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兵,周清明*,楊虹琦,劉道嚴,江明光,周木子
(1湖南農業(yè)大學煙草科學與健康重點實驗室,長沙 410128;2 鳳凰縣煙草專賣局,湖南鳳凰 416200)
湖南鳳凰縣所產煙葉山地特色明顯, 風格突出,配伍性強。有研究[1~7]表明,土壤特征對烤煙生長發(fā)育及其品質具有顯著影響,國內外對影響烤煙品質的土壤條件和海拔高度的文獻報道較多,但多是從整體上進行描述,對湘西山地特色烤煙產區(qū)的研究尚不多見。筆者通過對鳳凰縣不同成土母質、不同土壤類型、不同海拔高度產區(qū)初烤煙葉的物理特性、化學特性、類胡蘿卜素和多酚含量進行分析,比較了不同產區(qū)烤煙的品質特征和局部分布特性,旨在為鳳凰縣煙草種植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jù)。
試驗于2010年5~9月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鳳凰縣進行(表1),供試品種為云煙 87,采用當?shù)刈顑?yōu)栽培措施。室內試驗在湖南農業(yè)大學煙草科學與健康重點實驗室進行。
表1 鳳凰縣試點基本情況Table 1 The basic experiment condition of Fenghuang county
根據(jù)鳳凰縣煙草種植區(qū)劃在各產區(qū)鄉(xiāng)鎮(zhèn)選擇具有代表性、連片性好且遠離公路的田塊作為試點,各試點植煙土壤成土母質與類型借鑒湖南省土肥所分析結果,GPS測定海拔。于烤煙烘烤結束后由煙葉技術員上門選取初烤煙葉共 18個樣,每樣30片,帶回實驗室進行理化指標的檢測分析。
物理指標測定參考文獻[8]方法進行,常規(guī)化學成分的分析檢測方法主要依據(jù)國家煙草專賣局制定的行業(yè)標準 YC/T159-2002測定水溶性糖、YC/T159-2002測定還原糖、YC/T160-2002測定煙堿、YC/T161-2002測定總氮、YC/T173-2003測定鉀、YC/T162-2002測定氯。多酚和類胡蘿卜素含量按文獻[9,10]進行測定。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Excel 2003 和SPSS 11. 0 統(tǒng)計軟件。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成土母質初烤煙葉物理特性除平衡含水率達到顯著性差異外,其余均差異不顯著;化學指標中煙葉鉀含量與綠原酸含量存在極顯著差異,煙葉總氮、蕓香苷、兩糖差及鉀氯比存在顯著差異,其他指標差異均未達到顯著水平。
表2 不同成土母質烤煙理化特性分析Table 2 Flue-cured tobacco physiochemical index analysis of different soil parent material
石灰?guī)r母質烤煙平衡含水率最高,板巖次之,頁巖最低。母質為鈣質頁巖的煙葉除糖堿比外,其他指標均處于較高的水平,尤以多酚和色素的含量最為突出。而烤煙色素和多酚不僅影響到烤煙的外觀質量,而且作為主要的香氣前體物,其分解產物與煙草的香味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11]。從表2不難看出,鈣質頁巖煙葉鉀氯比最大,平均高于后二者43.2%左右,這是由煙葉鉀含量較高而氯含量較低引起的;不同母質間煙葉氮堿比相差無幾,這與煙葉總氮含量高,煙堿含量也相應較高有關。
綜合分析表明,在物理特性各項指標中,鈣質頁巖煙葉單葉重最大,含水率最小,含梗率居中,葉片厚度和葉面密度也處在理想范圍。在各項化學指標中,如鉀、綠原酸、蕓香苷等與煙草品質呈正相關關系的指標均處在最高水品,其他指標也處在相對適宜的范圍。因此,總體而言,鈣質頁巖成土的烤煙品質相對較好,較適宜于煙草工業(yè)的需求。
由表3可知,不同土壤類型煙葉理化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含梗率、總氮、鉀、揮發(fā)堿、綠原酸和蕓香苷。其中,含梗率、揮發(fā)堿、綠原酸及蕓香苷含量差異極顯著,總氮、鉀含量差異顯著。弱潴育性水稻土煙葉含梗率最高,黃壤最低,潴育性水稻土處于中間水平。雖然其他物理特性差異不顯著,但均值卻相差較大,特別是黃壤烤煙單葉重、葉厚比潴育性水稻土高出15%左右,再加上潴育性水稻土開片度較大,可見潴育性水稻土煙葉葉形較寬圓,葉身較薄。
潴育性水稻土煙葉總氮含量顯著低于弱潴育性水稻土和黃壤,鉀含量處于中間值,以黃壤最高。黃壤煙葉揮發(fā)堿含量也位于極顯著的最高值,弱潴育性水稻土次之,潴育性水稻土最低。有研究[12]表明,煙草的酸性化合物和堿性化合物對煙草品質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一般來說,酸性化合物能促進煙草品質,而堿性化合物則越低越好。因此,相對而言,潴育性水稻土煙葉堿性化合物較低,酸性化合物和堿性化合物組分較為協(xié)調,更有利于卷煙抽吸過程中和諧煙氣的形成。不同土類間綠原酸和蕓香苷含量存在極顯著差異,其含量從高到低依次為黃壤、潴育性水稻土、弱潴育性水稻土,而且綠原酸含量高的蕓香苷含量也相對較高,體現(xiàn)出一一對應的關系。
表3 不同土壤類型烤煙理化特性分析Table 3 Flue-cured tobacco physiochemical index analysis of different soil types
由表4可知,不同海拔煙葉理化指標差異較小,僅煙葉含梗率、β-胡蘿卜素含量達到差異顯著水平,其他指標差異均不顯著。在物理特性方面,低海拔煙葉含梗率顯著高于高海拔煙葉。此外,低海拔煙葉與高海拔煙葉在開片度、葉厚及葉面密度相似的情況下,低海拔煙葉單葉重相對較大,而平衡含水率卻相對較小,進一步凸顯出低海拔煙葉含梗率較高的特點。
