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國
(北京電影學院圖書館,北京 100088)
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最終目標是為讀者研究、學習服務。然而,近年來,文獻資源的建設與文獻資源的利用之間卻出現(xiàn)了越來越難以調和的矛盾,文獻資源建設的數(shù)量逐年上升,文獻資源的利用率卻一再下降,而這種建設與利用的斷裂現(xiàn)象在外文文獻建設方面尤為突出。眾所周知,外文影視藝術圖書是國外影視學科發(fā)展的成果反映,是廣大師生獲取國外影視藝術研究創(chuàng)作領域信息知識、從事影視藝術教學活動與科學研究的重要文獻資源,其對影視藝術院校的學科建設與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參照、參考及借鑒作用。因此,有效解決外文文獻資源建設與利用之間的矛盾迫在眉睫。本文期望通過對產生此種矛盾的原因進行分析,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案和途徑。
在網絡技術不發(fā)達、網絡知識相對貧乏的過去,讀者要想獲取到教學、科研和創(chuàng)作的資料,唯一的途徑就是到圖書館借閱圖書。但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知識獲取渠道的多元化,網絡信息資源的不斷豐富,改變了讀者獲取知識的方式。讀者可以不用到圖書館借閱圖書,而是通過網絡等現(xiàn)代信息手段即可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信息。由此,外文文獻資源的利用率必然會隨著讀者到館率的下降而下降。而圖書館為了科研和教學的需要,對外文文獻資源的建設不能因為讀者使用率的下降而放棄,反而隨著經費的逐年增加,不斷加大了對外文文獻資源的建設力度。所以說,利用數(shù)量的縮小和建設數(shù)量的增加是造成這一矛盾的客觀原因。
圖書館是高??蒲薪虒W的信息和知識基地,其最終目標是為了滿足高校科研、教學和讀者需要,而圖書館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文獻資源的建設。我國教育行政機關對高校圖書館建設與發(fā)展有著硬性規(guī)定,如:《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修訂)》(高教[2002]3號)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高等學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配置應與學校的教學科研的需求相適應,并根據(jù)學校發(fā)展水平逐年增加。生均年購文獻量應不低于教育部的評估指標”;《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 (試行)》(教高司函[2004]90號)將生均冊數(shù)和生均進書量作為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是否合格的重要考察指標。所以,高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就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讀者個性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保證高校的辦學條件能夠達標。為了順利完成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在數(shù)量上的要求,采訪人員必然是從圖書館工作角度出發(fā)來進行圖書的采訪工作,使得文獻資源的建設成了一項日?!皥D書采購”的工作,而不是一項“知識挖掘”的工作。缺少讀者主動參與的文獻資源建設的結果往往是采購的圖書大多無人問津,而讀者需求的圖書卻又沒有采購到位。當然,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并不能完全歸咎于圖書館采購人員,讀者也難辭其咎。為了滿足讀者個性化的需求,各個圖書館經常開展傳統(tǒng)的“讀者薦書”工作,而讀者對這項工作的不信任使其養(yǎng)成了被動化需求的習慣,一旦發(fā)現(xiàn)圖書館沒有自己需要的書,寧可自己去購買也不愿參與“薦書”工作。由此可見,文獻信息資源的采訪與讀者需求之間的信息不對接便成為導致文獻資源的建設與利用之間矛盾的直接原因。
