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雪松,馬 毅
(1.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遼寧沈陽 110102;2.沈陽體育學院院長辦公室,遼寧沈陽 110102)
我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體能訓練監(jiān)控的應用研究
牛雪松1,馬 毅2
(1.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遼寧沈陽 110102;2.沈陽體育學院院長辦公室,遼寧沈陽 110102)
以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備戰(zhàn)階段的中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專家訪談、測試、實驗、邏輯分析、數(shù)理統(tǒng)計等研究方法,對我國高水平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的體能訓練監(jiān)控進行了研究。分別從訓練學、身體機能、形態(tài)學及生物力學等方面確立體能訓練監(jiān)控結構、方法和指標體系,并通過訓練監(jiān)控體系對體能訓練過程進行了科學、系統(tǒng)的測量與評價,實現(xiàn)了對專項體能訓練過程的最佳化控制,達到了提高專項體能訓練科學化水平的目的。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體能訓練;監(jiān)控體系;應用研究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體能的診斷與評價是體能訓練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發(fā)展運動員的專項體能水平,實現(xiàn)運動員專項體能水平的現(xiàn)實狀態(tài)向特定目標狀態(tài)的轉(zhuǎn)移,需要及時、不間斷地對運動員體能水平的實際狀態(tài)進行監(jiān)控。體能作為空中技巧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部分,同時又由于體能訓練過程的長期性和影響因素的復雜性,需要不間斷地對運動員體能訓練狀態(tài)進行診斷和評價,并把有關的信息反饋給起始的診斷、目標的建立、計劃的制訂及組織訓練實施各個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從而做出相應的調(diào)節(jié),保證體能訓練進程按計劃的方式進行,實現(xiàn)預期訓練的目標,實現(xiàn)對體能訓練過程的最優(yōu)化控制,從而達到提高專項體能訓練的科學化水平。
本研究對2010年備戰(zhàn)溫哥華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體能訓練過程的監(jiān)控進行了分析,旨在總結我國空中技巧體能訓練監(jiān)控的經(jīng)驗,了解和把握當前備戰(zhàn)2014年索契冬奧會空中技巧運動員的體能狀況,為備戰(zhàn)2014年索契冬奧會空中技巧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體能訓練監(jiān)控結構、方法、指標和國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一線運動員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與本研究相關書籍,通過文獻檢索及Internet互聯(lián)網(wǎng)檢索,收集相關文獻、數(shù)據(jù)等資料。
1.2.2 專家訪談法 采訪有關專家、學者、領導、教練員等,對研究的問題和方案征求專家意見。
1.2.3 測試法 測試對象:我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女運動員7人,男運動員6人。測試時間:2009年5、7、11月。測試內(nèi)容:①訓練過程中各項身體素質(zhì)指標的測試;②人體激光掃描系統(tǒng)的形態(tài)測試;③Body-pod身體成份的測試;④METITUR平衡能力測試系統(tǒng)的平衡能力測試;⑤無氧功率、最大攝氧量的測試。
1.2.4 實證法 2009年5月—2010年12月作為國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體能教練進行體能訓練實踐,并將確立的監(jiān)控體系對專項體能訓練過程進行診斷和評價。
2.1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體能監(jiān)控指標體系的建立
