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愛軍,張學軍,劉金龍,康慶民,程利民
(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普外一科,河北承德 067000)
PBL教學方法在普外科教學查房中的應用
于愛軍,張學軍,劉金龍,康慶民,程利民
(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普外一科,河北承德 067000)
目的:探索“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BL)在普外科教學查房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隨機選取在我院實習醫(yī)學本科學生128例,將其分為兩組。實驗組64例,實施PBL教學方法,對照組64例,實施傳統(tǒng)教學方法。出科前進行問卷調查和試卷考試,將考試成績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實驗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普外科教學查房中應用PBL能更好地提高醫(yī)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臨床思維,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教學查房;普外科;應用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現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年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chuàng),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1]。我們在2008~2009年的普外科教學查房中引入了PBL教學法,可以激發(fā)實習醫(yī)師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果,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收到了較好的效果?,F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在我院實習的承德醫(yī)學院2004、2005級臨床醫(yī)學本科學生并分為兩組。實驗組64例,實施PBL教學方法,對照組64例,實施傳統(tǒng)教學方法。
1.2 教學方法
每周組織一次教學查房。帶教老師于教學查房前3天給學生提供PBL方案,包括典型病例、問題、學習目標、資源等。然后讓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學習有關知識,找出解決問題的答案。教學查房時,由一名小組成員匯報病史、查體、輔助檢查、診斷、治療等情況。在帶教老師的引導下,小組成員討論發(fā)言,最后由老師總結,歸納概括知識要點。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教學查房方法。
1.3 考核與評估
采用學生評估、試卷評估兩種方式對教學效果進行評估。試卷評估用統(tǒng)計分析軟件SPSS13.0對分數結果進行t檢驗,取α=0.05為顯著性檢驗水準。
2.1 學生評估
以問卷調查形式調查了128名學生對教學查房的評價。結果見表1。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習情況評價[n(%)]
2.2 試卷評估
考試結束后考卷封訂,交閱卷教師流水閱卷,評分標準一致。主觀題滿分60分,客觀題滿分40分。兩組客觀性試題成績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主觀性試題實驗組比對照組回答條理清楚,內容全面,兩組成績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學生成績結果見表2。
3.1 利用PBL教學方法的必要性
普外科教學查房是普外科實踐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是培養(yǎng)實習醫(yī)師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傳統(tǒng)的教學查房主要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對典型病例進行系統(tǒng)講解、示范操作、討論分析、歸納總結,在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前提下,然后做案例分析。實習醫(yī)師處于被動狀態(tài),缺少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教學模式呆板,不利于外科教學。從表1中可以看出,PBL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極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及獨立思考的能力。許多在臨床工作的醫(yī)生認為,實際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與上學時學習的內容脫節(jié)。PBL教學給予學生的是真正的臨床環(huán)境[2],這種環(huán)境具有復雜性。外科醫(yī)生所遇到的問題通常是復雜的,然而,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為減輕醫(yī)學生的認知要求,通常弱化了問題的復雜性,但使得知識被割裂了,反而使醫(yī)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困難。PBL關注跨學科學習[3],因為臨床問題本身常常是橫貫于各門學科的,這些問題向學生顯示了各門學科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強化將學校所教的各科知識當作一個統(tǒng)一體的意識,促使學生應用外科學的臨床知識去更加深刻地理解基礎知識和有關其他學科的知識。隨著知識持續(xù)不斷的擴充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學校再也不能供給學生一生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因此,能教給學生的最重要的技能莫過于如何學會自我學習,并為自己的學習承擔更大的責任。使用PBL的學生能在相互學習、共同解決問題時,掌握團結協(xié)作的技能[4]?!耙詥栴}為導向”的學習要求學生比傳統(tǒng)的學習做出更多思考,付出更大努力。從試卷評估來看,主觀試卷和客觀試卷兩組比較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以PBL給學生提供一種豐富的、詳述的、具體的問題背景,學生要做的是明確問題、查找資料、提出解決辦法,并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評價他們的學習效率,學生的這種工作是臨床醫(yī)生工作的真實寫照,這與以后的臨床實踐是一致的。
表2 實驗組和對照組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2 實驗組和對照組考試成績比較(±s,分)
分值 主觀性試題 客觀性試題實驗組(n=64)對照組(n=64)t值 P值49.810±4.450 47.000±4.039 3.744<0.05 33.130±4.088 30.110±3.153 4.673<0.05
