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龍
(南京財經(jīng)大學體育部,江蘇 南京 210046)
實驗與調查
南京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體育鍛煉干預研究
姚玉龍
(南京財經(jīng)大學體育部,江蘇 南京 210046)
本文采用心理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南京高校大學生心理狀況進行測評,分析南京高校大學生總體心理狀況水平。根據(jù)SCL-90測評結果,用不同的體育運動方法對測評中顯示“心理亞健康”的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干預。
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干預;心理健康;興趣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隨機選取5所南京高校中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輪滑和健美操6個體育項目,每個項目各2個班,總計12個班級的468名大學生進行基本資料調查,以較為常用的因子大于或等于2作為心理問題的檢出標準,經(jīng)SCL90量表統(tǒng)計,確定206名心理亞健康的學生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1)SCL90問卷調查。在體育運動干預前和干預后分別利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同一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測試,然后對測得的各項指標的因子分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體育運動興趣度調查問卷。在體育運動干預前和干預后分別做體育運動興趣度調查問卷,對同一學生對所選體育項目的興趣度變化進行分析。
1.2.2 干預措施采用正常授課的方式,根據(jù)學生自愿選擇的體育運動項目,分成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輪滑和健美操6個體育項目共12個班,每個項目2個班級,進行一學期的教學。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調查中獲得的數(shù)據(jù),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庫并分析處理其結果。
2.1 南京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描述
2.1.1 南京高校大學生SCL90均分與國內常模的差異比較高校大學生SCL90測試結果與1986年的全國常模相比,所有因子均分均高于國內常模,其中在軀體化、強迫、抑郁、焦慮、敵對和偏執(zhí)6個因子上明顯高于國內一般人群,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這與近年來的研究報道基本一致。
2.1.2 南京高校大學生男女生SCL90均分差異比較以性別為獨立變量做差異的顯著性檢驗,發(fā)現(xiàn)高校男女大學生在焦慮因子上女生明顯高于男生(p<0.05),在其他各因子項目上均未發(fā)現(xiàn)顯著性差異(p>0.05)。
2.1.3 南京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從測試結果看,468名高校大學生中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的人數(shù)為206人,占總人數(shù)的44.02%,其中女生的檢出率略高于男生,尤以焦慮癥狀最為明顯,其余242人為心理健康狀況正常者。在SCL90 9個因子中,總檢出率前后次序是抑郁、強迫、焦慮、偏執(zhí)、人際關系敏感、敵對、恐怖、精神、軀體化,其中抑郁和強迫癥狀人數(shù)明顯高于其他因子癥狀。
2.2 不同體育項目教學對南京高校大學生“心理亞健康”狀況作用的分析
2.2.1 南京高校心理亞健康大學生SCL90均分運動干預前后的調查結果由表1可見,南京高校大學生SCL90均分體育運動干預前后結果,干預前各因子的得分顯著高于干預后各因子得分,兩者見顯著性差異(p<0.01)。
表1 南京高校大學生SCL90均分干預前后調查結果統(tǒng)計
表2 參與足球運動的心理亞健康大學生干預前后各因子得分
表3 參與籃球運動的心理亞健康大學生干預前后各因子得分
表4 參與乒乓球運動的心理亞健康大學生干預前后各因子得分
表5 參與羽毛球運動的心理亞健康大學生干預前后各因子得分
表6 參與輪滑運動的心理亞健康大學生干預前后各因子得分
表7 參與健美操運動的心理亞健康大學生干預前后各因子得分
2.2.2 不同體育項目教學對大學生心理亞健康學生狀況作用的研究
(1)足球教學對心理亞健康學生狀況的影響。表2顯示,在進行足球運動干預后,參與學生的SCL90各因子均分都有所下降,其中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和焦慮等因子均分下降明顯,達到顯著水平(p<0.05)。
(2)籃球教學對心理亞健康學生狀況的影響。表3顯示,在進行籃球運動干預后,參與學生的SCL90各因子均分都有所下降,其中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和焦慮等因子均分下降明顯,達到顯著水平(p<0.05)。
(3)乒乓球教學對心理亞健康學生狀況的影響。表4顯示,在進行足球運動干預后,參與學生的SCL90各因子均分都有所下降;其中軀體化、強迫、敵對和恐怖等因子均分下降明顯,達到顯著水平(p<0.05)。
(4)羽毛球教學對心理亞健康學生狀況的影響。表5顯示,在進行羽毛球運動干預后,參與學生的SCL90各因子均分都有所下降;其中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敵對和恐怖等因子均分下降明顯,達到顯著水平(p<0.05)。
(5)輪滑教學對心理亞健康學生狀況的影響。表6顯示,在進行輪滑運動干預后,參與學生的SCL90各因子均分都有所下降;其中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敵對、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均分下降明顯,達到顯著水平(p<0.05)。
(6)健美操教學對心理亞健康學生狀況的影響。表7顯示,在進行健美操運動干預后,參與學生的SCL90各因子均分都有所下降,但差異不顯著;除軀體化和強迫癥狀以外,其余7項因子干預前后測試結果均有所下降,但差異不顯著;學生的軀體化合強迫癥狀分值下降明顯,達到顯著水平(p<0.05)。
2.3 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度對運動干預的影響
