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辛亥年的漳州記憶

        2011-11-19 19:01:37秦河
        閩臺文化研究 2011年3期
        關鍵詞:楊維漳州

        秦河

        辛亥年的漳州記憶

        秦河

        中國紀年,60年一甲子,有許多辛亥年,當代人通常所說的辛亥年是指1911年,即在孫中山領導下,革命黨發(fā)動武昌起義,導致滿清政府倒臺,封建帝制結束,中華民國建立的那一年。

        革命黨武昌起義發(fā)生在1911年的10月10日,而漳州光復,卻是發(fā)生在一個月之后。

        余生也晚,不可能親歷那次革命,這里所說記憶的意思,是記下別人的回憶。我第一次接觸有關漳州辛亥革命的史料是十七年前,為撰寫《楊騷傳》(海峽文藝出版社,1998年)。在綜合有關史料之后,我寫下了以下文字,試圖從一個角度描繪出當年漳州光復的畫面:

        楊維銓(楊騷)十一歲的時候,發(fā)生一件重大而有趣的事情。那一天,他和他的同學們舉火炬提燈籠,上街游行。

        這一天是1991年11月11日,也就是清宣統(tǒng)三年農歷九月二十一日,這一天,漳州光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的革命槍聲敲響了清朝統(tǒng)治的喪鐘。十二天后,湖南、陜西兩省宣告獨立,之后,江西、山西、云南、貴州、浙江、江蘇、安徽、廣西……各省紛紛樹起獨立的旗幟,脫離清廷。革命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席卷全國。十一月九日,福州宣告光復,隔二天,漳州宣告光復。是日,林者仁、陳智君、李紀堂、陳兆龍等革命黨人在汀漳龍道的衙門口卸下杏黃龍旗,升起革命軍旗。同時,明倫堂(府學宮)升起五色革命旗。革命者并當眾宣布:

        “現(xiàn)在時危勢迫,各省警報紛紛,我漳伯叔兄弟,各有身家生命,必須力求自保,方免禍至災臨,現(xiàn)在紳商學界,大家求保平安,為此宣告獨立,軍民合力一心,商界照常貿易,居民從此安寧?!?/p>

        藍天,白云。農歷九月的漳州城,秋高氣爽。鮮艷的十八黃星旗在城道臺衙門上高高飄揚。

        漳州知府、道臺、龍溪縣知事及其他官員們早已聞風而逃,如鳥獸散。沒有流血,勝利仿佛來得很輕松,又仿佛是一出鬧劇,頭天晚上,一些革命黨人攜帶鐵煙罐偽稱炸藥,威脅獄吏開監(jiān)盡釋囚犯。另一些革命黨人拿著四顆自制集束手榴彈,到道臺府上,把道臺嚇跑了。人們還沒有完全明白過來,就換了個朝代,“宣統(tǒng)”成為過去,民國已經到來。家家戶戶拿下杏黃龍旗,插上五色旗,表示擁護共和。店鋪照舊開業(yè),東門街,雙門頂,東閘口……該熱鬧的地方還是那么熱鬧。中國人極容易順應潮流,大勢所趨,便“咸以維新”了。光復后的漳州,到處給人革命的感覺。青年學生們興高采烈地剪掉“豬尾巴”(長辮子),相約到照相館攝影留念?!疤熳銜币渤闪⒘?,反對包纏小腳,號召婦女解放雙腳,于是,許多當初哭哭啼啼地纏腳的女孩子,放了雙腳,大大咧咧地走到街上。“文明戲”也有了,只是,臺上的女主角都是男學生扮演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革命軍。漳州的革命軍還沒有來得及穿上軍裝,他們從角美招募來,拿著鳥槍、大刀、木棍,便進城來了。巡邏,示威,很風光。當然,最激動的還是小學生們。他們上街慶祝游行,他們的心像手上的燈一樣,在燃燒、在跳躍、在流蕩。