教育部 2002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修訂)》第三十條指出,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不僅應該具備圖書館學的專業(yè)知識,還應該具備一門以上的其他學科知識。這種要求符合圖書館的長遠發(fā)展需要,有利于配合高校學科建設和學科發(fā)展。從影視藝術院校圖書采訪的現(xiàn)實意義上來講,圖書館工作人員只有掌握了更多的影視藝術領域的學科知識,才能在采訪工作中有的放矢,避免外文圖書采訪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然而,現(xiàn)實情況與政策層面的要求仍舊存在相當大的差距。當前影視藝術院校圖書館人員的學科背景相對單一,雖然有很多老館員在影視藝術院校工作多年,對影視藝術圖書也比較了解,但是因為缺乏藝術教育的專業(yè)背景,對學科的基本構成和發(fā)展方向缺乏明確認識,因而在藝術圖書采選過程中只能泛泛而為,不能主動地針對學科發(fā)展的需要尋找到優(yōu)質的外文圖書資料。由于外文水平較低、缺乏專業(yè)的藝術知識,多數(shù)圖書采訪人員對外文圖書的采選大多依賴外文圖書公司提供的書目,其工作特點也是按照書目上提供的分類做一下簡單的查重之后,便做出訂購決定,其訂購的圖書的質量可想而知。由此可見,采訪人員受藝術素養(yǎng)和外文水平不高的限制,使得所采購的圖書與學科發(fā)展需要之間形不成有效對接,這也是產生采訪與利用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
針對上述三方面的原因,為了有效解決外文文獻資源采訪與利用之間的矛盾,使得采購的圖書能夠被有效的利用,筆者提出以下解決方案。
“圖書館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藏’與‘用’展開的,‘藏’是基礎,‘用’是目的,圖書館建設要實現(xiàn)‘藏’和‘用’的統(tǒng)一。高校圖書館是直接為廣大師生的教學科研服務的,‘用’是其基本職能和屬性。”[1]文獻資源的建設目的應該充分考慮讀者需求,而不是單純地為了文獻資源的建設而建設,尤其是網絡信息技術和數(shù)字化技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讀者需求應成為文獻資源建設的重要參照指標和采選依據(jù)。外文圖書的讀者可以劃分為三大群體:以學科帶頭人及科研團隊為主的長期需求讀者群、以博士生和碩士生為輔的中短期讀者群以及其他具有不定期需求的讀者群?;诓煌x者群需求的文獻資源建設要建立起一種服務多層次的立體采選模式,這種立體采選模式應建構起以圖書采訪人員為主、學科帶頭人和專家學者為輔、其他讀者為補充的采選體系,從而實現(xiàn)既能保證圖書館事業(yè)性的文獻資源建設,又能滿足不同讀者群的個性化需求的雙重目標。
為了保證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予以保障。首先,圖書館可以將個性化圖書采購作為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重要工作來推進,并且將這項工作日?;椭贫然?。其次,加強讀者薦書工作,建立簡易明晰的薦書平臺,不斷優(yōu)化薦書流程,設置專人管理薦書工作,及時與薦書的讀者溝通,從而充分調動讀者參與選書的積極性。再次,建立外文圖書采購“票選制”。采訪人員可以將要征訂的圖書在采購之前先進行張榜公示,根據(jù)讀者對圖書的推薦力度,按照票數(shù)的高低確定采購書目,優(yōu)先購買讀者極力推薦的圖書。為了保證這些措施的順利實施,可以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獎懲措施,對于教師,可以將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與教師的工資、科研活動和職稱評定等有著切身利益的工作進行綁定;對于學生,可以將其與學生的學分、社會實踐、評優(yōu)評先等結合起來。此外,圖書館也可以在系統(tǒng)內給予積極參與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老師和學生以優(yōu)待措施,如增加借書冊數(shù)等。
外文圖書是藝術院校了解世界藝術發(fā)展現(xiàn)狀、規(guī)劃藝術學科發(fā)展方向的重要參考資料,其對藝術院校的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由此可見,藝術院校外文圖書的采購已經超越簡單的文獻資源建設的范疇,上升到影響藝術學科發(fā)展的層面上來。從學科建設角度出發(fā)的外文圖書采訪工作也必然要改變舊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建立起一個與藝術學科緊密相連的互動平臺。這就要求藝術院校的外文圖書采訪人員要與學科專家進行多方位的溝通和交流,熟悉院系的教學、科研情況,立足學科前沿,及時采購相關方面的圖書資料,從而為教學、科研人員提供國外藝術研究和藝術教育的新情況、新動向,促進藝術學科快速發(fā)展。