3.2 對教師的要求
教師在PBL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傳統(tǒng)授課中的角色完全不同。盡管在PBL中,教師仍然要決定一個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問題應該涉及到什么樣的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等,但教師再也不是學生學習時被人注目的中心角色。教師扮演的是一種統(tǒng)籌全局的幕后角色:精心設計問題,巧妙地指引學生,恰當地評估學生的表現[5]。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在PBL中,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指導者、學習者與合作者等。教師的作用是幫助和指導學生在教學查房中建構自己的經驗。因此,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中唯一的主角,而是轉換成學生學習的輔助者、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者、教學氣氛的維持者和教材的提供者;教師不再是操縱教學的決定者,也不是支配學生學習的權威者,而是與學生相互對等的合作伙伴。在PBL中,教師要花費很多時間,與傳統(tǒng)的講課相比,需要付出更加艱辛的勞動。教師需要仔細鑒別一個恰當的問題;檢查和檢測學生探究問題的全程;給學生更多的鼓勵,促使其獨立自主地學習;準確評價問題的有效程度與學生表現等。要想保證這類學習活動的效用,教師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PBL中,從表面上看,教師的角色是退居到“幕后”了,但實際上,在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可缺少教師的參與。這種幕后角色發(fā)揮的關鍵作用是為學生在學習中擔任“主動”的角色鋪平道路。在教學查房中,我們發(fā)現,如果教師參與小組的討論,那么學生就會轉向依賴教師,而不能成為獨立的學習者和決策者,就失去了PBL的意義。教師還需要正確調動、引導討論氣氛,否則由于缺乏對小組管理而導致PBL教學的無序、無效。
3.3 存在的問題
因教育體制的不同,我國醫(yī)學生的個人背景和學習習慣與發(fā)達國家存在很大差異[6]。我國醫(yī)學生年齡偏小,自學能力較差。有的同學在問卷中表示,查閱資料浪費大量時間,有時與其他同學重復。這說明缺少查閱資料,過濾信息,合作的能力。PBL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教師應掌握多學科知識,僅有普外科知識是不能滿足PBL對教師的要求的,教師缺少新教學方法的教學經驗。另外,還存在缺少合適的PBL教材,未建立有效的評價體系等問題。
總之,在普外科教學查房中采用PBL教學法有利于培養(yǎng)醫(yī)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參與能力、團隊能力、適應變化的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我們將在實踐運用中,不斷摸索經驗,使其成為符合我國國情的教學方法。
[1]McParland M,Noble LM,Livingston 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c,2004,38(8):859-867.
[2]劉賢奎,董瀟,趙偉,等.PBL教學模式在泌尿外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09,19(21):3356-3357.
[3]張晨崢,胡欣欣,黃翠,等.PBL經歷與口腔醫(yī)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相關分析[J].口腔醫(yī)學研究,2009,25(5):647-649.
[4]Corrigan M,Reardon M,Shields C,et al.Surgent——student e-Learning for reality: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visual images to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undergraduate surgery[J].Journal of Surgical Education,2008,65(2):120-125.
[5]馮大鳴.以問題為本的學習在領導發(fā)展中的運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76-96.
[6]于波,王雅潔,李陽,等.PBL教學法在我國醫(yī)學教育應用中存在的問題[J].醫(yī)學教育探索,1994,8(1):61-63.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 in general surgery teaching ward-round
YU Aijun,ZHANG Xuejun,LIU Jinlong,KANG Qingmin,CHENG Limin
(The First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Chengde 067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 in the general surgery teaching wardround.Methods:128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our colleg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subjects to be examined,divided into 2 groups of 64 students each.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 were respectively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Statistical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for the scores of subjective questions and object questions.Results:Comparison shows that students performanc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 in the general surgery teaching ward-round can enhance self-study ability,form the clinical ideation,stimulate students'learning enthusiasm and subjective motility.
Problem-based learning;Teaching ward-round;General surgery;Application
G65;G424.1
B
1673-7210(2011)02(b)-100-02
河北省承德醫(yī)學院教育科學研究立項課題(20090022)。
201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