        楊維銓是這些學生中的積極者,他早早地準備好了,早早地到了學堂,他手中的三角燈上,還畫了一個帶刀的好漢,不知是從哪部武俠小說的插圖里學來的。上街游行,這是楊維銓一生中的第一次……

        十一歲的楊維銓上街游行并非完全是盲目的。楊維銓所在的學校是一個革命氣氛很濃的學校。這里有一位教習叫宋善慶。他提倡新學,對文學、書法、篆刻、音樂、體育甚至世界語都大力提倡,他在課余時教學生彈風琴、吹口琴、拉二胡、打籃球。他的宿舍里不但有照相機、熱水瓶、手電筒,還掛著一幅朱體行書,是他的手筆:“外患內憂夢里縈,忍聞故國盡悲聲;勸君莫惜頭顱貴,留得中華史上名。”他支持學生組織“剪發(fā)會”,他帶頭剪去長辮子,穿上西裝,照相留影。在他的影響下,楊維銓和他的同學們在光復之后立即剪去辮子。他們是漳州第一批剪掉“豬尾巴”的人,他們是剪了辮子,提著燈籠上街的。楊維銓還不知道“革命”的真義,但他知道勝利,光復,用孩子們的話來說,是“我們贏了”。既然我們贏了,就要慶祝,就要提燈籠游行。提燈,這是吉祥,是祝福,是熱鬧,是歡慶。提燈上街,對于漳州的小孩子,并不新鮮。每年元宵,楊維銓都和小伙伴們提著五光十色的燈籠,在街上游玩,高叫著,想喊什么就喊什么,追逐著,想到那里就到那里,燈籠像條火龍,在街上竄來竄去。漳州傳說,元宵夜,天上的狀元爺要下凡游街。狀元爺童心未泯,喜歡和小孩子們一起游玩。于是,家家戶戶都叫小孩提燈上街,大概是想沾點狀元爺?shù)撵`光吧。而今天的意義卻不同,誰也沒想到天上狀元爺?shù)膫髡f,大家都沉浸在“光復”的歡樂之中。全市的小學生們都上街,燈火把街道照得通明,燈光把兩邊房子的影子不斷地向后推去,推去。燈火的波浪在街上滾動,前進。這是多么壯麗的場景??!

        帶隊的是楊維銓學校的軍事操練教官。這位教官叫徐壯立,他是游行的總領隊,全副武裝,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在最前面,不斷地振臂高呼:“光復,光復,共和萬歲!”那聲音十分宏亮。楊維銓情不自禁地舉起右手,扯開喉嚨高呼,左手的燈籠有節(jié)奏地跳蕩著。徐壯立是一種新的形象,是威嚴與力量的象征。他是保定軍校畢業(yè)的,高大威武,對學生要求很嚴格,同學們很怕他。他是軍事操練的教官,但他似乎對操練不怎么感興趣。上課時,他把學生們帶到半月樓,“稍息”之后,便長篇大論起來,從南京條約到馬關條約,歷數(shù)清廷的腐敗賣國和無能,慷慨激昂。對于這些十幾歲的孩子來說,他似乎講得太多太深太急了。楊維銓并沒有完全聽懂他的意思,但他著實地感受到他的情緒,他感到自己完完全全地站在這位教官的這一邊來了。如今,他們贏了,勝利了。

        這或許是楊維銓一生中第一次感到勝利的歡欣。

        其實,我在收集有關史料的時候,還有一位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有名的漳州人的名字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他就是許地山。許地山的父親許南英原系清朝駐臺南籌防局統(tǒng)領,1895年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許南英奮起抗日。戰(zhàn)爭失敗,富有愛國心的許南英“不愿作遺民”,率家遷回大陸,落籍漳州。其時,許南英與楊維銓的養(yǎng)父楊鴻盤交往甚密。不久,許南英授三水縣知縣,許地山隨父到廣東。辛亥革命漳州光復那年,許南英被推舉為漳州民事局長,許地山又隨父返漳。18歲的許地山受省立第二師范之聘,任博物、手工教員,不久,轉任師范附小主事。成了楊維銓的老師。十七年前,孤陋寡聞的我還滿懷希望地想從史料中尋找漳州另一位現(xiàn)代文化名人林和樂(林語堂)的蹤跡,結果一無所獲。當年林和樂在廈門教會中學尋源學院讀書。我只在林語堂先生的次女林太乙女士的《林語堂傳》中找到一句與辛亥革命有關的話:“和樂到上海(圣約翰大學)讀書那年,中國革命成功,推翻清廷?!?/p>