為了滿足學科發(fā)展和學科建設的需要,圖書館應在館員和教師之間建立起暢通的溝通交流平臺,這種互動平臺的建立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手段來實現(xiàn)。第一,建立學科館員制度。選擇具有藝術學科專業(yè)教育背景的館員擔任學科館員,學科館員要經常深入院系,與學科帶頭人或學科專家交流、溝通,及時了解和掌握院系的教學計劃、科研動態(tài)、學科發(fā)展規(guī)劃等,從而為采訪人員提供讀者需求數(shù)據(jù)。第二,建立專家選書制度。圖書館可邀請學科帶頭人、專家教授等專業(yè)人員參與外文圖書的選訂等關涉學科建設與發(fā)展的文獻采訪工作,并隨時搜集專家學者提出的文獻資源建設意見或建議,將意見和建議匯編后形成文件供采訪人員參考。[2]
外文圖書的采訪工作有其特殊要求,采訪人員除了應該具備的專業(yè)的藝術素養(yǎng)之外,還應該具備較高的外語水平。但目前大部分院校圖書館無論在引進人才還是對現(xiàn)有人員培養(yǎng)時,都過于關注其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而忽視了其對圖書館學之外學科的專業(yè)修養(yǎng),尤其是外語水平。而有的藝術高校圖書館雖然在人才數(shù)量上達到了一定水平,但是因為缺乏必要的人才機制,同樣不能做到人盡其用。此外,很多藝術高校圖書館在人力資源的挖掘和人才建設方面缺乏主動權,有些藝術高校圖書館成為學院進行人力調配的緩沖帶,圖書館專業(yè)隊伍建設不足,多種學科專業(yè)人員建設更成為見諸于圖書館工作計劃之中的“草圖”。以上種種原因對外文采訪工作的影響尤為明顯。
要想提高外文圖書的采訪質量,首先要提高外文圖書采訪人員的綜合水平。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首先,加強圖書館人才規(guī)劃,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做到人盡其才,人盡其用。藝術高校圖書館在人才規(guī)劃方面應該充分考慮人員的知識結構,除了引進具有圖書館學科背景的人員之外,也應該按照比例引進藝術學科和外語人才。這樣的人才結構既可以保證圖書館正常業(yè)務的順暢運行,又能保證文獻資源建設高質量地完成。其次,加強對外文圖書采訪人員的培訓。這種培訓可以通過在職深造等多種形式和途徑來實現(xiàn)。第三,外文圖書采訪人員應加強不斷學習的自覺意識。外文采訪人員應該針對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工作需求,加強自主學習,拓展知識廣度,除了不斷鞏固圖書館專業(yè)知識外,還要不斷加強藝術理論及外語知識等多方位的學習,以提高工作技能。
“大學圖書館館員作為館藏服務與師生讀者閱讀的中介,其開發(fā)外文文獻信息的能力和水平,既決定了文獻信息資源價值的實現(xiàn)程度,也影響著讀者利用西文文獻的效率?!盵3]影視藝術院校學生的外語水平相對較低,這一客觀要素影響了外文圖書的利用效率,這種狀況與外文文獻資源建設的最終目標是相悖的。而在客觀現(xiàn)狀無法改變的情況下,要想提高外文圖書的利用率,必然需要從圖書館的角度加大開發(fā)和宣傳力度。
為了提高外文文獻資源的利用率,負責外文圖書開發(fā)利用的館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工作:第一,做好查找、歸類、編制專題書目、索引、文獻匯編和高質量的索引數(shù)據(jù)庫等工作,為讀者提供文獻信息導航,使讀者能夠快速了解到新進外文圖書。第二,向目標讀者群定期推送外文圖書目錄信息,以滿足不同讀者群的需求。第三,對于讀者需求量大的外文圖書,可以通過數(shù)字化外文圖書的形式,為更多的讀者提供閱讀需求。第四,加強與院系的聯(lián)系,與院系合作翻譯國外優(yōu)質教材。
總之,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解決藝術院校的外文文獻資源的建設與利用之間的矛盾雖然困難重重,但是這個矛盾的解決與否將決定著外文圖書采訪的質量,進而影響到藝術院校學科的發(fā)展和科研。圖書館只要謹記文獻資源建設的目的——“藏”為所“用”,把外文文獻資源的建設和利用系統(tǒng)地對接起來,那么,有效解決當前的矛盾便指日可待。
[1]闞小良.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利用效率的思考[J].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10(3):77—80.
[2]徐軍燕.高校重點學科文獻資源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5(6):71—73.
[3]趙德春.高校圖書館西文文獻信息資源開發(fā)與利用[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0(8):13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