評價指標的確定必須依據(jù)一定的對象和目標,因此,制定評價指標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評價對象,即確定評價誰的問題。在確定評價對象后,還必須明確評價的目標。評價目標是建立評價體系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沒有評價目標就沒有建立評價體系的依據(jù),就無法設計評價指標,不同的評價目標對評價體系有不同的要求。評價的目標是根據(jù)實踐中所需要解決的問題確定的,這樣,通過評價將會對空中技巧專項體能訓練發(fā)生較大的促進作用。
空中技巧專項體能監(jiān)控的有效指標篩選的步驟包括:①初選指標的確定得到理論邏輯分析的支持;②初選指標經(jīng)過有關專家的經(jīng)驗篩選(第1輪篩選);③對初選敲定指標(專家篩選結果指標)的測量結果進行第2輪統(tǒng)計篩選(常用逐步回歸分析或主成分分析等方法)。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的診斷與評價包括對身體素質(zhì)、身體機能、身體形態(tài)等三個方面,從這三個方面確立了一級體能訓練監(jiān)控指標體系,再通過專家評定和統(tǒng)計優(yōu)化確立二級體能訓練監(jiān)控指標體系。
表1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二級體能訓練監(jiān)控指標體系
2.2 體能訓練監(jiān)控指標的應用分析
2.2.1 訓練學診斷與評價指標的應用分析 如圖1所示,從5月份訓練學測試指標看,女運動員各項指標的成績相對較低,其中舉鈴下蹲、拋實心球、跪起、蹲起、靈敏跑成績較差,說明女運動員身體的柔韌性、核心穩(wěn)定性力量、快速下蹲時身體的穩(wěn)定、控制能力較低;上肢及核心區(qū)快速用力能力較差;大腿后側(cè)肌群力量薄弱;下肢最大力量較低;身體的靈活性較差。從11月份的測試指標看,通過6個月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訓練,各項指標的成績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其中5月份測試成績較差的指標值有了明顯的提高,但左、右單腳跳成績相比仍較低,說明女運動員在下一階段體能訓練中需要進一步加強單腿支撐緩沖能力及爆發(fā)性用力能力的訓練。
圖1 女運動員三次體能測試指標平均成績對比圖
如圖2所示,從程爽身體素質(zhì)測試的雷達圖分析,5月份時身體素質(zhì)最為薄弱的項目是跪起、引體向上、跳深高、拋球、靈敏跑,說明該運動員大腿后群的力量、肩背部力量、下肢反應力量、核心區(qū)快速力量及身體的靈活性都比較薄弱。通過6個月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薄弱素質(zhì)的成績都有了較大的提高,但臥推、快速兩頭起、12分鐘跑、左腳跳的成績提高幅度不大,說明下一階段體能訓練目標的要點是發(fā)展其上肢力量、下肢離心緩沖能力、下肢反應力量、爆發(fā)性力量以及有氧代謝能力。
圖2 程爽三次身體素質(zhì)各指標測試成績雷達圖
如圖3所示,從徐夢桃身體測試成績的雷達圖分析,7月份時身體素質(zhì)的發(fā)展不夠均衡,跳深高、右腳跳、跪起的成績較低,說明該運動員下肢反應力量、爆發(fā)性力量以及大腿后群的力量相對較弱。從11月份的測試指標看,通過針對該運動員的個體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安排,各項指標的能力都有了明顯的增長,各項素質(zhì)能力的發(fā)展趨于均衡。
圖3 徐夢桃兩次身體素質(zhì)各指標測試成績雷達圖
如圖4所示,從男運動員身體素質(zhì)測試平均成績對比圖分析,5月份時跳深高、單腳跳、12分鐘跑、蹲起、舉鈴下蹲、臥推及跪起的成績相對較低,說明男運動員有氧代謝能力、下肢反應力量和爆發(fā)力量、下肢伸肌肌群力量、大腿后群力量、身體的靈活性、柔韌性和核心穩(wěn)定性力量相對較弱。從11月份各測試指標的平均成績來看,除左、右單腳跳的成績提高不明顯外,其他各指標的都有明顯的提高。說明下一階段體能訓練的重點是發(fā)展男運動員下肢肌肉對牽拉沖擊力的承受能力及爆發(fā)性力量。
圖4 男運動員三次身體素質(zhì)測試各指標平均成績對比圖
如圖5所示,從劉忠慶身體素質(zhì)測試雷達圖分析,5月份時蹲起、臥推、快速兩頭起及靈敏跑的成績相對較低,說明該運動員上、下肢的最大力量,核心區(qū)的快速用力、協(xié)調(diào)用力,身體的靈活性需要加強和改善。通過6個月有針對性的訓練,11月份時各項素質(zhì)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各項素質(zhì)水平的發(fā)展趨于均衡,但靈敏跑的成績相對偏低,說明下一階段訓練目標的要點是進一步加強其身體靈活性的訓練。
圖5 劉忠慶三次身體素質(zhì)測試成績雷達圖
如圖6所示,從齊廣蹼身體素質(zhì)測試成績的雷達圖分析,5月份時各項素質(zhì)發(fā)展不夠均衡,跳深高、舉鈴下蹲、左右拋球的成績比較低,說明該運動員下肢反應力量、身體柔韌性、核心穩(wěn)定性,核心區(qū)扭轉(zhuǎn)的力量相對較弱。從11月份的測試成績看,各項素質(zh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兩頭起、跳深高、舉鈴下蹲的成績提高較大,但后拋球、左右拋球的成績提高較小,說明下一階段訓練的要點是需要進一步加強核心區(qū)扭轉(zhuǎn)時快速力量的訓練。