        在閱讀漳州辛亥年光復的史料中,還有一個名字讓我的心怦然而動,這個人叫陳智君(陳亮)。陳智君是我接觸過的唯一一位辛亥革命志士。大約是1966年的秋天,“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方興未艾,如火如荼”,19歲的我被叫到漳州東門的一個“破四舊指揮部”,那個指揮部有“紅衛(wèi)兵”,也有公安人員,任務之一是從國民黨殘渣遺孽的家中抄出暗藏的企圖復辟資本主義的槍枝,其中就有陳智君。我當時并不知道陳智君為何許人,跟著人家走。陳家在東門街(新華東)一座很深的“竹桿仔厝”內,房子很深,前門臨街,后門是田野。中間有天井,天井中有一口水井。陳家住二進樓上的一間房子,有一個木板窗對著天井。聽說有革命群眾揭發(fā),陳家曾在前一天的半夜往井里扔東西。于是,指揮部把注意力放在那口井,結果,從井里掏出一副麻將。這是我平生第一次見到的真正的麻將,很好奇,濕漉漉地摸了好久,有人悄悄地告訴我,這是骨牌,很值錢,是地主資產階級才會有的東西。大隊人馬走后,指揮部的人讓我留下來做陳智君的思想政治工作,讓他老實交代。陳智君的房間很小,一張大床和一只大櫥占去大部分空間,房內顯得很逼仄。他坐在床上,我坐在對面桌邊,說,你的槍呢?他說,本來就沒有槍,麻將也不是我的。陳智君是一位和氣而沉著的老人,他的身上有一種東西讓我變得心平氣和,幾十年后我才慢慢地體會到,那就是人們所說的氣質。他說話的時候臉上居然帶著微笑。這種微笑帶著歲月的滄桑卻又似有似無。他的平靜讓我相信,他家沒有槍。老人指著桌上一盒東西,說,就剩那盒雪茄了,你要認為是“四舊”就抄走。雪茄?我的眼睛亮了一下,在茅盾的《子夜》里看過這個詞,可從來沒見過真正雪茄的樣子。于是我把盒子打開,里面躺著幾根黑色的煙,不是平時常見的卷煙,像是用曬干了煙葉直接卷成的,不是圓的,是方的。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根,放到鼻子上聞一聞,說,這就是雪茄??!他說,想抽嗎?我說,不不,我不會。他又微笑了一下。這時,走進一位老婦人,人們告訴過我,她是陳智君的“細姨”(小老婆)。老婦人很不情愿地在他的身邊扔了幾塊餅干,對我說,他胃不好,得常吃點心。又說,過好日子的時候,沒我的份,如今擔心受怕的,全得靠我。他們呢?我問。我的意思是陳智君的其他家人都哪里去了?全走了,她說,一解放就躲得沒影沒跡了,還等到現(xiàn)在!陳智君說,對毛主席的紅衛(wèi)兵說這些做什么?說著便對我苦笑了一下。

        歷史常常在人們的偏見中走失。已經高中畢業(yè)的我居然對眼前的這位老人一無所知。我心目中只有董存瑞、黃繼光、劉胡蘭和雷鋒同志,當然,還有那輪紅彤彤的永不落的紅太陽。我不知道眼前這位有點可憐的老人曾經是漳州政壇上一位叱咤風云的人物,是辛亥年漳州光復的功臣。

        上世紀90年代,我在《漳州文史資料》第六輯《辛亥革命漳州光復志士傳略》看到這樣的文字:

