.永城市醫(yī)院,河南 永城476600)
生育是人生一重要轉折點,尤其是我國傳統(tǒng)的觀念,將生育看的尤為重要,不育癥患者不能實現(xiàn)人生這一目標,不但影響了他們的生活與工作,而且甚至成為不幸婚姻的誘因。醫(yī)學科學在研究和治療不孕癥的許多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1],但對心理因素的影響卻很少關注。本調查意在探討不孕不育患者心理障礙發(fā)生率及相關因素,采用了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后,效果滿意,為臨床的綜合治療提供依據。
不育癥組:2003年3月至2010年6月河南大學男科學研究所不育癥門診就診并自愿接受調查的263對不育夫婦。其中農民246人,工人148人,干部70人,教師31人,醫(yī)生12人,其他19人。文化程度,大專以上38人,大專48人,高中231人,初中197人,小學以下12人。年齡,40歲以上68人,35~40歲175人,25~35歲345人。不育時間均為1a以上,2~5a158對,5~10a75對,10年以上30對,其中原發(fā)不育368人,繼發(fā)不育158人。既往無精神病史。
對照組280例:患者均來自同期我院門診。男190例,女90例。其中農民130人,工人79人,干部38人,教師17人,醫(yī)生6人,其他10人。文化程度,大專以上20人,大專26人,高中123人,初中104人,小學以下7人。年齡25~45歲。既往無精神病史。
評定工具選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2]?;颊咦栽u結束后,將自評表10個的得分相加為總分,共記錄了人際關系、軀體化、不甘認可、孤獨、敵對情緒、精神病、恐怖、抑郁、傷心、焦慮等9種情感。
不育癥患者最高分255分,最低分95分,平均分165.3±36.8分。10個因子均分在2.04~1.51。所有因子均高于對照組。見表1
發(fā)現(xiàn)軀體化、人際關系、恐怖、抑郁、焦慮五因子分女性顯著高于男性,有統(tǒng)計學差異。其他幾種情感女性均高于男性,但無顯著差異。說明女性存在心理問題更嚴重,見表2。
發(fā)現(xiàn)3~5a不育史者,比3a以下或5a以上者抑郁、焦慮等的評分明顯增高。不論男女,不育對農民和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所致的心理壓力明顯較城市居民和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嚴重,家庭成員越多心理壓力越大。
約10%的夫婦因不育使婚姻關系惡化,39名(14.8%)妻子認為不育可導致離婚,僅16名(6.1%)男性有此擔心,男女相比有顯著差異(P<0.001)。不育夫婦有10.3%的妻子和15.2%的丈夫認為其夫妻關系不如過去,性生活受到一定的影響。9.6%的女方不育導致婆媳不和,與男方兄弟姐妹關系緊張,而男方與女方親屬間的關系變化不大。
表1 不育癥患者SCL-90因子分與對照組比較(ˉx±s)
表2 不育癥夫婦之間SCL-90因子的比較(ˉx±s)
對疾病的認識和治療及預后的態(tài)度:46%的女性認為沒有孩子是人一生中最大的悲哀,為了成全丈夫的心愿,不管付出多大的痛苦,也要把病治好。男性只有29%有此觀點,男女相比有顯著差異(P<0.001)。對治療和預后的態(tài)度男女之間無顯著差異。若不能治愈,大約45%的夫婦愿意抱養(yǎng)一個孩子,40%的夫婦不知如何辦好,還有10%的夫婦無所謂。約有55%的夫婦愿意接受試管嬰兒,但50%的夫婦不愿意接受他人供精人工受精。
不育癥患者是一個特殊的患者群體,來自社會、家庭以及疾病本身各方面的因素給患者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壓力,使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具有多種心理問題。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不育癥夫婦SCL-90所有均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不育癥夫婦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礙。調查中也發(fā)現(xiàn)不育男性和女性之間多個因子有明顯差異,說明不育癥女性比男性存在更嚴重的精神障礙。可能是傳統(tǒng)的習俗將不育原因歸因于女性,從而造成更大心理壓力,而男性很少擔心他人議論。城市患者由于知識層次高,接觸面廣,心理壓力較輕,能夠進行自我調節(jié),所以夫妻關系比較融洽,不育對工作、生活、人際關系等方面影響較??;而農民,文化程度低,受傳統(tǒng)思想影響嚴重導致夫妻不和諧,使不育癥患者在心理上、精神上承受沉重的壓力?;颊叽蠖嗯巫有那校敢飧冻鲚^大的痛苦接受治療。
不孕癥雖然不是致命性的疾病,但卻是造成巨大痛苦和不幸婚姻的原因,醫(yī)學科學在研究和治療不孕癥的許多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這一進展在生殖醫(yī)學領域中表現(xiàn)為將注意力幾乎全部集中在生物學上,對心理因素的影響卻很少關注。試管嬰兒等助孕技術作為科研成就,導致醫(yī)生將絕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完成婦女的妊娠過程,而忽視不育夫婦心理方面的問題,許多患者的不育與精神緊張同時存在。但是大多數(shù)病例的精神緊張是不育癥的結果,只有5% 的不孕癥是由精神因素引起的。情感問題可導致不育,不育又可加重情感負擔,心理護理成為生殖醫(yī)學整體護理的核心。良好的心理護理措施能較好地緩解不育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負面情緒與心理問題,起到藥物和純技術性治療手段起不到的作用[3]。在護理過程中根據不同心理狀態(tài)采取以下護理對策。
3.2.1 滿足患者對不育知識的要求 大多數(shù)患者不能正確客觀的認識自己所患的疾病,要讓患者真正了解其病因、病理以及該病的輔助檢查、診斷和治療,取得患者的配合,增強患者治愈的信心。
3.2.2 做好醫(yī)療保密工作,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
不育癥患者在社會生活中會有失去尊嚴的感覺,變的特別敏感,害怕別人取笑自己,害怕導致婚姻破裂等,醫(yī)護人員應保護他們的自尊和隱私,得到患者的充分信任,以更好的開展診治工作。
3.2.3 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 治療不育癥的過程是醫(yī)患之間達到共同目的而緊密合作的過程,護理人員與患者接觸的時間最多,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認真的傾聽患者的意見,理解同情他們,與患者進行友好、和睦、深入的交談,建立和諧、融洽的醫(yī)患關系,鼓勵患者參與治療的信心。
3.2.4 提供減輕情緒反應的技巧,協(xié)助患者減輕心理壓力 指導他們改變生活態(tài)度,指導他們通過轉移生活重心來減輕對妊娠的過度注意力,建議采取外出旅游、培養(yǎng)業(yè)余愛好等手段放松緊張的情緒,部分患者在緊張情緒得到緩解后可自然受孕。在治療過程中,注意對患者進行精神安慰,特別在手術過程中,給予患者一定的精神支持,減輕患者對治療的恐懼。使患者在精神上得到安慰,情緒上得到穩(wěn)定。
[1]李廣琪,李敬邦,賀洪德,等.選擇性輸卵管造影及輸卵管阻塞的介入治療不孕癥290例分析[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7,28(24):2 272-2 274.
[2]王征宇.癥狀自測評量表 SCL-90[J].上海精神醫(yī)學,1984,18(2):68-70.
[3]李鳳萍.護理干預對擇期手術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30(15):1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