表4 不同海拔高度烤煙理化特性分析Table 4 Flue-cured tobacco physiochemical index analysis of different altitude
在化學特性方面,低海拔煙葉β-胡蘿卜素含量也顯著高于高海拔煙葉,其多酚和色素含量也較高或稍高于高海拔煙葉。煙葉常規(guī)化學指標含量比較接近,但低海拔煙葉兩糖差與糖堿比較低,而氮堿比和鉀氯比較高,這是由于低海拔產區(qū)煙葉還原糖、煙堿、總氮、揮發(fā)酸和揮發(fā)堿含量高,而氯含量低造成的。
a.本研究結果表明鈣質頁巖母質成土的煙葉相對較好,煙葉鉀、綠原酸、蕓香苷含量較高,總氮含量較適中。這與梁洪波等[13]人的研究有一定的出入,這可能是與地域差異或試驗參比對象的內在營養(yǎng)物質成分差異較大有關,具體原因還需要對土壤養(yǎng)分庫特征進一步綜合比較分析。
b.本研究中潴育性水稻土煙葉物理特性相對弱潴育性水稻土和黃壤劣勢較明顯,黃壤優(yōu)勢突出;煙葉化學指標方面黃壤也有較好的表現(xiàn),這與趙巧梅等[14]人的研究基本一致。
c.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海拔煙葉理化特性整體差異較小,只有煙葉含梗率和β-胡蘿卜素含量存在顯著差異,其余均差異不顯著。這可能是與海拔梯度差異較小有關。
d.湘西鳳凰縣烤煙總體水平較好,烤煙物理指標和內在化學組分比較適中,烤煙致香前體類物質較豐富,符合優(yōu)質烤煙的標準。煙葉總糖及還原糖含量較適中,絕大部分都處于適宜范圍或最佳范圍內。適宜的總糖和還原糖含量是形成優(yōu)質烤煙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適宜的雙糖含量對鳳凰縣烤煙品質貢獻較大。但是存在部分化學組分及比值偏低的問題,如總氮含量、鉀含量和氮堿比、鉀氯比,這可能與烤煙移栽后雨水過多、煙草光合作用不足、水肥流失有關。此外,還存在煙堿偏高的問題,這與王彥亭等[15]人的研究是一致的。煙堿含量過高容易導致卷煙勁頭大,吃味苦,煙味粗糙,影響煙葉品質[16~18]。因此,在煙草種植上需要加大氮肥、鉀肥的施入,采取一系列農藝措施減氯降堿,進一步提高烤煙品質。
[1]羅建新,石麗紅,龍世平.湖南主產煙區(qū)土壤養(yǎng)分狀況與評價[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1(4):376-380.
[2]肖漢乾,羅建新,王國寶,等.湖南優(yōu)質煙區(qū)不同產量水平土壤肥力狀況分析[J].作物研究,2003,17(1):28-30.
[3]肖漢乾,羅建新,王國寶,等.湖南省植煙土壤養(yǎng)分豐缺狀況的分析[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9(2):150-153.
[4]宋珍霞,高 明,關博謙,等.重慶市植煙區(qū)土壤肥力特征研究[J].土壤通報,2005,36(5):664-668.
[5]王樹會,邵 巖,鄧云龍.云南植煙土壤主要養(yǎng)分特征及在生產上的對策[J].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5,20(5):690-693.
[6]劉東東,劉培玉,王新發(fā),等.不同土壤類型烤煙質量評價[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37(35):17479-17480.
[7]宮長榮,王能如,楊煥文,等.煙草調制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
[8]吉書文,騰兆波.煙草物理檢測[M].鄭州:河南科學出版社,1997.
[9]楊虹琦,王 勇,周冀衡,等.不同卷煙和煙葉中主要多酚含量的差異[J].中國煙草學報,2007,13(3):21-24.
[10]楊虹琦,岳 騫,黎 娟,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烤煙類胡蘿素[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2(6):616-618.
[11]周冀衡,王 勇,邵 巖,等.產煙國部分煙區(qū)烤煙質體色素及主要揮發(fā)性香氣物質含量的比較[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1(2):128-132.
[12]胡榮海,邵 巖.云南煙草栽培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13]梁洪波,劉昌寶,許家來,等.山東不同土壤類型對煙葉品質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06,(2):42-43.
[14]趙巧梅,倪紀恒.不同土壤類型對煙葉主要化學成分的影響[J].河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2,36(1):23-26.
[15]王彥亭,謝劍平,李志宏.中國煙草種植區(qū)劃[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16]閆克玉,趙銘欽.煙草原料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17]王能如,徐增漢,李章海,等.煙葉調制與分級[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2.
[18]李良勇,謝鵬飛,劉 峰,等.湖南瀏陽煙區(qū)氣候土壤因素和煙葉質量特點[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2(5):49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