        陳亮(1884—1967),字智君,祖籍福建省海澄縣人,早年入私塾,參加科試進秀才,后入漳州中西學堂。辛亥革命前加入同盟會,并參與辛亥漳州光復活動,為領導者之一。曾留學日本,段祺瑞執(zhí)政時任參議院議員,二十年代初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曾任汀漳龍道道尹。北伐前參與地方民軍反抗北洋軍閥張毅統(tǒng)治漳屬的參謀團活動,國民革命軍東路軍進占福建省后,一度任福建省財政廳會辦等職。

        盡管這段文字寫得十分謹慎,我們仍然可以從中體味到陳智君一生的光榮與不凡。1966年的秋天,我面對的是一位年過八旬的革命老人。如果我們不是以那種方式遭遇,哪怕是在類似于現(xiàn)在的某種“座談會”或“茶話會”上,我會從他那里聽到許多關于辛亥革命漳州光復的生動故事,感受到歷史的真實與厚重。也許,我還能從他的身上感悟到許多人生哲理??上г谀莻€瘋狂的年代,盡管他的頭上還有一頂“政協(xié)漳州市委員會常委”的桂冠,他仍然在一夜之間成為“階級敵人”和“專政對象”。而我,一個無知的青年學生,也只能在私下里對一個可憐老人表示些許的同情。在閱讀有關辛亥革命漳州光復的史料中,還有一個人的名字從我的眼皮下滑過,沒有引起我的興趣。然而,我卻在不經意之中,到過他家,在他家的大院里喝過茶、聊過天。我一直到幾十年之后才弄明白,他是我的一位同事的曾祖父。那是一片很大的院子,使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庭院深深深幾許”。那片院子坐落在漳州新行街。漳州新行街施氏家族是漳州的望族。一百年前,這家主人施蔭棠是漳州光復的主要領導者與策劃者之一。

        施蔭棠(1862—1942),字拔甘,號憩園,前清恩貢。早年在南洋經商,在爪畦(印尼)加入同盟會,曾將所募集的巨款全部匯給孫中山先生,支持革命活動。宣統(tǒng)元年(1909年)回國,繼續(xù)從事革命宣傳活動,新行街施宅成為當時漳州革命志士聚會的地方。施蔭棠的曾孫,我的同事施榆生先生告訴我,聽上輩人說,當年漳州光復的策劃就是在新行街施家大厝內進行的。施榆生先生是漳州師院中文系教授,又是漳州市詩詞學會會長,寫得一手很漂亮的古體詩,還擅長古詩詞的閩南話吟誦,在海峽兩岸很有知名度。我們共事二十多年,由同事而朋友。他是施蔭棠第二個兒子的孫子。后來,我在他的一位叔公施大桬的一篇文章回憶文章中,看到施蔭棠在漳州光復中更詳細的記憶。這篇文章的題目叫《先父施蔭棠的辛亥事略》,載于《漳州文史資料》第15期的“紀念辛亥革命80周年專輯”。文中這樣寫道:

        辛亥武昌首義成功,各省紛紛響應。1911年11月9日,福建省會宣告光復,漳州同盟會員陳兆龍、朱潤卿、林者仁等見時機成熟,緊急集會謀劃光復大計,同盟會員宋善慶和先父施蔭棠等均贊同光復義舉。當年11月10日(辛亥農歷九月二十日),漳州同盟會員秘密議決舉義行動,著施蔭棠,陳兆龍分頭組織武裝農民進城。會后,先父即派人到石碼崇福社,福滸社及角美洪岱社,發(fā)動施姓、方姓宗親火速響應。當晚凌晨,宋先生和陳清福用鐵質香煙罐偽裝手榴彈逼走道尹何成浩,朱潤卿攜帶偽裝炸彈威脅獄吏開監(jiān)釋放囚犯,揭開漳州的光復帷幕。

