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虎
1.1 實驗設計 回歸分析方法,對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影響因素進行篩選
1.2 病例選擇
1.2.1 病例要求 病歷記錄完整、準確,由中藥注射劑引起的明確的不良反應。
1.2.2 病例分配 按符合年齡范圍,隨機入選來自不同科室,不同疾病的患者,納入標準的不良反應住院病例。共收集不良反應病例472例,其中男242例,女230例。年齡范圍3~75歲。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單因素回歸分析方法
表1
單因素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性別不是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的重要因素。只與患者年齡、性別、合并用藥、患者體質、給藥途徑、操作規(guī)范因素相關。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以過敏反應[1]為主。
2.1 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過敏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蕁麻疹、藥疹、丘疹、皮膚瘙癢、水皰、水腫、呼吸困難或過敏性休克等癥狀。茵梔黃、清開靈、雙黃連[2]等均有過敏性休克報道。
2.2 心血管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皮膚黏膜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損害。臨床表現(xiàn)為胸悶、心悸、惡心、嘔吐、腹瀉、咳嗽、煩躁、神志不清等癥狀,復方丹參注射液有報道的不良反應臨床表現(xiàn)多達十幾種[3]。
2.3 研究表明,中藥注射劑與臨床靜脈注射劑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數(shù)量增多且超標[4]。不溶性微粒進入人體后阻塞微血管,造成水腫、肉芽腫、靜脈炎,并誘發(fā)熱原反應和過敏反應。
3.1.1 中藥材品種受產(chǎn)地、氣候、采收季節(jié)、種植條件和藥用部位及炮制方法的不同,而造成所含藥材成分的不確定性。其所含主要成分存在較大差異性,影響藥物成分的純度,造成不良反應差異大。
3.1.2 中藥注射劑中雜質(如鞣質)與有效成分的化學結構及特性極為相近,生產(chǎn)過程中不易完全分離出[5]。藥材中含有的多肽蛋白質、樹脂、綠原酸等雜質難以除盡,會以膠體形式存在于藥液中,可能作為半抗原與血漿蛋白結合成全抗原,輸注時易引起過敏反應。
3.1.3 建立指紋圖譜檢測標準,保證不同生產(chǎn)批次的提取物與產(chǎn)品都基本穩(wěn)定在標準值范圍內??墒怪笜顺煞趾康牟▌雍椭讣y圖譜的變異控制在較窄小的范圍內,反映中藥化學成分及其含量的分布。
3.2.1 缺乏中醫(yī)診斷和治療疾病辨證施治[6],未按照藥品說明書規(guī)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超功能主治用藥。臨床運用應根據(jù)病情的具體表現(xiàn),考慮患者的個體差異相應調整。
3.2.2 中藥注射劑溶于輸液體后必須進行不溶性微粒檢查,無沉淀析出方可應用。中藥注射劑不宜與西藥同時使用,可改變其原有的化學性質,導致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3.2.3 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與藥物的稀釋度有一定的關系,藥物的濃度越高,不良反應越重。因用藥濃度過大而突發(fā)過敏性休克[7]。并且滴速不宜過快,以免血液中藥物濃度間歇性增高,引發(fā)不良反應。
[1]鄭彥云,陸平平,吳志紅,等.84例中藥注射液不良反應及相關因素分析.廣東藥學,2003,13(4):53.
[2]林飛,尹利輝.雙黃連注射劑不良反應的原因及分析.中國藥事,2009,23(5):499.
[3]湯啟勛.復方丹參注射液臨床應用中不良反應觀察.中國中藥雜志,2005,24(1):57.
[4]李江華,曾佳.9種中草藥注射劑與輸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疾?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0,20(2):120.
[5]佘白蓉,楊綺華.四種常用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文獻資料分析.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03,3(1):54.
[6]高素珍,張志剛.淺析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原因及防治措施.中國藥房,2008,19(18):1439-1440.
[7]站偉.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原因分析與對策.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6,18(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