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琴
問題探究法在心律失常教學中的應用
楊玉琴
[目的]探討問題探究法在心律失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2009級大專護理1班66人為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教學方法;2009級大專護理2班63人為實驗組,實施“問題探究法”教學,教學過程結束后比較兩組考核成績及對教學方法的評價。[結果]兩組護生理論考試成績、常見心律失常心電圖圖譜分析考核成績及對教學方法的評價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 P<0.01)。[結論]問題探究法教學可以提高心律失常教學效果。
心律失常;教學;問題探究法;學習能力
問題探究法是一種發(fā)展性、探究式的教學方法,由教師引導有根據(jù)地解決對他們來說是新問題的過程。由此護生學會獨立分析問題,運用原先學過的知識,解決新問題,進而掌握從事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能力。問題探究法通過對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問題提出與研究,創(chuàng)立新的教學方式,倡導護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使護生形成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和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1]。通過對2007級和2008級大專護生問卷調查,護生普遍認為內科護理學中最難理解、最不好學甚至怕學的內容就是心律失常。因此,2009年將問題探究法運用于心律失常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介紹如下。
1.1 對象 將我校2009級大專護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護理
1班66人為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教學方法,護理2班63人為實驗組,實施“問題探究法”教學。兩組均為高考統(tǒng)招生,均為女生。入校時為電腦隨機分班。高考分數(shù)、性別與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均采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規(guī)劃教材《內科護理學》,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出版。心律失常教學課時數(shù)均為理論課4節(jié),心電圖圖譜分析2節(jié)。
1.2 方法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2007級和2008級大專護生學習心律失常的興趣及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根據(jù)調查結果對2009級大專護生實施教學改革。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模式(課堂講授-實踐-考核)教學方法;實驗組采用問題探究法教學。問題探究教學主要分5個階段,即提出問題-分析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應用練習-考核。教學過程結束后對兩組護生理論考核、心律失常心電圖譜分析成績及兩組護生對教學方法的評價情況進行比較,采用χ2檢驗及秩和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2.1 兩組護生理論考核成績 對照組平均分為76.6分,及格率為72.2%;實驗組平均分為86.1分,及格率為88.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心律失常心電圖圖譜分析成績 對照組平均分為68.9分,及格率為69.7%;實驗組平均分為89.4分,及格率為92.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護生對教學方法的評價(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對教學方法的評價比較 人(%)
3.1 強調學習心律失常知識的重要性,突出學習目標 心電監(jiān)護是護理人員觀察病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科。心搏驟停最常見的病理生理機制是室性心律失常,其次為緩慢性心律失常[2]。護士工作在臨床第一線,如能及時準確地識別心律失常,可使病人得到及時救治而降低病死率。據(jù)李桂芬[3]對基層護士調查顯示,掌握心電圖基本知識的護士只有10.9%,即使是急診、重癥監(jiān)護病房(ICU)和心內科的護士以及中級職稱的護士能正確識別心律失常的比例也均低于60%。大多數(shù)護士在院校學習期間,缺乏心電圖相關理論的系統(tǒng)學習和臨床實踐,難以適應臨床心電監(jiān)護工作[4]。由此可見,心律失常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為適應臨床護理工作需要,培養(yǎng)實用型護理人才,護理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建立與實施對變革我國傳統(tǒng)的護理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3.2 合理設計并確立“問題” 問題探究教學法就是讓護生從問題或任務出發(fā),通過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情感體驗為目的的學習方式。問題與疑問是探究式學習的起點,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結合護生目前的認知水平,提出的問題既要緊扣教材,又要新穎有趣;有適當?shù)碾y度,且有啟發(fā)性。同時,問題不能過于復雜。問題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可以是由淺入深的一組,設計的問題要能激發(fā)護生探究的興趣。如提出“何謂導聯(lián)”“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有幾個導聯(lián)”“心電圖檢查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一些大小不等、長短不一的波、段”,繼而引導護生進入主題,如“常見的心律失常有哪些”“各種心律失常心電圖的特點”等。
3.3 展示問題,組織護生自主學習 探究式教學法是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以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xiàn)行教材為
基本探究內容,為護生提供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5]。讓護生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解難釋疑,如鼓勵護生查閱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等,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護生從中不但學會了怎么“學”,還培養(yǎng)了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4 組織交流學習,匯總探究結果 在護生代表闡述本組討論結果后,教師組織護生集體進行探討,不斷啟發(fā)護生提出有明確目的的問題,引導他們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進行質疑。在交流過程中,教師要耐心傾聽,及時肯定正確的分析和結論,同時對錯誤和不恰當之處要及時糾正。
3.5 教學體會
3.5.1 問題的設計要少而精,難度要適中 問題過于簡單,則缺乏靈活性、探究性,激發(fā)不了護生探究興趣。問題的設計必須針對教學目的,針對不同層次的護生,必須圍繞探究的重點內容。問題的提出要有連貫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深入教學主題。
3.5.2 要留給護生足夠的探疑析疑時間 教師在開展探究式教學活動時,應提前設計教學計劃,提前展示“問題”,讓護生有足夠的時間預習或復習相關知識,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如上閱覽室查閱資料,通過網(wǎng)絡實踐難題。
3.5.3 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 心律失常采用探究式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護生對教學評價也比較好,但是由于護生花費的課外時間多,在校學習的課程多,壓力大,如果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一律采用該方法教學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故教學方法要具有多樣性、靈活性。教學改革是個永恒的話題,要適時改變,與時俱進[6]。
[1] 李紅.探究學習法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1):51.
[2] 姚景鵬.內科護理學[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8:100.
[3] 李桂芬.基層醫(yī)院護士對心律失常認知的調查與分析[J].心腦血管病防治,2008,8(3):214.
[4] 許為芹.淺談探究式教學法在《電工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0(7):1742175.
[5] 黃亞美.問題—探究教學模式初探[J].中等職業(yè)教育,2008(11):25226.
[6] 舒衛(wèi)豐.評判性思維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運用[J].全科護理,2011,9(3B):7432744.
Application of question p robe method in arrhythmia teaching
Yang Yuqin(Shangrao B ranch of Jiangxi M edical U niversity,Jiangxi 334000 China)
G642.4
C
10.3969/j.issn.100926493.2011.17.041
100926493(2011)6B21577202
1)為江西省上饒市科技局課題,編號:102C0003。
楊玉琴(1965—),女,副主任護師,講師,從事護理教育工作,工作單位:334000,江西醫(yī)學院上饒分院。
2011203209)
(本文編輯 張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