        11月11日(農歷九月二十一日),先父所組織的農民武裝二百余人,各帶刀槍,木棍、長矛,藤盾,鳥槍、單響毛瑟槍,浩浩蕩蕩從浦頭港分乘篷船登岸入城。另一批從陸路進入漳州城內,當晚進駐漳州浦頭大廟,周爺廟、文昌大帝宮、蔡媽廟、后港大廟、鳳浦廟及附近民用空房。夜里,放崗哨、行口令,徹夜巡邏戒備。那天,在我們施家門口豎起兩大面的光復五色旗,家中大大小小幫忙煮飯燒水,供應進城的農民軍飲用。同日,林者仁等在明倫堂(府學堂,今西橋中心小學)也升起革命軍五色旗,宣告漳州光復。

        11月12日(農歷九月二十二日)清晨,先父施蔭棠身穿合領黃斜紋短裝,足穿高筒長靴,腰佩寶刀,頭戴盆帽,手舉五色旗,騎一匹高大的白色駿馬,氣勢昂揚,在新行街馳上奔下,組織浩浩蕩蕩的農民武裝隊伍游行。農民軍每人手臂纏帶白布,手執(zhí)武器,昂首闊步,威風凜凜,從東門起游遍漳州城內主要街道。先父騎馬走在前面,宣告:“漳州光復了,安民!安民!各行各業(yè),照常營業(yè)!”街道兩側人頭攢動,男女老少笑逐顏開,歡慶漳州光復。

        這是一段有關漳州光復和當年革命志士施蔭棠先生的相當生動的文字。因為他與我的同事施榆生先生血脈相連,而在我的記憶中日愈凸顯。每當我回憶在施家泡茶聊天的情形,仿佛能感覺到漳州光復風云在心中激蕩。歲月遠去,歷史卻以某種形式向我們表示親近。一個民族沒有歷史是悲哀的。而當一個民族從上到下地擯棄歷史抹殺歷史的時候,歷史會以某種方式對我們進行懲罰。

        漳州光復之后,施蔭棠曾任龍溪縣參事會參事,福建省議會議員,福建省制憲審查會會長等職,后離開政界,專事教育,曾任福建省立第八中學(漳州一中前身)、漳州國學專修學校校長,1942年病逝。

        在距離辛亥革命近100年的某一天,我又和另一位漳州辛亥革命志士在歷史的天空中不期而遇。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的家里來了兩位文學朋友,他們是《閩南日報》社的陳小玲女士和蘇衍宗先生。談笑風生之后,蘇衍宗送我兩本書,一本是他的著作、新聞言論集《吊帶剪斷之后》,另一本是他編注的精裝文集《蘇眇公文集》。

        蘇眇公(1888-1943)是閩南近代著名報人,漳州光復的革命志士。而坐在我面前的蘇衍宗說,蘇眇公是我的祖父。驚訝之余,我再次與漳州辛亥革命志士“親密接觸”。

        蘇衍宗“編后記”說:“予為眇公先生嫡孫,整飭先輩遺稿,采擷其芳蹤自是責無旁貸、義無反顧、不遺余力……”之于我,蘇眇公因為文友蘇衍宗而顯得格外親切。

        與其他漳州辛亥革命志士相比,蘇眇公更是一位文人。誠如已故福建師大教授、我國著名的易學家黃壽祺先生所云:“一代才人兼志士,天生俠骨與豪情?!?/p>

        蘇眇公,福建海澄縣(今龍海市)人,字郁文,號監(jiān)亭,別稱眇公。14歲考取秀才,1905年被保送到福建師范學堂深造,師從陳寶琛。由于從事反清活動被當局發(fā)現(xiàn),于次年逃亡日本,在東京結識孫中山,隨后加入同盟會。1911年夏,蘇眇公離開日本回國,參與福州光復大事。11月9日福州光復后,蘇眇公到廈門聯(lián)絡革命黨人趕回漳州,與漳州革命黨人陳兆龍等謀劃起義于東門,11月11日漳州宣告光復后,又與陳智君趕至他的家鄉(xiāng)海澄,與當?shù)馗锩h人共謀刺殺知縣。促使海澄光復。漳州光復后,成立參事會,蘇眇公為參議員,并一度充臨時會長。之后,到福州,出任《群報》主筆。

