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萌,劉 甦,王錦龍
(山東省水利科學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013)
導流工程攔河閘位于東魚河干流樁號11+100處,該工程機架橋排架為C30 F150鋼筋混凝土結構,排架柱尺寸為4 500 mm×500 mm×500 mm。受建管單位委托,對排架框架柱混凝土抗壓強度進行了抽樣檢測。
超聲—回彈綜合法即采用混凝土超聲波檢測儀和混凝土回彈儀,在結構混凝土同一測試區(qū)域分別測出超聲傳播速度V和回彈值N,利用事先建立的相關曲線推定混凝土強度R。實踐證明,聲速V和回彈值N合理綜合后,能消除原來影響R~N和R~V關系中的許多因素,使測試精度得到提高,使綜合法的R~V~N關系有更廣泛的適應性和更高的精度。
采用超聲—回彈綜合法測定混凝土抗壓強度,不僅涉及混凝土表面硬度,還涉及到混凝土內部密實度和勻質性,應根據其影響程度分別進行修正。
1)水泥品種影響。在相同條件下,不同水泥品種對混凝土強度與回彈曲線R~N影響較小,對強度與聲速曲線R~V雖有一定影響,但不顯著。由于水泥品種不同而造成在28 d以前的某一齡期區(qū)間強度不同。因此現場檢測中一般選擇混凝土到達28 d齡期后再進行測試。
2)粗骨料品種和粒徑影響。粗骨料在混凝土中起著骨架作用,且占有較大比例。碎石與卵石的表面情況完全不同:碎石因表面粗糙,與砂漿的界面黏結較好,因而混凝土的強度也高;卵石則因表面光滑而影響?zhàn)そY,混凝土強度較低。試驗表明,若以卵石混凝土為基礎,則碎石混凝土所推算的強度平均約偏高25%左右。當粗骨料用量變化時,聲速和回彈值均隨粗骨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試驗證明,當石子粒徑<4 cm時,影響不顯著,可不予考慮修正;當石子粒徑>4 cm時,影響顯著,應予以修正。
3)換能器與構件的耦合。由于被測混凝土的表面粗糙不平,當換能器輻面與之接觸時有空氣夾層阻隔其間。因此需要在換能器與混凝土之間加上耦合劑填充于二者之間,排除了空氣形成的耦合層。測試過程中,由于測試者主觀上不重視,測點耦合層沒有涂抺均勻,未排掉空氣,將會有部分超聲波被反射,部分超聲波先通過夾層中空氣后再進入混凝土,將延遲超聲波的傳播時間,使聲速值變小,影響測試精度。因此測試中操作者的熟練程度也不容忽視。
2010年5月對排架框架柱進行了現場測試。采用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框架柱的第2排、第7排、第10排、第13排、第16排混凝土抗壓強度。
測試設備包括:ZC3一A型混凝土回彈儀、NM—4A型超聲波檢測儀、JCl0型讀數顯微鏡、米尺等。檢測共布置了50個測區(qū),詳如表1。
1)碳化深度測定。首先用l%酚酞乙醇試液和混凝土碳化深度測試儀對各測區(qū)的碳化層深度進行測量。測試結果表明,排架框架柱碳化深度為零。
2)回彈測試。采用回彈儀對排架框架柱雙面對測,即在構件測區(qū)內超聲波的發(fā)射和接收面各彈擊8個點。測點均勻布置,避開外露的石子和氣孔。對隱藏在表層下的石子和氣孔,測值明顯變異的予以舍棄,并補充測點。測區(qū)的回彈值從16個測點的讀數中分別剔除3個最大值和3個最小值,然后將余下的10個回彈值按下式計算測區(qū)平均回彈值式中為測區(qū)平均回彈值,精確至0.1;Ni為第i個測點的回彈值。
表1 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測區(qū)的布置
3)超聲測試。在排架框架柱每個測區(qū)布置3個測點,測得3個聲時值ti,再按《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guī)程》(CECS02—2005)附錄B進行修正,求得修正后的對測時混凝土聲速值Va。超聲測試點布置在同一個測區(qū)的回彈值測試面上,但探頭安放位置未與彈擊點重疊。
根據每個測區(qū)測試的回彈值N和聲速V,按《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guī)程》中碎石粗骨料混凝土的基準公式。式中:fccu,i為第i個測區(qū)混凝土抗壓強度換算值(MPa),精確至0.1 MPa。計算結果如表2。
表2 排架框架柱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結果
采用超聲—回彈綜合法對導流工程攔河閘排架框架柱進行混凝土強度測試,從實測結果及數據分析來看:混凝土強度滿足設計強度要求,內部結構均勻、密實完整,質量良好,可以安全使用。