對不同興趣度的學生在體育運動干預前后分別進行SCL90各因子測試,統(tǒng)計結果顯示,興趣度高和中等興趣度的學生前后兩次測試結果分別具有顯著性差異,而處于興趣度低的學生只有強迫、人際關系敏感和偏執(zhí)三項因子有顯著性差異。
3.1 南京高校大學生總體健康狀況分析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南京高校大學生的SCL90在軀體化、強迫、抑郁、焦慮、敵對和偏執(zhí)6個因子上高于國內常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以9個因子中任一項因子分≥2作為心理問題的檢出標準,總檢出率為44.02%,說明南京高校大學生總體健康水平不容樂觀。由此我們發(fā)現(xiàn),大學生常見障礙有軀體不適感、焦慮、抑郁、偏執(zhí)、強迫等。進而找出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以下幾種:性格中的不良因素;情緒易起伏波動;人際關系敏感;心理耐挫力差;早戀、失戀與單思戀;自我心理保健意識不強。
導致目前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1)中國正常人SCL-90的常模制定于1985年,距今已有14年。其時效很可能受到一定程度減損;(2)生活事件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3)大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是一種全新的世界,與其他同齡人相比, 大學生們有更多的應激;(4)社會支持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有重大影響。
此外,男女學生間在以性別為獨立變量作差異的顯著性檢驗中發(fā)現(xiàn)女生的心理狀況總體不如男生,男生僅在偏執(zhí)、抑郁和敵對三項因子分上高于女生,其他各因子分均低于女生,但各因子項目數(shù)上均未發(fā)現(xiàn)顯著差異(p>0.05)。
3.2 不同體育項目教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各因子的影響分析
從不同體育項目教學對心理亞健康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各因子的影響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對學生SCL90各因子的影響不盡相同。干預的6項體育項目中除了輪滑,其他幾個項目都對學生的軀體化產(chǎn)生了顯著性的影響,分值下降明顯,而輪滑對學生的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方面具有顯著的改善。
3.3 興趣度對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
興趣度高和興趣度中等的學生前后兩次測試結果分別具有顯著性差異,而處于興趣度低的學生前后兩次測試結果,除人際關系敏感和強迫癥狀外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這說明大學生即使選了同樣的體育課程,但不同的學生對運動課程的參與度不同,低興趣度的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投入性不及高興趣度和中等興趣度的學生,其心理健康改善水平也不如后兩者。同時這一研究也提示我們,積極參加體育運動能有效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當學生喜歡這項體育運動時,就能全身心投入其中,就能更好吸收該項運動對自己的積極影響,而學生從自己參加的運動中有所感悟后,便更加喜歡這項運動,由此而進入一個良性的發(fā)展過程中,自己的身體和心理能夠得到不斷提高。
足球運動和籃球運動對大學生的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和焦慮癥狀方面;乒乓球對大學生的軀體化、強迫、敵對和恐怖癥狀方面;羽毛球運動對大學生的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敵對和恐怖癥狀方面;輪滑運動對大學生的強迫、人際關系敏感、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方面;健美操對大學生的軀體化和強迫癥狀方面有較好的改善作用,且有顯著性差異。發(fā)現(xiàn)興趣度高和中等的學生,經(jīng)過體育運動干預,各項SCL90心理健康因子都有顯著性改善,而興趣度低的學生則除了強迫癥狀外沒有顯著性影響。
通過本項目研究發(fā)現(xiàn),利用運動干預的形式來改善大學大學生心理狀況具有可行性,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建議把學生的思想教育和身體素質鍛煉融合到平時的教學中,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努力促使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體制更加完善。同時在開展體育運動干預的過程中,將結合學生的個人愛好,使其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切不能強行組織學生參加其不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式,科學安排合理的教學時間,既要使學生達到體育鍛煉的效果,又要使他們身心愉快。
[1]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組.2004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編寫組.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
[3]左從觀,王樹明.運動中情緒反應的研究與發(fā)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23(4):471-473.
[4]姚應平.主動干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09(1).
G807.4
A
1674-151X(2011)11-078-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11.042
2011-07-03
南京財經(jīng)大學學院所屬科研機構專項項目《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的心理與體育鍛煉干預研究》部分內容(項目編號:2010JG020)
姚玉龍,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