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史文學 覃遠軍
唐艷:靠智慧節(jié)能降耗
本刊記者/史文學 覃遠軍
唐艷1990年成為港口一線鏟車司機,隨后的十幾年,她無私奉獻,始終工作在勞動強度最大的裝卸第一線。唐艷告訴記者,作為裝卸司機自己拼的就是毅力和奉獻精神。她所說的“拼”不僅是力量,更是裝卸工作中的技巧和智慧。多年的操作實踐,讓唐艷總結出“叉車作業(yè)氧化鋁先進操作法”、“叉車作業(yè)膠合板先進操作法”等一系列先進工藝,提高了裝卸效率。
節(jié)能降耗,小崗位也有大貢獻。在當上副隊長之后,唐艷把節(jié)能降耗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她將自己摸索總結出的“腳輕、手快、少剎、勤查、多滑”和“一鏟準”等行之有效的“叉車節(jié)能操作法”,通過集團“名師帶高徒”、“唐艷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等活動在全隊推廣,并進行能耗單車考核。通過一段時間運行,公司節(jié)能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以2009年為例,全年生產單耗比2008年生產單耗下降燃油2公斤/千噸。
唐艷強調:“我們要進一步提高港口生產建設科技含量,以‘船舶接岸電項目’為抓手,廣泛開展低碳港口建設。船舶在港口靠泊期間的生活和輔助用電由船舶自身燃油發(fā)電改用岸電,每年將減少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化物排放。船用岸電項目符合低碳經(jīng)濟發(fā)展趨勢,利港、利航?!?/p>
唐艷最后強調,如果每一個員工都為港口發(fā)展作出一點點貢獻,匯集起來的力量是無窮的。
全國人大代表唐艷
默默奉獻、無私無求,這是全國人大代表、連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東聯(lián)港務分公司機械一隊副隊長唐艷的真實寫照。兩會期間,唐艷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一名普通員工,她希望為連云港建成億噸強港的目標作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