圖6 齊廣蹼三次身體素質(zhì)測試成績雷達圖
2.2.2 身體機能部分診斷與評價指標的應用分析 如圖7、8所示,從5月份各項測試指標X、Y軸方向移動距離平均值看,李妮娜的穩(wěn)定性最好,其次是郭心心、張鑫和趙姍姍,程爽和徐夢桃的相比較低。從11月份X、Y軸方向移動距離平均值看,所有人的穩(wěn)定性都有提高,其中徐夢桃和郭心心提高的幅度較大,雖然張鑫和趙姍姍的穩(wěn)定性有較多提高,但與其他人相比仍較低。說明下一階段訓練中需要進一步加強張鑫、趙姍姍、徐夢桃、程爽平衡能力的訓練。
圖7 X軸方向各平衡指標移動距離平均值對比圖
圖8 Y軸方向各平衡指標移動距離平均值對比圖
如圖9所示,從5月份X軸方向各指標移動距離平均值看,韓曉鵬和劉忠慶的穩(wěn)定性較好,其次是李科和吳超,較低的是齊廣蹼。從11月份的平均值看,穩(wěn)定性都有所提高,其中齊廣蹼的穩(wěn)定性提高較大。如圖10所示,從5月份Y軸方向各指標移動距離平均值看,韓曉鵬、吳超、李科和劉忠慶的穩(wěn)定能力相比較好,齊廣蹼的穩(wěn)定能力相比較低。從11月份的平均值看,穩(wěn)定性都有所提高,其中齊廣蹼、劉忠慶的穩(wěn)定性提高較大,吳超提高幅度較小。通過與女運動員X、Y軸方向移動距離平均值對比分析,男運動員的平衡穩(wěn)定能力相比較差,表明下一階段訓練的要點繼續(xù)加強男運動員平衡穩(wěn)定性的訓練。
圖9 X軸方向各平衡指標移動距離平均值對比圖
圖10 Y軸方向各平衡指標移動距離平均值對比圖
如圖11所示,從女運動員最大攝氧量對比圖分析,5月份時女運動員的最大攝氧量水平普遍較低,通過6個月的針對性訓練,11月份時所有人最大攝氧量水平都有了明顯增長,但李妮娜的最大攝氧量水平相比仍較低,表明下一階段訓練安排中需要進一步加強李妮娜有氧代謝能力的訓練。
圖11 女運動員最大攝氧量三次測試對比圖
如圖12所示,從女運動員無氧功率對比圖分析,5月份時李妮娜、郭心心、徐夢桃和程爽的無氧功率值相比較低。從11月份的測試看,所有女運動員的無氧功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郭心心的無氧功率增長的幅度較小,郭心心、徐夢桃和程爽的無氧功率相比仍較低,說明下一階段訓練方案上需要進一步加強郭心心、徐夢桃和程爽無氧代謝能力的訓練。
圖12 女運動員無氧功率兩次測試對比圖
如圖13所示,從男運動員最大攝氧量對比圖分析,5月份時男運動員最大攝氧量水平普遍較低,從11月份測試值看,通過6個月有針對性的訓練,最大攝氧量水平都有了明顯的增加,但李科和賈宗洋的最大攝氧量水平相比仍較低,說明需要下一階段繼訓練中需要繼續(xù)加強兩人有氧代謝能力的訓練。
圖13 男運動員三次最大攝氧量測試對比圖
如圖14所示,從男運動員兩無氧功率對比圖分析,5月份時賈宗洋和吳超的無氧功率值相比稍低,從11月份的測試看,兩個人的增長幅度較大,其他人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兩人的無氧功率相比仍較低,說明下一階段訓練方案中需要增加兩人無氧代謝能力的訓練。
圖14 男運動員兩次無氧功率測試對比圖
2.2.3 身體形態(tài)診斷與評價指標分析 如圖15、16所示,從女運動員身體肌肉比重比重對比圖分析,經(jīng)過5月的訓練后,女運動員肌肉的比重都稍有增加。從5月份的測試看,郭心心的身體脂肪比重稍大。從10月份的測試看,通過5個月的訓練,郭心心、趙姍姍、張鑫的脂肪比重有了明顯的下降,徐夢桃的脂肪比重沒有明顯變化。需要對她的飲食情況進行觀察,下一階段訓練中需要對她的體脂含量進行有效的控制。從5月份訓練學測試指標分析,女運動員力量素質(zhì)相對較差,肌肉發(fā)達程度不足,需要通過適度發(fā)展肌肉纖維的橫截面積和改善神經(jīng)肌肉支配、協(xié)調(diào)能力訓練提高女運動員力量素質(zhì),從11月份身體素質(zhì)的測試可以看出,女運動員的力量素質(zhì)有了顯著提高,說明這一階段訓練目標、訓練計劃突出了針對性、個案性和實效性。
圖15 女運動員身體肌肉比重前后測試對比圖
圖16女運動員身體脂肪含量前后測試對比圖
如圖17、18所示,從男運動員兩次身體肌肉比重對比圖分析,5月份和10月份男運動員肌肉的比重沒有明顯變化,但是,11月份身體素質(zhì)測試表明男運動員的力量素質(zhì)有顯著提高,說明男運動員力量的增長主要來自于神經(jīng)對肌纖維募集能力、肌肉內(nèi)、肌肉間協(xié)調(diào)能力的改善。男運動員10月份身體脂肪的含量有了明顯的下降。由此可見,男運動員的身體形態(tài)更加修長、勻稱、健美,更加適合該項目所需要的形態(tài)特征。說明這一階段男運動員身體形態(tài)的發(fā)展符合了最初體能訓練方案設計的方向。
圖17 男運動員兩次身體肌肉比重對比圖
