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CEO”黃奇帆
14年前成為直轄市以來,重慶的發(fā)展從未像現在這般異軍突起。59歲的黃奇帆也因此格外受人矚目,被稱為“中國最受關注的市長”。
黃奇帆來自上海。他早年在上海當工人,后來就讀上海機械學院儀器儀表系,“文革”結束后從工程師當到廠長,上世紀80年代前期進入上海市經委。90年代前期,他一直搞浦東開發(fā),當過開發(fā)辦公室副主任、浦東新區(qū)管委會副主任,后來升任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兼市政府副秘書長,擔任過市經委主任。2001年10月,黃奇帆的人生迎來又一大轉折:他被任命為重慶副市長,后來又擔任了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分管國資、工業(yè)、教育、財稅、金融等領域。他是重慶當地少有的既懂經濟、又熟稔行政操作的官員,被視為“重慶的CEO”、重慶經濟總設計師。
重慶今天的經濟發(fā)展格局,很大程度上都出自黃奇帆之手。2002年,黃奇帆牽頭整合各類分散的政府資源,組建八大投資集團,由重慶市政府擁有、授權經營。同時,黃奇帆力推重慶老工業(yè)基地的復興、重整和“金融興市”的改革。他對重慶金融企業(yè)和國企實施了一系列的債務重組,目前重慶國資規(guī)模已從2003年全國第十九位躍至第四。他還將其熟諳的資本運作方式用于教育發(fā)展。2006年,重慶清償了近20億元的“普九”債務,創(chuàng)造了一個全國義務教育的樣本;完善教育投融資體制,推進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而受到中央肯定,被譽為“重慶教育現象”……
2010年1月26日,在重慶市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黃奇帆高票當選市長。半個小時后,他出現在惠普全球電腦生產基地竣工投產典禮上。
這是黃奇帆正式出任市長后的首次公開亮相。而惠普基地布局重慶,讓人們不得不再次感佩黃奇帆敏銳的經濟眼光。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全球工業(yè)蕭條,黃奇帆卻大膽策劃,將重慶經濟新增長點押在當地的空白產業(yè)筆記本電腦上。
隨著惠普、宏碁兩大筆記本巨頭的落戶,富士康、廣達、英業(yè)達等世界最重要的筆記本代工、零部件廠商接踵而至。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基地正在重慶變成現實,產值將上萬億元。
這歸功于黃奇帆親自策劃的“垂直整合一體化”商業(yè)模式,它不僅僅改變了內陸,甚至改變了世界30年的加工貿易模式,將原料和銷售“兩頭在外”變?yōu)椤埃ㄤN售)一頭在外,(原料)一頭在內”。與發(fā)展筆記本加工貿易互為表里的,則是黃奇帆去年7月啟動的另一項新政——戶籍制度改革,意在吸引新生代勞動人口,增加城市人口紅利。改革起步力度非常大,未來10年轉戶農民將達1000萬,因此被稱為“全國最大規(guī)模的戶改”,引起了巨大反響。
而黃奇帆上任后的另一個大手筆,是開內地城市大規(guī)模建設“公租房”之先河。重慶公租房堅持“低門檻”,在全國率先取消戶籍限制,只要在重慶有工作,符合單身月收入2000元以下、家庭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標準,就可申請公租房。按照黃奇帆的設想,未來重慶主城的1000萬人口,200余萬人的住房保障將由公租房解決,100多萬人的住房由廉租房、安置房、經濟適用房解決,由商品房市場解決的只占60%左右。與戶改相對應的,黃奇帆在重慶還推動了涉及“土地證券化”試驗的“地票”制度。黃奇帆坦言:“重慶是整個中國的縮影,它的發(fā)展不能只建大城市,還要發(fā)展大農村,建設新農村。作為城鄉(xiāng)統(tǒng)籌改革試點的直轄市,我們的任務是破解大城市帶大農村這道難題?!?/p>
黃奇帆精力充沛,滿腹經綸,對經濟數據有超強記憶力。他往往在會議上講話數小時,但從來不用稿子,思路清晰、邏輯嚴密,引用的數據很多卻少有錯誤。有人問黃奇帆:“你每天腦子里好像除了這些數字就是規(guī)律、條框,生活有意思嗎?”他回答:“當然很有意思。因為我的生活就是一個模式,得不斷地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要想出辦法去解決它,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你就會很愉快?!?/p>
在重慶,黃奇帆是出了名的心直口快,人稱“黃大嘴”。對于官場不良作風以及辦事不力的部屬,他更是敢于直言,甚至“怒斥”。2008年重慶“兩會”期間,一次提案現場辦理會上,重慶市某局官員發(fā)言盡說對解決問題無實質幫助的套話、官話。黃奇帆當場斷喝:“這種場合就不要說官話了!”(文/鄧全倫 據《時代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