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建洪 禹云襲
中華名山大川中之翹楚,多只能各領風騷。黃山之秀,泰山之雄,雁蕩之奇,華山之險,桂林之美,峨眉之峻峭,匡廬之迭翠……是人們公認的。惟有湖南湘西北邊陲的張家界囊括了天下名山之精華,集幽、野、神、奇、秀于一體。難怪凡是到過張家界的游人,對那里壯觀的雄姿和旖旎迷人的風采,無不驚嘆不已。
沿清澈碧透的金鞭溪而下,便進入山和樹的世界,兩岸石峰雄峙,直戳云霄:森林遮天蔽日,郁郁蔥蔥。峰峰都是直上直下,如斧削刀劈,橫斷線曲折有致,峰頂生有叢樹,巍然矗立,各呈奇態(tài)。曉霧方散,莽蒼的石峰和原始次生林,在金色的陽光沐浴下,熠熠生輝:林間鳥鳴猿啼,一派生機盎然。
在張家界20萬畝風景區(qū)內,像這樣刀切似的峭壁絕崖就多達2000 余座,相對高度多在100 米至200 米之間,峰峰拔地而起,層層幽谷疊翠。石峰姿態(tài)萬千,叫人應接不暇:有的像古城古堡;有的似亭臺樓閣;有的宛如人物,惟妙惟肖;有的活像獸類,蠢蠢欲動。那腰子寨的自然天橋,穿云破霧;神堂灣的驚天瀑布,飛瀉而下。其氣勢磅礴之偉,山清水秀之美,獨具意境。
張家界風景分峰、溪、瀑、泉、洞、石、寺七大類,景點多達2000 余處,許多著名畫家、攝影家在這里住上一年半載, 也未能搜遍其所有名勝。不過,游人欲“窺一斑而知全豹”,則要聽信“不到黃獅寨,枉到張家界”這一諺語了。黃獅寨孤峰如柱, 是個海拔1200多米的制高點,乘纜車或沿小徑攀登而上便可到達這巨大的觀景臺。極目眺望,千峰萬壑,盡收眼底,如一盤玲瓏剔透的翡翠模型,叫人留連忘返。碧空麗日之際,如果風雨驟至,那千變萬化的蒼茫云海,那波瀾壯闊的松濤,還有那頃刻即下的流泉飛瀑,會把這幅一望無際的水墨畫卷裝點得更有生意,更有氣派。置身其間,人們如步入蓬萊仙境一般,有半仙半凡之感。
據(jù)地質學家介紹,張家界以及毗鄰的天子山、索溪峪一大片數(shù)十萬畝的砂巖峰林景觀,是地球長達47 億年的地質歷史歲月中,經過無數(shù)次的地質震動,火山噴發(fā),海嘯迭涌,無數(shù)次大陸板塊的撞擊和斷裂才得以形成的。它令人嘆為觀止的壯美,可以與南極大冰川、喜馬拉雅大冰峰、北美科羅拉多大峽谷等相提并論。而惟有它千崖競秀,奇特的植物群落糾葛纏繞,珍禽異獸不時出沒,猿啼云間樹,鳥噪霧中花,儼然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奇妙的動植物園(僅張家界的樹種比整個歐洲還多一倍以上)。挺拔神奇的石峰,威猛中帶一點妖媚,渾樸中帶一點猖狂,鬼斧神工,雍容大氣。然而,在中華大地數(shù)不清的自然景觀中,張家界是發(fā)現(xiàn)得最遲的風景區(qū), 20多年前,它還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如今己成為我國旅游區(qū)中一顆耀眼的明珠。
著名畫家黃永玉游張家界之后曾慨乎言之曰:“我去過世界上許多地方,像張家界這樣集中,這樣美麗的風光還是頭次看到啊!”香港原特首董建華曾到張家界休假,也感嘆:“惟有張家界是一個值得人們一去再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