圖18 男運動員兩次身體脂肪含量對比圖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從訓練學、身體機能、形態(tài)學及生物力學等方面確立體能訓練監(jiān)控的結構、方法和指標體系,并通過訓練監(jiān)控體系對我國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備戰(zhàn)2010年冬奧會期間體能訓練過程進行了系統(tǒng)的測量與評價。體能訓練監(jiān)控是不同運動員制定階段體能訓練目標、訓練方案、訓練計劃的出發(fā)點和依據(jù),是評價階段體能訓練效果的手段。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通過體能訓練監(jiān)控的應用,突出了體能訓練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個案性,使不同運動員的體能水平都有顯著的提高,為運動員在溫哥華冬奧會取得優(yōu)異成績和預防、降低運動損傷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實現(xiàn)了對專項體能訓練過程的優(yōu)化控制,達到了提高專項體能訓練的科學化水平的目的。
[1]王衛(wèi)星,黃寶宏.中國優(yōu)秀女子跆拳道運動員體能訓練中運動素質(zhì)指標的構建及效果評價[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4):432-436.
[2]牛雪松.我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力量訓練劃分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0(6):16-17.
[3]范凱斌.我國自由滑雪空中技巧優(yōu)秀運動員的體能診斷[J].體育學刊,2008(3):97-100.
[4]邢文華.體育測量與評價[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5.
[5]鄭曉鴻.運動訓練監(jiān)控釋義及其目的意義與內(nèi)容的理論探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5):39-41.
Applied Research on Freestyle Skiing Aerials Physical Training Monitoring of China
NIU Xuesong1,MA Yi2
(1.School of Sports Training,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2.Dean’s Office,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Taking China's freestyle skiing aerials athletes of 2010 Vancouver Winter Games in preparation stage as the object,using the documents and expert interview,test and experiment,logical analysis and statistics methods,the authors studied the China's high level freestyle skiing aerials athletes of physical training in monitoring.Respectively from training theory,body function,morphology and biomechanics,it established physical training monitoring structure,method and index system,and carried on a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through training monitoring system for physical training process,and realize the special physical ability train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control to improve special physical ability training scientific level.
freestyle skiing aerials;physical training;monitoring system;application research
G863.12
A
1004-0560(2011)04-0015-05
2011-06-05;
2011-06-29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我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雪上單板U型場地優(yōu)秀運動員備戰(zhàn)2014年冬奧會訓練監(jiān)控體系的研究與建立》,課題編號:2009BAK57B03
牛雪松(1971-),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體能訓練理論與實踐。
責任編輯:郭長壽
?冰雪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