        辛亥革命期間,蘇眇公為光復來去匆匆,日理萬機,卻不忘文本色,在從海外趕回國內策劃起義途經汕頭時,他寫了一首《魚它江書憤和何海鳴》詩:“鶯飛草長雜花生,不為尋春負此行。垂死春蠶猶作繭,再來秋雁已無聲。蠕蠕共作裈中虱,振振還談紙上兵。如此枯棋休再著,便應他去請長纓?!边@是一首好詩,有感而發(fā),既道出“便應他去請長纓”的決心,又表明他是一個清醒的革命者?!八ァ焙翁帲扛V莶邉澠鹆x也。福州、廈門、漳州、海澄。果然一路凱歌,馬到成功,處處光復,絕非以前的行動可比。既是大勢所趨,又因方法得當,行動及時。

        蘇眇公從蘇衍宗先生編注的《蘇眇公文集》向我走來,光彩鮮活可敬可愛。蘇眇公的可敬在于他的胸懷大志,勇往直前,在于他的才氣,不但詩文超群,書法也別具一格。而他的可愛則在于他的文人氣質。他的號監(jiān)亭是他自取,監(jiān)亭,就是“監(jiān)督朝廷”的諧音和隱喻。1908年11月,3歲的宣統(tǒng)皇帝登基,我看你清廷能搞什么名堂,敢搞什么名堂。我來監(jiān)視你!而他的別稱眇公更顯他的勇氣與幽默。1915年袁世凱稱帝,蘇眇公反袁被捕,慘遭嚴刑酷打,致使左目失明。出獄后,他干脆自號“眇公”,眇者,單眼失明而俗稱獨眼龍也。從此眇公之名風行于世,成了革命黨人一道亮麗風景。

        辛亥年的漳州以種種方式在我的心中再現(xiàn),這是我原先沒有想到的。是的,歷史沒有遠去,她就在我們的身邊。

        胡適先生說,歷史是一位小姑娘,可以任人打扮。而我覺得,歷史有時更像一位多情的少女,她溫柔地撫慰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活得更清醒、更寬容,更堅實,更自由,更精彩。

        (作者系漳州市文聯(lián)副主席)

        責編:鐘建華

        猜你喜歡
        楊維漳州
        買魚
        楊維永文學活動掠影
        鴨綠江(2021年21期)2021-08-17 08:47:58
        潘維廉漳州行 有種“老朋友”的感覺
        海峽姐妹(2020年11期)2021-01-18 06:16:08
        南康漳州龍
        漳州:原中央蘇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
        An Exploration of Self—Concept, Parent Education, Parent and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s School, Study Habits and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素質教育(2015年3期)2015-10-21 19:42:04
        漳州岱仙巖仙祖信仰初探
        An Exploration of Self—Concept, Parent Education, Parent and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s School, Study Habits and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素質教育(2014年3期)2014-10-21 19:44:56
        小學生乘車文明歌
        楊維松的詩
        亚洲av自偷自拍亚洲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高清| 人妻被猛烈进入中文字幕| 国产av自拍在线观看| 色偷偷激情日本亚洲一区二区|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爽|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av在线| 久久96日本精品久久久| 欧美另类人妖|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图片| 日韩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久久久天堂国产精品女人| 国产喷水1区2区3区咪咪爱av|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者| 97人妻蜜臀中文字幕| 懂色av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日本不卡的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成人区中文字幕| 丰满熟妇乱子伦| 国内视频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av天堂手机在线看片资源| 在教室伦流澡到高潮hgl动漫 | 欧美日本道免费二区三区| 日本女优禁断视频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美女白浆喷水|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版| 国产人妻鲁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传媒有限公司| 99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第四页中文字幕|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中文| 久久国产精品不只是精品| 亚洲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页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不卡|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蜜桃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